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
【 正 文 】
邓小平发展观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体系,它大体包涵着这样三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层次:一是以生产力为本位的社会经济发展观;二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三是以改革开放为战略的持续发展观。以往不少论著已对上述内容作了详尽的阐述,本文拟从总体上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略作分析。
一、思想的求实性。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建立在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和中国发展实际要求的基础上的,它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作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穿于其理论和行动的始终。因此,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浓厚求实色彩,它体现在:
第一,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点。他指出,我们过去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鉴于此,他竭尽全力重新确立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实事求是的思想发展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他的发展观的理论基点。沿着这一基点,他总结历史经验,考察国内外形势,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指出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一切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由此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综观邓小平的发展观,不论是以生产力为本位的经济发展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还是以改革开放为战略的持续发展观,都是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结晶。而正因为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因而他的发展观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可行的,也是求实的。
第二,走自己的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改革经验时曾说,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邓小平求实思想的另一种表达,是他的发展观的起点。它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深刻理解,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以及对世界各国建设与改革经验的全面比较。走自己的路,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大至国家,小至单位,都要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二、内容的创新性。邓小平发展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创新性,它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突破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使我国社会的发展回归到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于这个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搞清楚。传统社会主义观把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一般特征的论述,即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所谓发展也就只能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关系来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突破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点,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4页)因此,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他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从而确立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本位的经济发展观。
第二,正确阐述了体制与制度的关系,使我国社会的发展回归到以发展经济为基础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亦即制度(根本制度)和体制(具体体制)之间的矛盾。过去我们没有把制度与体制加以明确的区分,常常把体制混同于制度,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在实践中造成了误导,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体制”的范畴,正确地阐述了制度与体制的关系,提出了以体制改革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见解、新思路。他破除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回归到以发展经济为基础的发展。
第三,关注矛盾的相互依存性,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世界发展而言,邓小平认为,国际形势对我国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由单一的斗争性转变为斗争性与依存性并存,我们面临的最大压力是经济发展的压力。因此,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就国内状况而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必须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推进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改革与开放,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之一就是突破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更多地关注矛盾的相互依存性。比如在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上,他强调三者的共存性;在市场与计划、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全局与局部等关系上,他都强调矛盾双方的协调发展。甚至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他也是从经济发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公正(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一对矛盾出发,强调它们的相互依存性,即发展与公正的统一(共同富裕)。
三、体系的完整性。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一个有重点、分层次的全面而完整的思想体系。
第一,层层递进。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社会发展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从何处入手呢?邓小平首先抓住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确立起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本位的经济发展观。然后进入更高层次,抓住经济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子系统,确立起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显然还不是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为此,邓小平又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战略,确立起社会的全面持续的发展观。总之,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一个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起点,以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为终点的层层递进的严密体系。
第二,步步推进。邓小平把发展看成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因此,他特别注意发展的阶段性与总目标的关系,强调步步推进。他在谈到经济发展时曾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展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台阶式上升的运动,必须注意发展的阶段性,稳步前进,不可急于求成。“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此外,改革从农村推进到城市,开放从沿海推进到内地等思想理论,也都体现着邓小平发展观是一个步步推进的科学的完整的体系。
《略论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109.html
邓小平发展观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体系,它大体包涵着这样三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层次:一是以生产力为本位的社会经济发展观;二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三是以改革开放为战略的持续发展观。以往不少论著已对上述内容作了详尽的阐述,本文拟从总体上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略作分析。
一、思想的求实性。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建立在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和中国发展实际要求的基础上的,它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作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穿于其理论和行动的始终。因此,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浓厚求实色彩,它体现在:
第一,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点。他指出,我们过去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鉴于此,他竭尽全力重新确立了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实事求是的思想发展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他的发展观的理论基点。沿着这一基点,他总结历史经验,考察国内外形势,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指出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一切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由此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综观邓小平的发展观,不论是以生产力为本位的经济发展观,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还是以改革开放为战略的持续发展观,都是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结晶。而正因为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因而他的发展观是符合实际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可行的,也是求实的。
第二,走自己的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改革经验时曾说,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邓小平求实思想的另一种表达,是他的发展观的起点。它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深刻理解,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以及对世界各国建设与改革经验的全面比较。走自己的路,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大至国家,小至单位,都要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
二、内容的创新性。邓小平发展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创新性,它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突破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使我国社会的发展回归到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发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于这个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搞清楚。传统社会主义观把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一般特征的论述,即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所谓发展也就只能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关系来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突破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点,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4页)因此,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他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从而确立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本位的经济发展观。
第二,正确阐述了体制与制度的关系,使我国社会的发展回归到以发展经济为基础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亦即制度(根本制度)和体制(具体体制)之间的矛盾。过去我们没有把制度与体制加以明确的区分,常常把体制混同于制度,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在实践中造成了误导,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体制”的范畴,正确地阐述了制度与体制的关系,提出了以体制改革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见解、新思路。他破除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回归到以发展经济为基础的发展。
第三,关注矛盾的相互依存性,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世界发展而言,邓小平认为,国际形势对我国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由单一的斗争性转变为斗争性与依存性并存,我们面临的最大压力是经济发展的压力。因此,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就国内状况而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必须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推进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改革与开放,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之一就是突破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更多地关注矛盾的相互依存性。比如在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上,他强调三者的共存性;在市场与计划、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全局与局部等关系上,他都强调矛盾双方的协调发展。甚至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他也是从经济发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公正(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一对矛盾出发,强调它们的相互依存性,即发展与公正的统一(共同富裕)。
三、体系的完整性。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一个有重点、分层次的全面而完整的思想体系。
第一,层层递进。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社会发展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从何处入手呢?邓小平首先抓住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确立起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本位的经济发展观。然后进入更高层次,抓住经济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子系统,确立起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显然还不是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为此,邓小平又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战略,确立起社会的全面持续的发展观。总之,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一个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起点,以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为终点的层层递进的严密体系。
第二,步步推进。邓小平把发展看成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因此,他特别注意发展的阶段性与总目标的关系,强调步步推进。他在谈到经济发展时曾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展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台阶式上升的运动,必须注意发展的阶段性,稳步前进,不可急于求成。“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此外,改革从农村推进到城市,开放从沿海推进到内地等思想理论,也都体现着邓小平发展观是一个步步推进的科学的完整的体系。
《略论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