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资金形势分析
表13 1997年以来各项资金的增长速度(%)
讨论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何要“淡出”?
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的共识之一是早晚要退出,而退出的原因无非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主动的,另一个是被动的。所谓主动因素,就是当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替代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就可以主动地逐步减小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力度,直至完全退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而被动因素,就是当财政赤字或国债规模突破警戒线,财政风险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迫使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得不退出。
从主动因素看,目前我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正在逐步提高。有关这方面的分析,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已有报告予以阐述,因此不再赘述(参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择要》2002年第37号),这里主要分析一下被动因素。
制约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财政赤字;二是国债规模。
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0.78%迅速上升到2000年的2.79%,增加了2个百分点,水平已十分接近3%的国际警戒线。2001年,因财政收入增幅较大(达到22.2%,比上年高出5.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幅回落(为18.2%,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等原因,财政赤字比重有所回落,降到了2.58%。但由于连年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国内税收已增长乏力,再加上关税下调等原因,2002年第一季度开始财政收入增幅已出现趋缓迹象,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收入增长态势也不容乐观。受财政收入增速趋缓、财政支出增大的影响,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有可能达到3%左右(参见表14)。
表14 财政赤字及其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2)。
多数专家认为,观察国债规模大小主要看3个指标,即: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国债负担率。
首先看国债依存度,即国债发行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95年我国的国债依存度达到22.1%,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15~20%的上限)2个多百分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前的1997年达到26%,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更上升到了1998年的35%以上,超出警戒线15个百分点;后两年下降到30%左右,亦超过警戒线10个百分点。2001年重新回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前1997年的水平(26%)。
从中央财政的角度看,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为25~30%,而我国亦大大超过这一水平。1994年超过警戒线1倍以上,达到64.8%。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的国债依存度竟超过了100%,达到了122%的最高水平。此后虽逐年回落,但亦高达80%以上(参见表15)。
表15 国债依存度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01)、《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1)、《中国统计摘要》(2002)。
其次看偿债率(=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10%。国债偿债率主要看中央财政本级收入。我国国债偿债率1995年为90年代以来最低,达12.6%,刚过警戒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1998年最高,达45.9%,超过警戒线3倍半(参见表16)。
表16 我国的国债偿债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02》。
最后看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1998年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达到9.9%,1999年又比上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达到12.8%;2001年进一步上升到16.3%,远低于60%的安全线水平。在观察国债的所有指标中,只有这一指标从表面上看似乎在安全线以内。
关于国债依存度严重超标,而国债负担率又远低于安全线的矛盾现象,有专家指出,我国国债平均期限偏短、使国债余额规模累积率相应偏低,是其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较高,通常在40~50%之间,而我国预算内财力集中程度较低、国家财政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加起来也不超过20%,因此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亦不应超过20%,而我国目前已比较接近这一水平。
进而言之,如果再加上外债,则我国的总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自1990年(19.59%)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前的1996年(20.76%)就已经徘徊在20%的临界水平,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则超过这一水平并逐年提高,2001年达到31%(参见表17)。
表17 国债负担率
注:总收入=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总债务=国债+外债(按照当年汇率换算)。
资料来源:《中国债券期货统计年鉴》(2001),《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01),《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摘要》(2001)、(2002)。
综上所述,今后一个时期,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有必要对财政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及时退出。
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退出,目前共识之二是,无论主动退出还是被动退出,都应当采取“淡出”的形式,即提早准备、逐步退出。但是,对于如何定义“淡出”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就是要逐年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发行规模,只是减少的力度不要一下子太大,因而称之为“淡出”。
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作为分子的国债发行规模不变,而作为分母的GDP每年在逐步增大,则国债发行对于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事实上就是在逐步减小,因此可以视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在“淡出”。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将财政性资金占整个社会资金总量的比重逐步降下来,我们也可以视之为“淡出”。而财政性资金比重的下降,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提高金融性资金和外资外汇占款资金的增长速度、增大后两者的比重来实现。
讨论三: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时的配套政策选择是什么?
1.增大金融机构贷款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总体状况尚未好转,世界跨国投资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年,跨国直接投资为760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近42%,是10年来首次下降,下降幅度为30年来最大。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预测,2002年跨国直接投资预计达到5000亿美元,继续呈下降态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因看好中国投资环境改善的预期所带来的外商投资高潮也将逐渐随之过去。因此,尽管今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势头良好,但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恐怕难以过度期待外资外汇占款资金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确保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的同时,社会资金总量能够有较大幅度增长,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金融性资金的增长速度,加大金融性资金在整个社会资金总量中所占比重。而增加金融性资金首先是增加金融机构贷款,因为金融机构贷款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