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金融学论文 >> 正文

国信用经济发展的障碍及其后果


的经济中存在,但是要扩张到全国,就必须要有法律系统的支撑。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不足是当前转轨时期的伴生现象。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还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之中,企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法律规范。“官司打赢了,钱却追不回”的情况并不少见,法律白条现象使法律尊严仅仅停留在一纸判决上。执法不严、处罚不公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都客观上助长了不讲信用的风气。从企业本身看,“不守信用仍有利可图”的客观现实使一些企业并不认为违约、借贷不还等失信行为是什么过错。从信用环境来看,守信者没有受到相应的鼓励和收益,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这些现象,与我国目前所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密不可分。
    三
  信用缺失,使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以及企业和政府之间缺乏正常沟通、交往的平台和正常运行的基础。这种状况,轻则损害个人形象和荣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对其造成精神和经济伤害,重则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增加交易成本,破坏投资环境,阻碍风险投资的开展,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1、交易者、消费者信心的丧失直接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减少。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0年消费者对于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厂商失信行为的投诉就有12.5万件。一些企业借改制逃废债务,银行利益受损。截至2000年11月底,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42656家改制企业中,  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有逃废债务行为的有19140户,占总数的44.8%;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460亿元,  占贷款本息总额的37.96%。有资料显示,在经济活动中,竟有50  %的经济合同带有欺诈性,足见市场交易行为中的信用危机何等严重!为了防止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往中只好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有些交易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诚信”不足损害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由于欺诈行为的大量存在,无论卖家还是买家在品种上、价格上都减少了选择的余地,这对经济的损害无疑是不言而喻的。
  信用环境不好,制约着投资、消费。老百姓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更紧,以放贷为生的银行不得不“惜贷”,企业不敢轻易投资,外资进入疑虑重重。而且,更令人忧虑的是,种种不讲信用所造成的危害,都将加剧“失信有所得,守信却有所失”的扭曲信号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冲击。信用体系的瓦解,使得交易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会引起交易者信心的丧失。经济学理论上讲的最少遗憾原则变成了最大遗憾。上了一次当以后,对消费者而言很多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不买了,整个社会的消费都会受影响。所以,信用体系的瓦解会造成交易者信心丧失,进而减少投资和消费,也就会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损害。②
    2、交易成本的提高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率。
  交易有三种形式,即买物交易、货币交易、信用交易。在现代生活中,信用交易越来越重要。一旦信用体系瓦解,不仅信用交易无法进行,实物交易与货币交易也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交易方式的演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信用体系瓦解,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现代经济中信用交易所以优于货币交易,货币交易又优于实物交易,就是因为交易成本逐渐降低。
  企业间不讲信用,故意拖欠,还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了生产效率。据一项对企业的抽样调查发现,企业间相互拖欠,互相占用资金的情况十分普遍,一些企业占用或被占用的资金达到其流动资金的近三分之一。近几年企业间相互拖欠、不讲信用而引起的诉讼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企业视不讲信用为平常事,不少企业还认为不讲信用可直接给企业带来“利润”。一些日子不好过的企业甚至将不守信用作为摆脱困境的一种手段。一个拖欠“链条”就这样形成了,一家企业倒了,许多家企业都要受影响,形成恶性连锁反应,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
  企业不讲信用也使银行“吃尽了苦头”。在没有信用体系的情况下,现在一些银行采取的办法是“能不贷就不贷”,致使企业融资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十分困难。在没有市场信用体系的情况下,银行回避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大客户”,因此,针对“好客户”的竞争非常激烈,以至于形成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直接加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3、一些地方出现的信用缺失“综合症”严重破坏投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缺失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处在快速“释放期”。一些地方因信用丧失出现经济窒息“综合症”,经济发展的路越走越窄”。
  一是出现大面积的信用“雷区”,涉足企业苦苦挣扎。二是信用恶化地区企业和资本大量外逃,经济严重倒退。由于出口骗税、恶意逃废债严重,一些地区已成为信用恶化的“重灾区”。许多省外企业不愿意也不敢和这些地区的企业做生意。由于不讲信用,一些人得到一点“小便宜”,却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难以下咽的苦果”。信用环境恶化严重窒息了某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讲信用,对他们的打击是全方位的,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更主要的是,这种急功近利、为赚钱不择手段的做法导致的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严重扭曲。为此,一些地方政府已将“重建信用、重塑形象”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昨天不珍惜信用,今天要用百倍的努力才能“找回来”,代价和教训都是巨大的。
  在经济生活中,信用是对交易合法权利的尊重和维护。经济生活中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权益,还要和交易者有来往,所以,信用所涉及的不仅是目前的交易,还是未来的交易。信用是对对方合法权利的维护和尊重,也是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护和尊重。所以,对信用的破坏最终也会使自己的利益遭到损失。
    4、信用体系的瓦解还会给社会生活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大批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而陷入困境,银行却宁愿资金闲置而不敢放贷,消费领域的欺诈行为更是花样百出,——信用

缺失已成为全社会的烦恼。
  交易活动只是经济活动很小的一部分,还有人与人的交往等很多内容不是交易领域内的问题。交易领域靠市场原则,非交易领域靠的是道德原则。如果有人从信用体系瓦解中得到好处而没有得到法律制裁,会诱导别人也这样做,这样一来,社会中很重要的自律原则就失去了作用。道德败坏、虚伪泛滥,会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当人们虚伪的借口不再是为了骗别人,而是为了自保,这样的思维方式一代一代传下去,民族存亡都会出现危机。
  入世、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对我国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加开放的环境。国际的市场竞争优势,不仅在于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且来自企业信用的竞争。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更为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是否具有一套先进的信用管理制度、良好的信用形象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运作必须遵守国际规则,  企业更需要用信用管理的武器保护自己。信用环境的好坏,不仅代表着我国的国际形象,而且是国际投资者衡量我国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①吴敬琏,信用担保与国民信用体系建设[R],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
  ②符国群:消费者行为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5
  ③厉以宁,信用崩溃  没有赢家[N],国际金融报,2001-9-25-02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34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金融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