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2]
关于全球化的内涵和定义,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为了便于讨论,本文采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文件中常见的说法,因为这是一种宽松而又浅显的解释,易于为各方接受。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注:Glob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p.240,UNCTAD/ECDC/PA/4/Revl,N.Y.and Geneva,1996.)。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注:WTO,International Trade:Trends and Statistics 1995,p.19,Geneva,1995.)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注:UNCTAD,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pp.70~71,N.Y.and Geneva,1997.)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根据上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至少可归纳为以下三点:这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了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必须在世界范围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决定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故从生产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地适应它、促进它。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必然带来深刻的阶级烙印和扭曲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这一过程是跛脚的,即在南北之间是不对称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调整,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持续稳定地增长。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我国至少在下列四方面存在着不适应。
1.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2.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3.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4.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一
20世纪50年代,初级产品在世界出口中约占60%多,60年代初级产品与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平分秋色,80年代二者的比重为3:7,即制成品占70%,进入90年代后继续有所上升。制成品贸易的持续上升是过去半个世纪中世界贸易赖以发展的基础。前文已经指出,世界贸易的增速高于世界产出,从世贸组织的统计还可看出,制成品贸易的增速更高于世界产出,而且有加速度的趋势。二者年均增速的比例在1950~1964年为1.3∶1;1964~1974年为1.6∶1;1974~1984年为1.8∶1;1984~1994年为3.2∶1(注:WTO,International Trade∶Trends and Statistics 1995,p.19,Geneva,1995.)。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与上述趋势相比是滞后的。据外经贸部公布的数字,1953年我国初级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高达79.4%,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制成品所占的比重也仅为45.9%,到1981年才略超过初级产品。不过当时我国的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UNSITC)并不一致,故与世界缺乏可比性。笔者估算,上述比重的变化是在80年代中期才实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年鉴》的资料,90年代后期我国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上升到83%左右,1996年机电产品在出口中占31.9%,首次超过了我国传统的出口大户纺织品和服装,1998年机电品出口高达665.43亿美元,在我国出口总额(1837.57亿美元)中占36.2%(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年鉴1999》,第341页。)。
上述的第一个变化发生在80年代中期,第二个变化发生在90年代中期,标志着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与世界贸易中的主导趋势相比仍属滞后,而且差距可能有所扩大。因为正在上述同一时期,也就是全球化加速的时期,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在迅速调整,从以资本密集和传统技术为基础转向以知识密集和高新技术为基础,特别是信息产业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幅和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中、低技术部门则明显下降。高新技术部门成了美国的主导产业,使美国经济在1991年摆脱衰退后得以进入战后持续最长的景气阶段。据美国商务部估计,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25%,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中约有1/4是由信息产业的增长所带来的(注: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http.//www.E-commerce.Gov.1997.)。
由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故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世贸组织按联合国在1988年修订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064.html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过一次题为《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参加者有联合国直属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跨国公司中心等,也有来自联合国体系内各个专门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等,还有来自与联合国有联系的独立机构,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可见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文件中关于全球化的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共识。这个定义可概括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注:Glob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p.240,UNCTAD/ECDC/PA/4/Revl,N.Y.and Geneva,1996.)。
世贸组织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注:WTO,International Trade:Trends and Statistics 1995,p.19,Geneva,1995.)
联合国贸发会议1997年度报告指出:“全球化的概念既指货物和资源日益加强的跨国界流动,也指一套管理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活动和交易网络的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今天的世界经济与超国家范式相距还很远,对现状较为恰当的描述是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已加强到如此地步,以至任何一国的经济都不能不受到国界以外的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注:UNCTAD,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pp.70~71,N.Y.and Geneva,1997.)报告接着又列述了促进全球化的主要因素:关贸总协定8个回合所推动的贸易自由化;一系列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信息技术惊人的发展。
根据上述,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至少可归纳为以下三点:这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了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必须在世界范围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决定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故从生产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地适应它、促进它。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必然带来深刻的阶级烙印和扭曲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这一过程是跛脚的,即在南北之间是不对称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调整,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持续稳定地增长。在对外贸易领域中我国至少在下列四方面存在着不适应。
1.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2.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3.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4.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一
20世纪50年代,初级产品在世界出口中约占60%多,60年代初级产品与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平分秋色,80年代二者的比重为3:7,即制成品占70%,进入90年代后继续有所上升。制成品贸易的持续上升是过去半个世纪中世界贸易赖以发展的基础。前文已经指出,世界贸易的增速高于世界产出,从世贸组织的统计还可看出,制成品贸易的增速更高于世界产出,而且有加速度的趋势。二者年均增速的比例在1950~1964年为1.3∶1;1964~1974年为1.6∶1;1974~1984年为1.8∶1;1984~1994年为3.2∶1(注:WTO,International Trade∶Trends and Statistics 1995,p.19,Geneva,1995.)。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与上述趋势相比是滞后的。据外经贸部公布的数字,1953年我国初级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高达79.4%,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制成品所占的比重也仅为45.9%,到1981年才略超过初级产品。不过当时我国的统计口径与国际标准(UNSITC)并不一致,故与世界缺乏可比性。笔者估算,上述比重的变化是在80年代中期才实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年鉴》的资料,90年代后期我国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上升到83%左右,1996年机电产品在出口中占31.9%,首次超过了我国传统的出口大户纺织品和服装,1998年机电品出口高达665.43亿美元,在我国出口总额(1837.57亿美元)中占36.2%(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年鉴1999》,第341页。)。
上述的第一个变化发生在80年代中期,第二个变化发生在90年代中期,标志着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与世界贸易中的主导趋势相比仍属滞后,而且差距可能有所扩大。因为正在上述同一时期,也就是全球化加速的时期,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在迅速调整,从以资本密集和传统技术为基础转向以知识密集和高新技术为基础,特别是信息产业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幅和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中、低技术部门则明显下降。高新技术部门成了美国的主导产业,使美国经济在1991年摆脱衰退后得以进入战后持续最长的景气阶段。据美国商务部估计,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25%,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中约有1/4是由信息产业的增长所带来的(注: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http.//www.E-commerce.Gov.1997.)。
由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故高新技术产品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世贸组织按联合国在1988年修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