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散论
内米价飞涨至二十元之谱,但不久因洋米倾销,国内新米登场,米价即见狂跌。”(注: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09~310、308、615、412、413、413、416、416、415、416~417、256~262、256~268、257、259、907、480~484、728~730页。)有人说:“我国米谷价值之所以如此惨跌不已,皆由于无市场为之销售。外国市场固无我国米谷销行之余地,乃本国市场亦被外米所侵夺,实太可惜。”(注: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09~310、308、615、412、413、413、416、416、415、416~417、256~262、256~268、257、259、907、480~484、728~730页。)1932年广东“晚造新稻,自登场以后,因洋米竞销之故,市价陆续跌落,每担米所售之价,较之往年跌落一元至二元不等,约跌百分之十五以至二十五左右。不但跌价已也,因销场受洋米攘夺,亦日见滞蹙”(注:马乘风:《最近中国农村经济诸实相之暴露》,《中国经济》第一卷第一期,1933年4月。)。1932年以前各地商会尚未把米价下跌完全归咎于洋米倾销,但到1933年各地商会差不多把米价下跌完全归咎于洋米倾销。(注:《商会联合会电呈府院请重征洋米入口税》,《申报》1933年9月1日,第19版。)1933年8月25日湘、鄂、皖、豫、赣五省省政府主席联名电告中央,请求加征洋米进口税。接着安徽米商通电响应,谓农村经济凋敝,“揆厥原因,实由洋米倾销,谷价日贱所致”。同年上海杂粮业同业公会呈市政府文谓,1932年国内农产丰收,但因世界产量过剩,“米,麦、面粉,运入我国,争先恐后,跌价倾销,靡所底止,致粮价暴落,农商交困”(注: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09~310、308、615、412、413、413、416、416、415、416~417、256~262、256~268、257、259、907、480~484、728~730页。)。中国银行报告书说,1934年农产歉收,大米本应大幅涨价,但因“仰光米价所涨无几,西贡米反见跌价,因之源源进口。湘米受其影响,故涨价较微”(注: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09~310、308、615、412、413、413、416、416、415、416~417、256~262、256~268、257、259、907、480~484、728~730页。)。陈雅赓说湖南湘潭“往年仓库栉比,米袋塞途,近因洋米进口,倾销至武汉及长沙,国米销地,不但已为喧宾所夺,且以丰灾,价格日落”(注: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09~310、308、615、412、413、413、416、416、415、416~417、256~262、256~268、257、259、907、480~484、728~730页。)。江苏徐州一带小麦向来销售与上海、无锡、天津、济南厂家,但30年代前期,因上述厂家购用洋麦,致使徐州一带小麦不仅跌价,而且滞销。徐州农村小麦跌价并丧失市场在全国并非特殊情形,苏北、山东、河北、陕西莫不如此。(注: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09~310、308、615、412、413、413、416、416、415、416~417、256~262、256~268、257、259、907、480~484、728~730页。)此外,因为列强尤其是日本在中国倾销茶叶、棉货,不仅同样导致同类国产品跌价,而且引起国产茶叶和棉货滞销。
最后,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中国农产物价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农产品跌价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工农业产品不等幅跌价方面,即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过程中,农户遭受到更大的经济损失。据计算,1930~1936年中国进出口物价指数差分别为4.4、19.2、28、35.5、27.8、18.1和10(注:[美]德·希·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97~498、234~240、233~240页。),由此可见,30年代前期,尤其是1932、1933、1934年中国农村经济因价格剪刀差影响,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物价波动过程中,原材料价格变动不及制造品来得快,所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农产品处于不利地位。关于这一点,物物交换率更能说明问题。据统计,1927~1935年中外工农业产品物物交换率分别为99、102、98、85、72、64、62、54、60,从这个资料看,1927~1929年中外工农业产品物物交换率大致平衡,1928年甚至于中国有利,但自1930年起逐年递减,1934年最低,是年输入物价指数较1929年增加23%,输出物价指数较1929年减少32%,物物交换率减少44%,即1934年以同一数量农产品交换而得的输入品,比1929年减少44%,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出口更多的农产品才能换回所需要的工业品。(注:《上海物价年刊》(1934年),第10页;《上海物价年刊》(1935年),第11页。)
据张培刚研究,如以1931年为基期,则1932、1933、1934年全国农产品购买力指数分别为96.31、88.72和83.61。(注:张培刚:《民国二十三年的中国农业经济》,《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十三号,1935年7月1日。)以1932年为基期,1933至1936年上海农产品购买力指数分别为86、80、84、82(注:张培刚:《民国二十四年的中国农业经济》,《实业部月刊》第二卷第四期,民国二十六年四月。),由此可见,30年代前期农产品购买力是逐渐下降的,农户必须出售更多的农产才能换回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日用品。
总之,由于中国农户已经相当程度地卷入市场,农产品价格变化对农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二
对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危机和农村破产原因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到对诸如农村金融枯竭、农家负债和高利贷猖獗等问题的解释。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农业经济危机深层的原因是近代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而战乱、天灾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等仅仅是直接诱因。(注:向玉成:《三十年代农业大危机原因探析——兼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下降》,《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
严格地说,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无所谓危机与繁荣,它实际上一直处于慢性危机之中,只不过在没有遭受特别沉重的外来打击时,尚能维持运转而已。30年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危机,在本质上是经济性质而非金融性质的危机(注:关于30年代前期中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当时就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白银外流和银价上涨,所以称之为“白银危机”;有人认为由于进口多而出口少,导致贸易逆差扩大,30年代前期中国贸易平衡出现问题,所以是“贸易危机”。),它是中国内部半封建因素和半殖民地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引发下的总爆发。吴承明先生认为30年代前期中国国内购买力的绝对减退,特别是农村购买力的减退甚至消失,才是中国这场经济危机包括农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而农村购买力的减退和消失,又与中国半封建和半自然经济形态有密切关系。(注: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27、234、6、126、6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227.html
最后,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中国农产物价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农产品跌价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工农业产品不等幅跌价方面,即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过程中,农户遭受到更大的经济损失。据计算,1930~1936年中国进出口物价指数差分别为4.4、19.2、28、35.5、27.8、18.1和10(注:[美]德·希·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497~498、234~240、233~240页。),由此可见,30年代前期,尤其是1932、1933、1934年中国农村经济因价格剪刀差影响,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物价波动过程中,原材料价格变动不及制造品来得快,所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农产品处于不利地位。关于这一点,物物交换率更能说明问题。据统计,1927~1935年中外工农业产品物物交换率分别为99、102、98、85、72、64、62、54、60,从这个资料看,1927~1929年中外工农业产品物物交换率大致平衡,1928年甚至于中国有利,但自1930年起逐年递减,1934年最低,是年输入物价指数较1929年增加23%,输出物价指数较1929年减少32%,物物交换率减少44%,即1934年以同一数量农产品交换而得的输入品,比1929年减少44%,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出口更多的农产品才能换回所需要的工业品。(注:《上海物价年刊》(1934年),第10页;《上海物价年刊》(1935年),第11页。)
据张培刚研究,如以1931年为基期,则1932、1933、1934年全国农产品购买力指数分别为96.31、88.72和83.61。(注:张培刚:《民国二十三年的中国农业经济》,《东方杂志》第三十二卷第十三号,1935年7月1日。)以1932年为基期,1933至1936年上海农产品购买力指数分别为86、80、84、82(注:张培刚:《民国二十四年的中国农业经济》,《实业部月刊》第二卷第四期,民国二十六年四月。),由此可见,30年代前期农产品购买力是逐渐下降的,农户必须出售更多的农产才能换回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日用品。
总之,由于中国农户已经相当程度地卷入市场,农产品价格变化对农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期间,中国农民不仅要遭受农产品跌价的损失,而且还要蒙受因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带来的损失。所以费维恺教授认为全国农产品“平均价格下降25%,而实际收入减少要小得多,可能仅为5%”的结论,应该颠倒过来,即农户所受价格损失如果是25%的话,农民实际收入减少程度,不是比这个数字小得多,而是恰恰相反,比这个数字大得多,更何况30年代前期中国农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还要高于25%?总之,30年代前期中国农产品价格固然受国内气候变化和政治形势影响,但更主要的还是受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并因这种影响农户遭受了覆顶之灾。
二
对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危机和农村破产原因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到对诸如农村金融枯竭、农家负债和高利贷猖獗等问题的解释。有人认为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国农业经济危机深层的原因是近代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而战乱、天灾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等仅仅是直接诱因。(注:向玉成:《三十年代农业大危机原因探析——兼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下降》,《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
严格地说,中国近代农村经济无所谓危机与繁荣,它实际上一直处于慢性危机之中,只不过在没有遭受特别沉重的外来打击时,尚能维持运转而已。30年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危机,在本质上是经济性质而非金融性质的危机(注:关于30年代前期中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当时就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白银外流和银价上涨,所以称之为“白银危机”;有人认为由于进口多而出口少,导致贸易逆差扩大,30年代前期中国贸易平衡出现问题,所以是“贸易危机”。),它是中国内部半封建因素和半殖民地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引发下的总爆发。吴承明先生认为30年代前期中国国内购买力的绝对减退,特别是农村购买力的减退甚至消失,才是中国这场经济危机包括农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而农村购买力的减退和消失,又与中国半封建和半自然经济形态有密切关系。(注: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27、234、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