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思考
监督停火、遣返难民、恢复和发展生产等诸多方面。在此,笔者结合非洲自主维和行动,主要探讨“预防性外交”(英文为“preventive diplomacy”)和“强制执行和平”(英文为“peace enforcement”)的运用问题。
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给“预防性外交”这一概念定义为“防止争端在有关各方之间出现、防止现有争端升级为冲突,以及当后者发生时限制其蔓延的行动”,这些行动“包括早期预警系统、事实调查使命、建立信任措施,以及维和部队的预防性部署和设立非军事区。”(注:Boutros Boutros-Ghali,An Agenda for Peace,UnitedNations,1992,pp.11-19.)冷战结束后,非洲大规模的地区冲突明显减少,但冲突的数量剧增,国内冲突与动乱成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国内冲突与冷战期间的边界和领土争端等问题不同,若以传统方法应对不但难以奏效,甚至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国际社会探寻控制冲突的新方法与新思路。在此背景下,不少非洲国家寄希望于“预防性外交”。由于它是在事发前进行外交和军事干预,易与主权不可侵犯和中立、公正等原则发生冲突,加之其缺乏必要的法理依据,因此往往遭到当事国(方)的反对,而导致实施的结果与预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学者认为,对这一方式的运用不要急功近利,而应坚持在联合国许可或授权的基础上发挥非洲各国家组织、地区性大国及某些有影响的外交家的作用,这样才能使“预防性外交”在整个维和机制中作用更佳。
“强制执行和平”是指维和部队可以直接采取军事行动,以保障人道主义行动的进行和强制各方遵守停火协议。由于“强制执行和平”在法理上缺乏依据,且实践中常使维和部队由中立的第三者变成直接卷入冲突的当事方,因此这一方式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如果维和部队自始就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实际上会使火上浇油。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中立与公正只是相对而言,特别是在非洲冲突多为一国国内冲突时,当政府分崩离析、各派武装为争夺主导权而发生冲突时,维和部队采取的某些措施客观上可能损害某一方的利益或使另一方所受的损失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偏离了公正与中立的维和原则。(注:Alan James,“UN Peacekeeping:Recent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Problem”,Dimitris Bourantonis &
Jerrad Wiener(eds.),The United Notions in the New World:The World Organization at 50,Macmillan Press Ltd.,1995,p.109.)
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前景
靠自身集体力量,采取有组织的行动去解决非洲内部冲突的决策,是非洲集体自力更生精神所倡扬的。近年来,非洲国家为稳定局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注意发挥集体力量,以区域和次区域组织为依托建立地区安全机制,谋求自力更生解决冲突。目前,塞拉利昂国内危机已基本平息、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的战端已和平解决,大湖地区的武装冲突也得到明显缓和,津巴布韦的总统选举顶住了外来压力并顺利完成。总体而言,非洲的政治和安全形势远比20世纪90年代好。
但是,非洲的战乱与冲突远未杜绝。利比里亚和科特迪瓦的国内危机仍在持续,苏丹内战还时有反复,大湖地区的动荡虽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和平的最终实现还需要时日。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预期和成果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可预见的将来,非洲自主维和行动会进一步发展,但对此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这是因为:
(一)非洲的内部冲突往往涉及复杂的背景和原因,这是制约自主维和行动成功实施的最大外在因素。1.贫困是非洲战乱频发的最深刻的根源之一。由于经济起点低,受自然条件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况且面临经济全球化的猛烈冲击和挑战,非洲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明显拉大。正由于贫困,一些非洲国家间或国内各部族、各派势力间为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而陷入无休止的战乱。2.复杂的部族、种族和宗教矛盾是冲突频仍的又一根源。冷战结束后,狭隘的部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以及宗教和文化分歧的渲染使非洲的冲
(二)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发展有赖于地区主义及其载体区域或次区域组织的深化,而后者的发展却面临一系列内在的制约因素:1.非洲国家经济缺乏互补性和对西方市场的严重依赖是影响地区主义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非洲国家至今尚未改变以出口初级产品为特征的单一经济结构,因此在贸易格局上,非洲国家仍处在与西方国家的垂直贸易结构阶段,而在本地区内的横向贸易水平却非常低。2.非洲国家对主权的普遍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地区一体化进程。非洲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后,都积极推动国内民族整合的进程,加强和维护国家主权仍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这使任何有可能削弱主权的制度安排都难以产生实效。3.非洲国家大多是一些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的中小国家,还缺少一些能起核心作用的地区大国,这使非洲各地区普遍缺乏一种凝聚力。尽管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国在各自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它们本身的政治、经济和民族问题十分复杂,这大大削弱了它们关注本地区整体发展的能力和信心。4.由于非洲各国间在政治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及外交取向上尚有较大的差异,各地区间和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仍未消除,且由于外来势力的插手和干预,非洲不少次区域组织内的分歧与矛盾十分突出,直接影响国家间的制度安排,从而使自主维和行动的实施变得异常困难。
在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发展给予相应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非洲自主解决内部冲突的能力仍然有限,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减少自主维和行动面临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推进非洲国家在安全方面的合作,是摆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国家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思考(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417.html
1992年,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给“预防性外交”这一概念定义为“防止争端在有关各方之间出现、防止现有争端升级为冲突,以及当后者发生时限制其蔓延的行动”,这些行动“包括早期预警系统、事实调查使命、建立信任措施,以及维和部队的预防性部署和设立非军事区。”(注:Boutros Boutros-Ghali,An Agenda for Peace,UnitedNations,1992,pp.11-19.)冷战结束后,非洲大规模的地区冲突明显减少,但冲突的数量剧增,国内冲突与动乱成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国内冲突与冷战期间的边界和领土争端等问题不同,若以传统方法应对不但难以奏效,甚至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国际社会探寻控制冲突的新方法与新思路。在此背景下,不少非洲国家寄希望于“预防性外交”。由于它是在事发前进行外交和军事干预,易与主权不可侵犯和中立、公正等原则发生冲突,加之其缺乏必要的法理依据,因此往往遭到当事国(方)的反对,而导致实施的结果与预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学者认为,对这一方式的运用不要急功近利,而应坚持在联合国许可或授权的基础上发挥非洲各国家组织、地区性大国及某些有影响的外交家的作用,这样才能使“预防性外交”在整个维和机制中作用更佳。
“强制执行和平”是指维和部队可以直接采取军事行动,以保障人道主义行动的进行和强制各方遵守停火协议。由于“强制执行和平”在法理上缺乏依据,且实践中常使维和部队由中立的第三者变成直接卷入冲突的当事方,因此这一方式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如果维和部队自始就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实际上会使火上浇油。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中立与公正只是相对而言,特别是在非洲冲突多为一国国内冲突时,当政府分崩离析、各派武装为争夺主导权而发生冲突时,维和部队采取的某些措施客观上可能损害某一方的利益或使另一方所受的损失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偏离了公正与中立的维和原则。(注:Alan James,“UN Peacekeeping:Recent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Problem”,Dimitris Bourantonis &
Jerrad Wiener(eds.),The United Notions in the New World:The World Organization at 50,Macmillan Press Ltd.,1995,p.109.)
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前景
靠自身集体力量,采取有组织的行动去解决非洲内部冲突的决策,是非洲集体自力更生精神所倡扬的。近年来,非洲国家为稳定局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注意发挥集体力量,以区域和次区域组织为依托建立地区安全机制,谋求自力更生解决冲突。目前,塞拉利昂国内危机已基本平息、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的战端已和平解决,大湖地区的武装冲突也得到明显缓和,津巴布韦的总统选举顶住了外来压力并顺利完成。总体而言,非洲的政治和安全形势远比20世纪90年代好。
但是,非洲的战乱与冲突远未杜绝。利比里亚和科特迪瓦的国内危机仍在持续,苏丹内战还时有反复,大湖地区的动荡虽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和平的最终实现还需要时日。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预期和成果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可预见的将来,非洲自主维和行动会进一步发展,但对此应持谨慎的乐观态度。这是因为:
(一)非洲的内部冲突往往涉及复杂的背景和原因,这是制约自主维和行动成功实施的最大外在因素。1.贫困是非洲战乱频发的最深刻的根源之一。由于经济起点低,受自然条件和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况且面临经济全球化的猛烈冲击和挑战,非洲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明显拉大。正由于贫困,一些非洲国家间或国内各部族、各派势力间为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而陷入无休止的战乱。2.复杂的部族、种族和宗教矛盾是冲突频仍的又一根源。冷战结束后,狭隘的部族主义和种族主义以及宗教和文化分歧的渲染使非洲的冲
突有增无减。从历史进程看,当今不少非洲国家尚处在由传统部族社会向现代民族国家过渡的转型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因素与现代要求产生冲突,加之冷战结束后非洲出现的权力真空与力量失衡使部族矛盾凸显,因此,如遇大选、偶然事件等都可能酿成冲突甚至部族仇杀。可以说,目前利比里亚、科特迪瓦、苏丹等国的国内冲突就与经济利益和部族矛盾直接相关,这也是冲突久拖难决的重要原因。
(二)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发展有赖于地区主义及其载体区域或次区域组织的深化,而后者的发展却面临一系列内在的制约因素:1.非洲国家经济缺乏互补性和对西方市场的严重依赖是影响地区主义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非洲国家至今尚未改变以出口初级产品为特征的单一经济结构,因此在贸易格局上,非洲国家仍处在与西方国家的垂直贸易结构阶段,而在本地区内的横向贸易水平却非常低。2.非洲国家对主权的普遍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地区一体化进程。非洲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后,都积极推动国内民族整合的进程,加强和维护国家主权仍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这使任何有可能削弱主权的制度安排都难以产生实效。3.非洲国家大多是一些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的中小国家,还缺少一些能起核心作用的地区大国,这使非洲各地区普遍缺乏一种凝聚力。尽管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国在各自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它们本身的政治、经济和民族问题十分复杂,这大大削弱了它们关注本地区整体发展的能力和信心。4.由于非洲各国间在政治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及外交取向上尚有较大的差异,各地区间和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仍未消除,且由于外来势力的插手和干预,非洲不少次区域组织内的分歧与矛盾十分突出,直接影响国家间的制度安排,从而使自主维和行动的实施变得异常困难。
在对非洲自主维和行动的发展给予相应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非洲自主解决内部冲突的能力仍然有限,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减少自主维和行动面临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推进非洲国家在安全方面的合作,是摆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国家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