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正文

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


益,创造了至关重要的条件。新时期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凭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广大人民得到了空前的实惠,正以坚定的步伐向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我国贫困人口已经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目前的不到3000万,24年中消除贫困人口约2.2亿人,基本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范围内都是没有的。马克思指出:“这个世界之所以充满危险,是因为世界……是许许多多利益的天下”[17](P216),但凭借广大人民根本一致的利益基础,我们通过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把各种利益结合、兼顾起来,妥善处理了利益关系中的各种矛盾,保持了社会安定团结,在全球化浪潮和国际综合实力竞争中奋勇搏击。
  “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5](P166)捍卫社会主义就是捍卫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捍卫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最基本的公平和正义,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国家独立和统一,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广大人民利益的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倍加珍惜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通过改革进一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完善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发展和维护机制,增强我们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抵制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因素
  利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而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实质性内容。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是基本的利益关系,在为实现、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的同时,某些环节或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必须通过改革来调整和完善。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之初,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在个别环节和方面不相适应的情况,毛泽东曾要求通过改革和调整的办法来解决,但未能全面进行下去。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端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妨碍广大人民的利益追求和实现,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广大人民根本一致的利益基础。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17],政治和其它方面的关系又是经济利益关系的体现。改革是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其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实质上是对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通过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达到。改革的性质、目的和手段,决定了改革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和变化必然顺应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尽管在利益关系调整中,有些人的暂时的具体的利益有一些损失,但有助于建构一个更加合理的、对实现现代化更具本质意义的现代阶层结构,形成一种更有效的为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同并共赢的利益实现、发展和维护机制,这种机制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共产党人用党性来抵制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因素,惩治以权谋私,防止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保证和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新体制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我们党把市场经济作为手段,充分运用它为人民创造财富,防止两极分化和权力商品化,不允许把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
  经过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以此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正在发展和完善。改革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经济缺乏动力、效率和效益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不断发展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大人民追求、争得和保护自身利益总体上有了道德的支撑,更有了制度上的安排和法律上的保证。按照党的十六大对我国改革的部署继续推进,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落到实处,我国广大人民将在更加合理的利益关系中国共产党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三)按照人民的意愿制定和执行政策,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反对和克服一切违背人民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党的政策以党的主张的权威形式,规定在一定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主要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措施等。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9](P134-135)

>  从根本上说,正确的政策应当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和实践化的反映,其制定和实行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也是实现党的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途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基层和群众中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和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把党的政策转化为群众争取自身利益的自觉行动,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政策施行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群众的愿望、意见和情绪的变化,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并以此作为衡量各项政策和工作的第一信号,多数人满意就说明是正确的,少数人满意而多数人不满意就需要调整。尽管有些政策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但在实行中由于方法不当也会妨碍或损害人民的利益,毛泽东曾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举了在河南一个地方修飞机场的例子(注:毛泽东说:“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那个庄的农民说,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邓小平你也有一个巢,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做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这样的事情即使在今天也还很多,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正确的政策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决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其它一切不正之风。要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与民争利。要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腐败与人民利益是不相容的,对于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依照党纪国法坚决予以惩处。
    (四)一切相信和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8]。人民的利益不是哪一个人的“恩赐”和“善待”,也不仅仅是一时一事的“雪中送炭”,必须依靠人民的自觉奋斗去争取。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实质是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其自身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P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人民利益观的科学总结,也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科学指南。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能从根本上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改革和建设获得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获得了更有利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条件,同时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执政时间越长脱离群众的危险性越大,在利益关系大调整时期的危险性更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充分发挥“最大优势”和消除“最大危险”的有力保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把发展摆在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位置上,努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将更加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个

《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44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