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国际政治论文 >> 正文

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


能够建立什么样的多边安全机制?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亚太建立什么样的地区安全秩序。不少国家的政府和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看法,最后得到普遍认可的是合作安全。冷战结束以来的十多年里,亚太地区没有建立多边同盟、大国协调以及集体安全,只是发展了合作安全。这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边安全合作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
      亚太地区建立多边同盟的困难
  多边同盟(multilateral  alliance)指三个以上国家按照多边主义原则,针对共同的外部威胁而建立的军事同盟,因此可称其为“同盟多边主义”。多边同盟是一种排他性组织,仅在其内部实行多边主义原则,针对的是具体的外部威胁。(注:Brain  L.Job,“Matters  of  Multilateralism: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Conflict  Management,”in  David  A.Lake  and  Patrick  M.Morgan,eds.,Regional  Order:Building  Securityin  a  New
  World,University  Park,P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pp.171—172.)建立多边同盟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三条:存在共同的外部威胁;内部成员互不构成威胁;同盟中的主导国家对多边主义的偏好。(注:关于多边同盟的前提条件,参见阎学通在“清华—环球论坛”上的发言,载《环球时报》,2001年8月31日第4版,以及Steve  Web,“Shaping  the  Postwar  Balance  of  Power:Multilateralism  in NAT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3,1992,pp.633—680。)
  美国是推动亚太多边同盟的主导力量。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都是美国在冷战期间建立起来的,并一直延续到冷战之后。冷战时期,美国在亚太地区谋求建立多边同盟的政策并不成功,美国和亚太盟国的安全合作以双边主义为基础,形成了所谓的“辐辏”(hub-and-spokes)模式。(注:关于冷战时期亚太地区没有形成多边主义合作的原因的探讨,参见Donald  Crone,“Does  Hegemony  Matter?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Pacific  Political  Economy,”World  Politics,Vol.45,No.4,1993,pp.501—525.Christopher  Hemmer  and  Peter  J.Katzenstein,“Why  is  There  No  NATO  in  Asia?Collective  Identity,Regionalism,and  the  Origin  of  Multilateralism,”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56,No.3,2002,pp.575—603。)
  冷战结束以后,双边同盟仍然是美国亚太安全政策的支柱。但是美国并不满足于维持这种单一的安全合作模式,而是试图借鉴欧洲多边同盟和地区多边主义的成功经验,在亚太地区探索多层次的合作机制。
  多边主义合作的特点是适应变化的能力强,多边军事同盟也不例外。(注:JohnGerald  Ruggie,“Multilateralism: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3,1992,pp.593—597.)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同盟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共同的敌人或对手,一旦达到目的,同盟将会解散。(注:JamesE.Dougherty  and  Robert  L.Pfaltzgraff,Jr.,Contending  Theories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2001,5th  Edi,p.532.)冷战结束后,现实主义理论家们预言北约将很快走向解体。例如,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b

sp;Waltz)就认为,“从历史和均势理论我们得知,赢得战争胜利后的同盟很快便会解体,越是决定性的胜利便越是如此……北约(的解体)还没到按日计算的时候,但是已经可以按年计算了。”(注:Kenneth  Waltz,“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  Michael  B.Brownetal,eds.,The  Perils  of  Anarchy:Contemporary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5,pp.73—74.转引自于铁军:《国际政治中的同盟理论:进展与争论》,载《欧洲》,1995年第5期,第15页。)但北约经过自身的战略调整,已经适应了国际体系变化之后的新形势,仍然在欧洲地区安全秩序中承担主导作用。(注:关于冷战后北约的战略调整,参见朱立群:《欧洲安全组织与安全结构》,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67~112页。)北约在冷战期间和冷战后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多边军事同盟的价值,成为美国推动亚太同盟体系中的多边合作的动力。
  从冷战后美国政府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来看,寻求同盟间的多边合作是美国亚太多边政策的一个特点。美国国防部1998年《东亚战略报告》提出“安全多元主义”(security  pluralism)概念,根据这个概念,美国希望建立以双边同盟为主,以“同盟间合作”(intra-alliance  cooperation)和地区多边合作为补充的安全框架。(注:Matthew &

《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05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国际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