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簇群经济的阶段性演进
少分工专业化联系基础上,提出了簇群经济由横向联系向纵向联系演进的理论假设(王jùn@①,2000)。到目前为止,根据已经掌握的文献数据和调查资料,我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进一步补充上述的看法,一是当时我没有找到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实证地证明这种假设。在近期查阅研究文献中,我发现,荷兰学者铙仁嘎(Knorringa,1999)对印度阿格拉地区鞋制品专业区的研究提供了这种实证性支持。他认为,在1991-1996年期间,在60多家企业合作中,83%的企业与后向关联的供应商发生了合作关系,58%的企业与采购商等销售企业发生了合作关系,33%的企业与后向的皮革制品和配件企业签订了稳定的供货契约合同,只有14%的企业与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之间发生了横向联系。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纵向合作远远超过了横向合作。二是虽然我指出了簇群经济中的横向联合逐步走向纵向合作网络的趋势,但是,对这种演变机制的设计是放在专业镇范围内的,换句话说,在一个行政镇区范围限定内,进行产业链条的重新分工,即由整个镇区范围内的企业从事同一产业的同一部件生产向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部件生产转变。然而,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专业镇经济已发生了专业化分工联系看,专业镇经济的演化并没有沿着内部分工的路径实现专业化分工网络,也就是说,许多地区中小企业专业化网络发展并没有按照我曾经设计的专业镇经济内部的产品结构调整来推进专业化分工合作网络,而是在突破行政镇区限制基础上,形成了跨行政镇区的专业化分工网络。这种路径安排需要在一个簇群经济演化过程中加以理论说明。
三、簇群经济的演进阶段分析
本文运用Krugman和Venables的纵向连接模型,以广东省正在兴起的专业镇经济为考察对象,来解释簇群经济的演进过程。在Krugman和Venables(1995)的模型中,市场规模是厂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而内生决定的。当产业投入产出结构连接时,下游产业就形成了上游和中间产品的需求。此时的产业内市场效应意味着上游产业的企业会选择在有许多下游产业的厂家的地方进行生产,同时,许多上游厂家居于一地有利于附近的下游厂家节省运输费用、运用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和因上游厂商之间的相互竞争而更加便宜地获得所需要的中间产品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上游厂家追逐下游厂家的好处与上游厂家群聚而竞争的好处结合起来,就可能使上下游产业聚集在相同的地方。其中,上游产业生产的中间产品在下游产业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上下游厂商毗邻的好处就越大。我认为,Krugman和Venabales的模型从一个地区需求结构变动对产业链条的扩展影响角度解释了簇群经济的分工联系和发展进程。根据这个理论,具体结合广东方兴未艾的专业镇经济的实践,我们可以把簇群经济分为三个阶段,即专业市场型、纵向配套型和合作扩展型。
专业市场型簇群经济是一个地区企业形成簇群的初期阶段。这里所说的专业市场主要是指不同规格、档次和质量品种的同类产品聚集,如日常工业用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加工业制品等,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专业市场是与该地区的市场需求、区位、资源禀赋和技术积累等因素相关。在发展初期,一些地区利用交通运输的便利、本地生产传统、地理区位和信息优势以及政策优惠形成了一些大宗贸易产品的集散地,专业市场便由此而兴。随后,由于本地企业进入能力主要取决于生产专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在一些专业产品和生产最终环节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和专业产品贸易的盈利空间下降情况下,一些企业家开始从贸易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即在专业市场周围投资设厂,生产专业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些企业家盈利后,本地其他人也会纷纷效仿、跟进,创办同类型企业,于是,在专业市场周围的同类型企业开始聚集。这些企业贴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同时,生产相同的产品也可以形成技术模仿和信息、资源共享,其结果,专业市场就由初期的贸易支撑转变为由本地企业提供。这就是围绕着专业市场形成的企业簇群。如南海市西樵镇的纺织市场、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市场、佛山市石湾镇的陶瓷市场等。然而,我们也看到,这些专业镇经济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由于产品相同而缺乏纵向合作。一方面在这些专业镇经济的企业中,由于缺少“领头羊”性的大企业,也就难以形成大企业生产核心产品,大量中小企业生产配件的相对稳定的契约关系。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技术资源的“免费搭车者”,要从生产最终的加工产品转入生产配件,不仅需要调整技术设备和产品结构,从而投入更多资本,而且,如果转入配件生产,需要稳定的定单,其它企业能否给自己足够的定单是不确定的,这也会增大经营风险。因此,在无外部技术和资金资源支持下,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不愿意率先这样做。这就是初期阶段专业市场型簇群经济的典型特征。
纵向配套型簇群经济是指一个地区的本地企业都生产下游产品的同时,对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产生了较大需求,虽然本地企业因技术和资金门坎的限制而较少地进入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但是,外部资源和新增企业却受到需求的吸引而进入该产业的上游环节和中间产品,从而与大量的生产下游产品的企业形成纵向合作关系。随着生产下游产品的企业数量增加,它们对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产生了集中而规模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集中的下游生产企业向分散的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迁移远远比后者向前者的越移少得多。因为集中的需求具有市场规模化特征,不仅专业信息多,需求量大,而且采购商挑选余地也较大,这就是越成行成市的市场,专业采购和交易数量越多的原因所在。于是,大量分散的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厂商开始选择在有许多下游产品生产厂商的地方进行投资设厂,以满足下游产品生产厂商对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的需求。中山市以生产灯饰产品为主的古镇是这种纵向配套型簇群经济的一个典型。这个镇大约有500多家生产灯饰的厂商,古镇生产的灯饰产品已占全国装饰灯产品市场的40%以上。在灯饰产品生产初期,这个镇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从事灯饰产品的最后几道工序的加工制造,企业各自从外部采购原料、设备和配件,古镇企业之间反而相互很少有业务往来。随着灯饰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不断扩大,古镇对生产灯饰所需要的塑料、玻璃、钢管、电器件等产品产生了大量需
合作扩展型簇群经济是指专业镇经济内部没有发生纵向合作,但是专业镇之间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扩展性合作。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合作突破了行政性的镇区限制,形成了更大范围的簇群经济特征。顺德市的乐从镇和伦教镇之间在产业活动中的纵向合作提供了这样的案例。乐从镇是全国闻名的家俱生产的专业镇,家俱企业成行成市,构成了全国最大的家俱市场,家俱款式和种类吸引了全国各地采购商到这里定货。同时,家俱设计不断推陈出新,样式领先。对于乐从的众多家俱企业来说,较快的家俱设计需要有成套的家俱生产模具和木工机械设备,不能及时地提供这些木工机械,乐从家俱生产也难以兴旺起来。那么,靠国外进口这些机械设备,价格高,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家俱厂商的需要。而毗邻乐从的伦教镇开始专门开发和生产木工机械。到目前为止,伦教镇大约100多家木工机械企业每年产值大约10多亿元,其中60%的产品专门提供给乐从家俱生产企业,还有一部分出口和内销生产。可见,乐从是一个专门从事家俱生产的专业镇,伦教是一个为乐从镇专门提供上游产品的专业镇,两个镇之间又因上下游产业合作而形成了更大范围的簇群经济,这个产业链条的延伸已经突破了镇区的行政界限。事实上,在珠江三角洲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140.html
三、簇群经济的演进阶段分析
本文运用Krugman和Venables的纵向连接模型,以广东省正在兴起的专业镇经济为考察对象,来解释簇群经济的演进过程。在Krugman和Venables(1995)的模型中,市场规模是厂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而内生决定的。当产业投入产出结构连接时,下游产业就形成了上游和中间产品的需求。此时的产业内市场效应意味着上游产业的企业会选择在有许多下游产业的厂家的地方进行生产,同时,许多上游厂家居于一地有利于附近的下游厂家节省运输费用、运用中间产品之间的替代和因上游厂商之间的相互竞争而更加便宜地获得所需要的中间产品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上游厂家追逐下游厂家的好处与上游厂家群聚而竞争的好处结合起来,就可能使上下游产业聚集在相同的地方。其中,上游产业生产的中间产品在下游产业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上下游厂商毗邻的好处就越大。我认为,Krugman和Venabales的模型从一个地区需求结构变动对产业链条的扩展影响角度解释了簇群经济的分工联系和发展进程。根据这个理论,具体结合广东方兴未艾的专业镇经济的实践,我们可以把簇群经济分为三个阶段,即专业市场型、纵向配套型和合作扩展型。
专业市场型簇群经济是一个地区企业形成簇群的初期阶段。这里所说的专业市场主要是指不同规格、档次和质量品种的同类产品聚集,如日常工业用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加工业制品等,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专业市场是与该地区的市场需求、区位、资源禀赋和技术积累等因素相关。在发展初期,一些地区利用交通运输的便利、本地生产传统、地理区位和信息优势以及政策优惠形成了一些大宗贸易产品的集散地,专业市场便由此而兴。随后,由于本地企业进入能力主要取决于生产专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在一些专业产品和生产最终环节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和专业产品贸易的盈利空间下降情况下,一些企业家开始从贸易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即在专业市场周围投资设厂,生产专业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些企业家盈利后,本地其他人也会纷纷效仿、跟进,创办同类型企业,于是,在专业市场周围的同类型企业开始聚集。这些企业贴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同时,生产相同的产品也可以形成技术模仿和信息、资源共享,其结果,专业市场就由初期的贸易支撑转变为由本地企业提供。这就是围绕着专业市场形成的企业簇群。如南海市西樵镇的纺织市场、东莞市虎门镇的服装市场、佛山市石湾镇的陶瓷市场等。然而,我们也看到,这些专业镇经济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由于产品相同而缺乏纵向合作。一方面在这些专业镇经济的企业中,由于缺少“领头羊”性的大企业,也就难以形成大企业生产核心产品,大量中小企业生产配件的相对稳定的契约关系。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技术资源的“免费搭车者”,要从生产最终的加工产品转入生产配件,不仅需要调整技术设备和产品结构,从而投入更多资本,而且,如果转入配件生产,需要稳定的定单,其它企业能否给自己足够的定单是不确定的,这也会增大经营风险。因此,在无外部技术和资金资源支持下,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不愿意率先这样做。这就是初期阶段专业市场型簇群经济的典型特征。
纵向配套型簇群经济是指一个地区的本地企业都生产下游产品的同时,对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产生了较大需求,虽然本地企业因技术和资金门坎的限制而较少地进入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但是,外部资源和新增企业却受到需求的吸引而进入该产业的上游环节和中间产品,从而与大量的生产下游产品的企业形成纵向合作关系。随着生产下游产品的企业数量增加,它们对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产生了集中而规模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集中的下游生产企业向分散的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迁移远远比后者向前者的越移少得多。因为集中的需求具有市场规模化特征,不仅专业信息多,需求量大,而且采购商挑选余地也较大,这就是越成行成市的市场,专业采购和交易数量越多的原因所在。于是,大量分散的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厂商开始选择在有许多下游产品生产厂商的地方进行投资设厂,以满足下游产品生产厂商对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的需求。中山市以生产灯饰产品为主的古镇是这种纵向配套型簇群经济的一个典型。这个镇大约有500多家生产灯饰的厂商,古镇生产的灯饰产品已占全国装饰灯产品市场的40%以上。在灯饰产品生产初期,这个镇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从事灯饰产品的最后几道工序的加工制造,企业各自从外部采购原料、设备和配件,古镇企业之间反而相互很少有业务往来。随着灯饰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能力不断扩大,古镇对生产灯饰所需要的塑料、玻璃、钢管、电器件等产品产生了大量需
求。于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一些内地企业纷纷迁入古镇。到目前为止,大约有3至5家来自浙江的塑料厂商,来自深圳的玻璃器皿生产厂家从深圳迁入中山古镇。这些外来企业技术和资金供应能力都相对较好,可以突破本地企业进入这些领域的限制,同时,外来企业抓住了本地厂商对中间产品和上游产品的较大需求,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业绩。对于本地企业来说,外来企业进入与灯饰产品相关的塑料、玻璃、钢管和电器件等配套环节,这就极大地减少了运输费用的开支。随着外来企业进入数量的增加,与本地下游产品的生产企业相结合提高了整个古镇地区灯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古镇由中山市的一个相对偏僻、贫穷的地区变为经济居于前列的镇区。
合作扩展型簇群经济是指专业镇经济内部没有发生纵向合作,但是专业镇之间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条的扩展性合作。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合作突破了行政性的镇区限制,形成了更大范围的簇群经济特征。顺德市的乐从镇和伦教镇之间在产业活动中的纵向合作提供了这样的案例。乐从镇是全国闻名的家俱生产的专业镇,家俱企业成行成市,构成了全国最大的家俱市场,家俱款式和种类吸引了全国各地采购商到这里定货。同时,家俱设计不断推陈出新,样式领先。对于乐从的众多家俱企业来说,较快的家俱设计需要有成套的家俱生产模具和木工机械设备,不能及时地提供这些木工机械,乐从家俱生产也难以兴旺起来。那么,靠国外进口这些机械设备,价格高,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家俱厂商的需要。而毗邻乐从的伦教镇开始专门开发和生产木工机械。到目前为止,伦教镇大约100多家木工机械企业每年产值大约10多亿元,其中60%的产品专门提供给乐从家俱生产企业,还有一部分出口和内销生产。可见,乐从是一个专门从事家俱生产的专业镇,伦教是一个为乐从镇专门提供上游产品的专业镇,两个镇之间又因上下游产业合作而形成了更大范围的簇群经济,这个产业链条的延伸已经突破了镇区的行政界限。事实上,在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