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优势,同时谋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而印尼、菲律宾和其他印支国家仍将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体上,东亚产业发展在保持阶梯状递进特征的同时,将更多地显示出水平性分工合作的特征。同时,东北亚国家与东南亚国家产业规模和水平的差距将拉大。
二、东亚产业发展新变化的影响
一国产业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和地位。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对东亚国际关系和全球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中国经济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引起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中国GDP占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GDP的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25%上升到1999年的37%。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占整个东亚的40%。(注:《2001年贸易白皮书》。)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东亚经济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有可能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产业地位将继续上升,中国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其中,中国迅速发展的庞大市场在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中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为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市场的争夺,市场是关系到产业循环和升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对东亚国家来说,丧失中国市场将直接影响其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而影响其整体经济前景。东亚其他国家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必须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东亚产业结构的阶梯中正上升到中间位置,但中国的产业仍相对落后,离东亚产业结构的中心地位仍有相当距离。与这一产业地位相对应的是目前中国在东亚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政治影响力较大,经济影响力相对较小,在东亚国家关系中仍没有全面发挥作用。这种过渡性和不确定性又造成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同时,东亚产业分工的调整过程,既是各国加强贸易与投资等经济联系的过程,也是各国经济相互竞争的过程。虽然从根本上看,东亚各国经济日益联成一体,合作是各国关系的主流,但经济地位的升降在一定时间内会激化东亚国家间的竞争关系,特别是与上升的中国的关系。这一点目前已有相当表现,如日本有人提中国经济威胁论,最近又限制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东盟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吸引外资亦表现出某种不安等。所有这些将对中日关系、中韩关系、中国东盟关系和大陆与台湾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使之发生新变化。
中日将形成新的合作基础,即东亚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2001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对西方及东亚其他国家的贸易额都下降,惟独与中国的贸易额实现13.4%增长,(注:《经济日报》,2001年8月2日,《中日双边贸易继续攀升》。)全年中日贸易额达877.5亿美元的新高。(注:《人民日报》,2002年1月11日,《去年外贸进出口突破5000亿美元》。)目前,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经济新闻》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日本制造业中49.1%的企业准备在今后3年内提高海外生产比例,其中70%的企业将中国作为投资的地主要目的地。(注:人民网,2001年8月10日,《日本制造业欲大举外迁目的主要是中国》。)面对大批企业转移中国的趋势,一些日本人士指出:“日本产业的目标应该是构筑日中都能获益的新的‘日中制造业的共存共荣’模式。”(注:《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8月26日,《避免“空心化”》。)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核心的新基础将使中日能建立较为牢固的经济合作关系。
但中日经济竞争关系也将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日本在总体经济状况不佳,经济创新能力下降,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知识性、服务性产业调整的步伐缓慢的情况下,有可能以货币贬值的方法来延缓阻止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增加困难。同时,日本与美国有军事同盟关系,二战以后日本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严重依赖美国,目前日本的经济困难也将进一步加深日本对美国的依赖;而且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日本处于岛国地位,不希望亚洲大陆出现强大统一的力量,其对外政策中有联合美国制约中国的一面。日本对中国的政治、安全关系滞后于经济关系,两者之间产生较大的矛盾。鉴于中国的强大是不以任何国家或势力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强有力经济利益的驱动,同中国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是日本根本利益所在。这决定日本在亲美的同时,将注意在中美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并在对华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之间寻求某种均衡。
中国产业与韩国产业互补性较强,韩国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国之一。韩国产业资源部2001年7月14日发表的预测报告认为借“奥运特需”的东风,中韩贸易额2008年将扩大到1000亿美元。在政治安全方面,韩国仍将维持大国平衡政策,既保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又不会因此背离中国。而且韩国在与北方和解乃至统一问题上需要寻求中国的支持,中韩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产业的发展,使原来与中国同处雁行阵势末尾的东南亚国家面临竞争压力,加上金融危机的打击、国内政治动荡和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为应对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东南亚国家面临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2001年9月15日召开的第33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建立专门国际顾问委员会进行东盟竞争力研究,帮助确定东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并提出培育这些产业的建议。
从中长期看,中国的发展将为东南亚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国的庞大市场将吸收更多的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东南亚将成为中国企业向外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中国对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将起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东盟秘书长塞韦里诺2001年6月在广州演讲时说:中国与东盟是竞争中的伙伴。来自中国的竞争将促使东盟加快改革和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也将会加强。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将大大推动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合作,加深双边的相互依存关系,创造一个对中国与东盟双方都有利的“双赢”前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无庸讳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和产业联系及互补性增强,不可能完全消除双方关系中的一些障碍。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作为世界投资热点地位愈益突出,使中国和东盟国家对国际市场与外资的竞争愈趋剧烈。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之间南海主权之争将长期存在,有时还可能激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劲升,西方反华势力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国家中仍有市场,其对华疑虑难消。近年来,东盟不少国家同美日关系增强,特别是强化同美国发展军事关系,即有针对中国的考虑。但从总体上看,双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相互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的主流,促进了双方关系的上升势头。
中国大陆的产业发展还将使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进一步向大陆倾斜。台湾信息技术制造业正在向大陆转移。目前台湾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而岛内的混乱政治和台独政策妨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台湾“行政院”国科会2001年在考察大陆高科技产业后警告说,如不调整对大陆的产业政策,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将在5年后失去竞争优势。(注:台湾《中国时报》,2001年6月25日,《正视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领先优势正在丧失》。)同时,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越来越深。大陆已成为台湾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是台湾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近年来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年均近200亿美元。大陆对台湾经济“腹地”的作用日益突出。大陆对台湾实力优势的扩大和双方经济的深入融合,对台独势力形成愈来愈大的掣肘,愈益加固海峡两岸的关系纽带,有利于推动建立在“一国两制”基础上的祖国和平统一事业。
第二,东亚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演变,将对逐渐改变东北亚政治和安全方面残留的冷战格局发挥积极影响。东北亚产业分工向水平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迫切要求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加强合作关系,这是改变旧的政治和安全格局的重要动力。2000年南北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295.html
二、东亚产业发展新变化的影响
一国产业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和地位。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对东亚国际关系和全球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中国经济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引起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中国GDP占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GDP的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25%上升到1999年的37%。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占整个东亚的40%。(注:《2001年贸易白皮书》。)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东亚经济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有可能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产业地位将继续上升,中国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其中,中国迅速发展的庞大市场在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中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为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市场的争夺,市场是关系到产业循环和升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对东亚国家来说,丧失中国市场将直接影响其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而影响其整体经济前景。东亚其他国家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必须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东亚产业结构的阶梯中正上升到中间位置,但中国的产业仍相对落后,离东亚产业结构的中心地位仍有相当距离。与这一产业地位相对应的是目前中国在东亚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政治影响力较大,经济影响力相对较小,在东亚国家关系中仍没有全面发挥作用。这种过渡性和不确定性又造成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同时,东亚产业分工的调整过程,既是各国加强贸易与投资等经济联系的过程,也是各国经济相互竞争的过程。虽然从根本上看,东亚各国经济日益联成一体,合作是各国关系的主流,但经济地位的升降在一定时间内会激化东亚国家间的竞争关系,特别是与上升的中国的关系。这一点目前已有相当表现,如日本有人提中国经济威胁论,最近又限制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东盟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吸引外资亦表现出某种不安等。所有这些将对中日关系、中韩关系、中国东盟关系和大陆与台湾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使之发生新变化。
中日将形成新的合作基础,即东亚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2001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对西方及东亚其他国家的贸易额都下降,惟独与中国的贸易额实现13.4%增长,(注:《经济日报》,2001年8月2日,《中日双边贸易继续攀升》。)全年中日贸易额达877.5亿美元的新高。(注:《人民日报》,2002年1月11日,《去年外贸进出口突破5000亿美元》。)目前,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经济新闻》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日本制造业中49.1%的企业准备在今后3年内提高海外生产比例,其中70%的企业将中国作为投资的地主要目的地。(注:人民网,2001年8月10日,《日本制造业欲大举外迁目的主要是中国》。)面对大批企业转移中国的趋势,一些日本人士指出:“日本产业的目标应该是构筑日中都能获益的新的‘日中制造业的共存共荣’模式。”(注:《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8月26日,《避免“空心化”》。)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核心的新基础将使中日能建立较为牢固的经济合作关系。
但中日经济竞争关系也将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日本在总体经济状况不佳,经济创新能力下降,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知识性、服务性产业调整的步伐缓慢的情况下,有可能以货币贬值的方法来延缓阻止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增加困难。同时,日本与美国有军事同盟关系,二战以后日本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严重依赖美国,目前日本的经济困难也将进一步加深日本对美国的依赖;而且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日本处于岛国地位,不希望亚洲大陆出现强大统一的力量,其对外政策中有联合美国制约中国的一面。日本对中国的政治、安全关系滞后于经济关系,两者之间产生较大的矛盾。鉴于中国的强大是不以任何国家或势力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强有力经济利益的驱动,同中国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是日本根本利益所在。这决定日本在亲美的同时,将注意在中美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并在对华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之间寻求某种均衡。
中国产业与韩国产业互补性较强,韩国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国之一。韩国产业资源部2001年7月14日发表的预测报告认为借“奥运特需”的东风,中韩贸易额2008年将扩大到1000亿美元。在政治安全方面,韩国仍将维持大国平衡政策,既保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又不会因此背离中国。而且韩国在与北方和解乃至统一问题上需要寻求中国的支持,中韩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产业的发展,使原来与中国同处雁行阵势末尾的东南亚国家面临竞争压力,加上金融危机的打击、国内政治动荡和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为应对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东南亚国家面临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2001年9月15日召开的第33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建立专门国际顾问委员会进行东盟竞争力研究,帮助确定东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并提出培育这些产业的建议。
从中长期看,中国的发展将为东南亚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国的庞大市场将吸收更多的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东南亚将成为中国企业向外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中国对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将起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东盟秘书长塞韦里诺2001年6月在广州演讲时说:中国与东盟是竞争中的伙伴。来自中国的竞争将促使东盟加快改革和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也将会加强。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将大大推动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合作,加深双边的相互依存关系,创造一个对中国与东盟双方都有利的“双赢”前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48%,中国、东盟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增加0.3%和0.9%,而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无庸讳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和产业联系及互补性增强,不可能完全消除双方关系中的一些障碍。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作为世界投资热点地位愈益突出,使中国和东盟国家对国际市场与外资的竞争愈趋剧烈。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之间南海主权之争将长期存在,有时还可能激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劲升,西方反华势力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国家中仍有市场,其对华疑虑难消。近年来,东盟不少国家同美日关系增强,特别是强化同美国发展军事关系,即有针对中国的考虑。但从总体上看,双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相互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的主流,促进了双方关系的上升势头。
中国大陆的产业发展还将使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进一步向大陆倾斜。台湾信息技术制造业正在向大陆转移。目前台湾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而岛内的混乱政治和台独政策妨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台湾“行政院”国科会2001年在考察大陆高科技产业后警告说,如不调整对大陆的产业政策,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将在5年后失去竞争优势。(注:台湾《中国时报》,2001年6月25日,《正视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领先优势正在丧失》。)同时,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越来越深。大陆已成为台湾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是台湾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近年来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年均近200亿美元。大陆对台湾经济“腹地”的作用日益突出。大陆对台湾实力优势的扩大和双方经济的深入融合,对台独势力形成愈来愈大的掣肘,愈益加固海峡两岸的关系纽带,有利于推动建立在“一国两制”基础上的祖国和平统一事业。
第二,东亚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演变,将对逐渐改变东北亚政治和安全方面残留的冷战格局发挥积极影响。东北亚产业分工向水平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迫切要求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加强合作关系,这是改变旧的政治和安全格局的重要动力。2000年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