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邓小平研究述评
拟定与邓小平有关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也竞相召开。此外,由于不同领域的学者包括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等都介入到邓小平的研究之中,使西方学术界关于邓小平的研究异常活跃,观点纷呈。 ;
1.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实用主义者”。邓小平之所以得到“实用主义者”这一称号,主要是因为他的“双猫论”。美国政治学家卢西恩·W·派伊认为, 邓小平的政治哲学就是实用主义。派伊指出,实用主义者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有时它是指对那些没有原则只关心自己利益的腐败的政治家的一种委婉说法,有时它暗示着一种操作用语,即这里没有更高的价值,没有什么是神圣的,如果价格合理,一切东西都可以“出售”。派伊认为,邓小平的“双猫论”暗示着他不受意识形态的限制而把效率作为指导原则,在经济方面,邓小平的原则就是“致富光荣”。但是,派伊又指出,即使在经济领域,邓小平的实用主义也受到限制的,比如在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方面,有一些政治原则是不能因经济效率而牺牲的。从表面上看,邓小平与实用主义者似乎也有相似之处,如注重效果,主张借用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手段来发展中国的生产力等。然而,实用主义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它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念,注重实际行动,反传统意识,主张开拓精神,以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西方学者一方面认为邓小平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一方面又认为邓小平仍然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是自相矛盾的。邓小平确实注重实效,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背离四项基本原则。伦敦大学教授施拉姆指出,邓小平并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是“一位信奉无产阶级专政,信奉共产党的先锋作用,并在延安时期学到若干道德标准的经验丰富的革命家”。(施拉姆:《邓小平超过毛泽东了吗?》,载《国外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动态》,1993(1)。 )澳大利亚学者大卫·古德曼也指出,人们之所以误认为邓小平是“实用主义者”,是因为对“双猫论”的深层含义不清楚。他认为,邓小平“是一个注重实效的人而并非是实用主义者,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他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为确保共产党夺取政权和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一直在不懈地奋斗”。(大卫·古德曼:《邓小平政治评传》,7页, 北京,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西方学者在研究和争鸣过程中已发现,邓小平最多是一个“注重实效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用主义者。
2.邓小平与毛泽东的比较研究。在西方毛泽东研究热告一段落之后,一部分学者转入了邓小平研究的领域,而毛泽东与邓小平客观上存在的可比性又为比较研究创造了条件。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在《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一书中强调指出,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的,邓小平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毛泽东时代所奠定的工业基础。并且,邓小平及其同伴与毛泽东一样,其奉行的方针是既要使中国现代化,又要建设起社会主义。莫里斯·迈斯纳还认为,尽管邓小平时代与毛泽东时代在许多方面不太一样,但后毛泽东时代出现的制度并不是一种新的制度,而只是一种经过改造和修整过的毛泽东时代的制度。因此,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继承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施拉姆在《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未来》一文中指出,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和20年前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件事却一点也没变,那就是为寻找一条现代化的道路而向西方学习,同时又保留中国的特色。只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时,毛泽东最关心的是阶级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之间的辩证法,而邓小平则以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法作为他政策的中心。
大卫·沙姆鲍尔在《中国季刊》邓小平研究专号的介绍中指出,邓小平与毛泽东的统治方式很不一样。邓小平不像毛泽东那样依靠强制力、个人魅力或思想意识来统治,而是倾向于依靠党的制度和列宁主义的纪律规范。美国学者巴里·诺顿认为,在战略决策方面,毛泽东和邓小平不相上下,当毛泽东认为必要时他和邓小平一样注重实效。毛泽东和邓小平在经济学方面都称不上专家,然而毛泽东却固执地坚持自己有缺点的经济观点,邓小平则更容易接受其他人的正确观点,从而领导了中国经济的复兴。
3.邓小平的历史地位。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使国内广大民众普遍受益,同时也为西方世界叹服。因此,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邓小平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历史中也应占有一席之地。大卫·沙姆鲍尔在评价邓小平时指出,邓小平是20世纪晚期世界上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邓小平的影响将随着中国因改革而崛起带入21世纪。他使人类的五分之一实现了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使中国走出社会主义的困境,并走向一个富有希望的美好未来。邓小平的改革使中国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虽然,邓小平并不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改革者,也不是探索强国富民道路的第一位爱国者,但他却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成功的人。其他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也把他评为国际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经济学家、军事家、外交天才等。如大卫·古德曼在其所著的《邓小平政治评传》中认为,“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形象,特别是与他的前任领导相比,邓是成功的。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是这样”。邓小平确实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
总之,西方学者对邓小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独特的视角,我们有必要与其对话和交流。同时,由于西方学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我们不同,在许多问题上,我们必须持批评态度。也就是说,对于西方学者关于邓小平的研究,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推动邓小平研究的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马克锋
【参考文献】
①Shao-chuan Leng: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Deng’s China.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4.
②David.S.G.Goodman.Deng Xiaoping and
③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④戴维·W·张.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318.html
1.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实用主义者”。邓小平之所以得到“实用主义者”这一称号,主要是因为他的“双猫论”。美国政治学家卢西恩·W·派伊认为, 邓小平的政治哲学就是实用主义。派伊指出,实用主义者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有时它是指对那些没有原则只关心自己利益的腐败的政治家的一种委婉说法,有时它暗示着一种操作用语,即这里没有更高的价值,没有什么是神圣的,如果价格合理,一切东西都可以“出售”。派伊认为,邓小平的“双猫论”暗示着他不受意识形态的限制而把效率作为指导原则,在经济方面,邓小平的原则就是“致富光荣”。但是,派伊又指出,即使在经济领域,邓小平的实用主义也受到限制的,比如在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方面,有一些政治原则是不能因经济效率而牺牲的。从表面上看,邓小平与实用主义者似乎也有相似之处,如注重效果,主张借用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手段来发展中国的生产力等。然而,实用主义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它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念,注重实际行动,反传统意识,主张开拓精神,以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作为其理论基础。因此,西方学者一方面认为邓小平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一方面又认为邓小平仍然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是自相矛盾的。邓小平确实注重实效,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背离四项基本原则。伦敦大学教授施拉姆指出,邓小平并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是“一位信奉无产阶级专政,信奉共产党的先锋作用,并在延安时期学到若干道德标准的经验丰富的革命家”。(施拉姆:《邓小平超过毛泽东了吗?》,载《国外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动态》,1993(1)。 )澳大利亚学者大卫·古德曼也指出,人们之所以误认为邓小平是“实用主义者”,是因为对“双猫论”的深层含义不清楚。他认为,邓小平“是一个注重实效的人而并非是实用主义者,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他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为确保共产党夺取政权和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一直在不懈地奋斗”。(大卫·古德曼:《邓小平政治评传》,7页, 北京, 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西方学者在研究和争鸣过程中已发现,邓小平最多是一个“注重实效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用主义者。
2.邓小平与毛泽东的比较研究。在西方毛泽东研究热告一段落之后,一部分学者转入了邓小平研究的领域,而毛泽东与邓小平客观上存在的可比性又为比较研究创造了条件。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在《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一书中强调指出,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的,邓小平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毛泽东时代所奠定的工业基础。并且,邓小平及其同伴与毛泽东一样,其奉行的方针是既要使中国现代化,又要建设起社会主义。莫里斯·迈斯纳还认为,尽管邓小平时代与毛泽东时代在许多方面不太一样,但后毛泽东时代出现的制度并不是一种新的制度,而只是一种经过改造和修整过的毛泽东时代的制度。因此,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继承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施拉姆在《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未来》一文中指出,邓小平时代的中国和20年前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件事却一点也没变,那就是为寻找一条现代化的道路而向西方学习,同时又保留中国的特色。只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时,毛泽东最关心的是阶级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之间的辩证法,而邓小平则以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法作为他政策的中心。
大卫·沙姆鲍尔在《中国季刊》邓小平研究专号的介绍中指出,邓小平与毛泽东的统治方式很不一样。邓小平不像毛泽东那样依靠强制力、个人魅力或思想意识来统治,而是倾向于依靠党的制度和列宁主义的纪律规范。美国学者巴里·诺顿认为,在战略决策方面,毛泽东和邓小平不相上下,当毛泽东认为必要时他和邓小平一样注重实效。毛泽东和邓小平在经济学方面都称不上专家,然而毛泽东却固执地坚持自己有缺点的经济观点,邓小平则更容易接受其他人的正确观点,从而领导了中国经济的复兴。
3.邓小平的历史地位。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使国内广大民众普遍受益,同时也为西方世界叹服。因此,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邓小平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历史中也应占有一席之地。大卫·沙姆鲍尔在评价邓小平时指出,邓小平是20世纪晚期世界上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邓小平的影响将随着中国因改革而崛起带入21世纪。他使人类的五分之一实现了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使中国走出社会主义的困境,并走向一个富有希望的美好未来。邓小平的改革使中国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虽然,邓小平并不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改革者,也不是探索强国富民道路的第一位爱国者,但他却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成功的人。其他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也把他评为国际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经济学家、军事家、外交天才等。如大卫·古德曼在其所著的《邓小平政治评传》中认为,“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形象,特别是与他的前任领导相比,邓是成功的。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是这样”。邓小平确实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
总之,西方学者对邓小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独特的视角,我们有必要与其对话和交流。同时,由于西方学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我们不同,在许多问题上,我们必须持批评态度。也就是说,对于西方学者关于邓小平的研究,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进行批判性借鉴,从而推动邓小平研究的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马克锋
【参考文献】
①Shao-chuan Leng: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Deng’s China.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4.
②David.S.G.Goodman.Deng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a political biography.London:Routledge,1994.
③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④戴维·W·张.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西方邓小平研究述评(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