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探析
新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然而,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形成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在谋生成为就业目的,物质利益成为价值导向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被冷落的位置。即使是一些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工作者内心也并不一定真正信仰它,这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陷于创新困境中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破除既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以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真正光荣和学术良知。
综上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激活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下的生命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从马克思主义本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认真地分析、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现有益的互补,在对话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三、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教条模式,有效地展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交流和对话,只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第一步。我国马克思主哲学要真正实现创新,最终还是要立足中国现实,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唯一途径。
1.在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立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挖掘具有当代性的哲学思想资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崭新的解释
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当一部分论者的理论逻辑恰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悉心解读之上。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创新,就必须摆脱思想束缚,立足现实,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返本开新”,从僵化状态回到活生生的马克思。由于长期以来存在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情况,我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当做唯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承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部分内容。这就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性。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有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散见于他们时间跨度长达60年的全部著作中。针对特定的对象和任务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只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某个部分、某个侧面的反映。因此,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从当前的实践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认真解读,挖掘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适应当代中国实践需要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崭新的解释。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正视并深刻分析当代社会变迁中的现实问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现实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关键
“回到马克思”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条件和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当也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结论和原理在当代的照搬与套用,而是其基本精神在当代的提炼、发挥与创新。创新的现实动力来源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现实问题。正是由于以往我们把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教条化、绝对化,束缚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升华真知灼见,创造精品力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调整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理论指导,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真正实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使命。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中,既要反对从急功近利的目的出发,使哲学研究沦为政治斗争甚至为歪曲的事实作论证的工具,又要反对理论研究脱离实际,放弃其改造世界使命的做法。只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注重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把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根本源泉。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地推向前进,为中国的发展指出新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和合法性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3.建构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多样化、风格个性化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国的“官方哲学”,其指导地位与合法性不断在我国的现实的实践中得到了证明,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政治走得太近。创新意味着存在一定的学术风险,这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深入、自由探究的可能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社会现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诸多新问题,拓展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多样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个性化,就是要把求新、发展和创造确立为研究的基本目标,鼓励哲学工作者相对独立地从事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强调他们的批判意识、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在主题多样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现实、新颖的哲学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在坚持正确理论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自由讨论,鼓励不同学派及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与争鸣,提倡同志式的、充分论证的批评与反批评,提倡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学术界要鼓励探索,宽容不同声音,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因此,建构一个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多样化和风格个性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个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德]乍尔.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探析(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078.html
综上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激活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下的生命力。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从马克思主义本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认真地分析、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现有益的互补,在对话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三、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教条模式,有效地展开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交流和对话,只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第一步。我国马克思主哲学要真正实现创新,最终还是要立足中国现实,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唯一途径。
1.在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立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挖掘具有当代性的哲学思想资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崭新的解释
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当一部分论者的理论逻辑恰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悉心解读之上。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创新,就必须摆脱思想束缚,立足现实,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返本开新”,从僵化状态回到活生生的马克思。由于长期以来存在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情况,我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当做唯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承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部分内容。这就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性。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有非常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散见于他们时间跨度长达60年的全部著作中。针对特定的对象和任务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只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某个部分、某个侧面的反映。因此,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从当前的实践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认真解读,挖掘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适应当代中国实践需要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崭新的解释。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正视并深刻分析当代社会变迁中的现实问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现实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关键
“回到马克思”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条件和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当也不可能是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结论和原理在当代的照搬与套用,而是其基本精神在当代的提炼、发挥与创新。创新的现实动力来源于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诸多现实问题。正是由于以往我们把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教条化、绝对化,束缚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因此,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升华真知灼见,创造精品力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调整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理论指导,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真正实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使命。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中,既要反对从急功近利的目的出发,使哲学研究沦为政治斗争甚至为歪曲的事实作论证的工具,又要反对理论研究脱离实际,放弃其改造世界使命的做法。只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注重调查研究,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把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根本源泉。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地推向前进,为中国的发展指出新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和合法性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3.建构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多样化、风格个性化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我国的“官方哲学”,其指导地位与合法性不断在我国的现实的实践中得到了证明,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政治走得太近。创新意味着存在一定的学术风险,这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深入、自由探究的可能性,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社会现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诸多新问题,拓展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题多样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个性化,就是要把求新、发展和创造确立为研究的基本目标,鼓励哲学工作者相对独立地从事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研究,强调他们的批判意识、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在主题多样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出现实、新颖的哲学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在坚持正确理论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自由讨论,鼓励不同学派及学术观点的相互切磋与争鸣,提倡同志式的、充分论证的批评与反批评,提倡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学术界要鼓励探索,宽容不同声音,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因此,建构一个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多样化和风格个性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个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德]乍尔.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探析(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