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中的科技战略观
【 正 文 】
邓小平作为一位杰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他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针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趋向,概括人类对科技的新认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人类对科技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奏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邓小平关于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战略。在邓小平的科技战略观中,科技与教育、人才、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中特别闪光的篇章。
一、邓小平科技战略观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当代科学技术革命进行考察研究,深感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
(一)从现实的差距中产生紧迫感
在文化大革命中,尤其从1975年起,邓小平看到“四人帮”闭关锁国,扼杀科学文化与人才的倒行逆施,把科学技术与革命对立起来,忽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使他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和考察科学技术。“四人帮”一倒台,他主动提出抓科技和教育。1978年10月访日时,应邀参观日产汽车公司的工厂,着重参观了应用新科技设备的车体工厂和组装工厂,以及日本的钢铁大本营——新日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这使他亲眼看到中国因长期忽视科技而造成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巨大差距,坚定了在中国经济建设中一定要抓管理和利用新科技实现现代化的决心。中国的生产系统也要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1979 年2月,邓小平访美参观航空航天局的航天中心,当代世界的科技新成就,更使他增强了紧迫感。针对20世纪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科技对当代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新现实,以及中国在科技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积粉碎“四人帮”后在国内外实践活动的感受和在理论上的探索,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他说,“从长远来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技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二)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是无可非议的。由于提出“第一生产力”与传统观念相矛盾,使他遭到了非议和责难。邓小平并未因此而放弃这一思想,而是促使他作进一步的理论思索和实际考察。1991年初,邓小平根据实践的推移和理论论证,再次认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作了更肯定的表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认为,应该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特点,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巡视时,把考察高新科技产业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肯定与赞同,使他更为坚信和肯定。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他还指出,近几十年我国科技进步很大,希望在90年代进步得更快。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二、邓小平科技战略观的基本内容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国际间科技的竞争正成为经济、军事与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当前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巨大变革的高度理论概括和战略眼光。其科技战略观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具有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1.科学作为智能因素已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邓小平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劳动力,也都是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相结合的。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这一切表明,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渗透作用日益明显,科学向技术、生产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节奏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势必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2.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进步开辟道路并决定其发展方向。邓小平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只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并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先导因素和发展动力。
3.科技进步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邓小平认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也就越来越突出地在各方面直接体现为生产力”。他还指出,“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由于这些因素,邓小平果断地把科学技术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而这种地位的变化,并非把科技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一加入其中,而是看作能无限增值的资源本身。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二)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则主要是科技的竞争与人才的竞争。但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都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在这个意义上,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正因此,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和基础工程。
1.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比较落后,要
2.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邓小平认为,要站在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度,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教育的内容。
3.改革教育体制,实行“三个面向”,即,一是面向现代化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中的科技战略观》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347.html
邓小平作为一位杰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他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针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趋向,概括人类对科技的新认识,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把人类对科技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奏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邓小平关于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战略。在邓小平的科技战略观中,科技与教育、人才、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中特别闪光的篇章。
一、邓小平科技战略观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当代科学技术革命进行考察研究,深感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
(一)从现实的差距中产生紧迫感
在文化大革命中,尤其从1975年起,邓小平看到“四人帮”闭关锁国,扼杀科学文化与人才的倒行逆施,把科学技术与革命对立起来,忽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使他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抓住各种机会学习和考察科学技术。“四人帮”一倒台,他主动提出抓科技和教育。1978年10月访日时,应邀参观日产汽车公司的工厂,着重参观了应用新科技设备的车体工厂和组装工厂,以及日本的钢铁大本营——新日钢铁公司君津钢铁厂。这使他亲眼看到中国因长期忽视科技而造成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巨大差距,坚定了在中国经济建设中一定要抓管理和利用新科技实现现代化的决心。中国的生产系统也要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1979 年2月,邓小平访美参观航空航天局的航天中心,当代世界的科技新成就,更使他增强了紧迫感。针对20世纪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科技对当代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新现实,以及中国在科技与经济、社会相结合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积粉碎“四人帮”后在国内外实践活动的感受和在理论上的探索,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他说,“从长远来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技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二)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是无可非议的。由于提出“第一生产力”与传统观念相矛盾,使他遭到了非议和责难。邓小平并未因此而放弃这一思想,而是促使他作进一步的理论思索和实际考察。1991年初,邓小平根据实践的推移和理论论证,再次认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作了更肯定的表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认为,应该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特点,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巡视时,把考察高新科技产业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一步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得到了科技工作者的肯定与赞同,使他更为坚信和肯定。他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他还指出,近几十年我国科技进步很大,希望在90年代进步得更快。每一行都树立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一定要打赢。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二、邓小平科技战略观的基本内容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国际间科技的竞争正成为经济、军事与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当前科技革命所引起的巨大变革的高度理论概括和战略眼光。其科技战略观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具有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1.科学作为智能因素已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邓小平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劳动力,也都是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相结合的。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这一切表明,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渗透作用日益明显,科学向技术、生产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节奏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势必起到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2.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进步开辟道路并决定其发展方向。邓小平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只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并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先导因素和发展动力。
3.科技进步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邓小平认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也就越来越突出地在各方面直接体现为生产力”。他还指出,“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由于这些因素,邓小平果断地把科学技术摆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而这种地位的变化,并非把科技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一加入其中,而是看作能无限增值的资源本身。它使人们从更高层次上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推动力量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二)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
当今世界的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则主要是科技的竞争与人才的竞争。但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都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在这个意义上,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掌握了21世纪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权。正因此,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和基础工程。
1.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比较落后,要
在本世纪末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历史任务,使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必须走出一条既有高的速度又有好的效益的路子,就必须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2.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邓小平认为,要站在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度,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照中小学生所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教育的内容。
3.改革教育体制,实行“三个面向”,即,一是面向现代化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中的科技战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