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道德规范的制约力量,即个体进入网络之前必须先作出遵守网络规范的承诺和澄清违反网络规定时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即增加道德成本。否则就取消其上网的资格。在这种规范之下安全有可能使网络道德良性发展。
4.培养网民自主道德意识
网民的道德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网上的道德行为,对于网民的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就成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从本质上讲,理想的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们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要求,是一种“道德感”的培养。由于网民各方面素质的参差不齐,网络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主要是网民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导致网民在网络的接触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道德认知冲突,当一个人具有了强烈的道德修养愿望,并具了自我修养的能力时,道德认知冲突能够增强网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另外网络的道德论坛也可以增强网民的道德推理能力,在一种平等的讨论式的环境中,人的道德意识的提高相对容易得多。
5.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
互联网应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可以对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产生显著的影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网络道德教育都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说教式的灌输,内容枯燥,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内化。网络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图文和语音功能,使道德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并且学生也可以以参与式的身份来讨论一些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道德见解。另外在网络也可以采用公正团体策略,增加网络的凝聚力,提高网民的道德认知能力,减少网络不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2001年第6期第2页
[2] 楚丽霞.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页
[3] 孙少晶.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第36页
[4][5][6] 丁杏、丁军强著.网络经济.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207页
[7] 王睿、刘明波.谈青少年网民心理安全,2000年第4期47-48页
[8] [美]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9][10] 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5-336页
[11] 楚丽霞.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3期第27页
[12] 中国青年,2001年第2期第2页
[13] 戴黍.网络伦理:现状与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8页
[14] 严耕、陆俊.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16页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541.html
4.培养网民自主道德意识
网民的道德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网上的道德行为,对于网民的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就成为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从本质上讲,理想的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们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要求,是一种“道德感”的培养。由于网民各方面素质的参差不齐,网络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主要是网民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导致网民在网络的接触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道德认知冲突,当一个人具有了强烈的道德修养愿望,并具了自我修养的能力时,道德认知冲突能够增强网民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另外网络的道德论坛也可以增强网民的道德推理能力,在一种平等的讨论式的环境中,人的道德意识的提高相对容易得多。
5.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
互联网应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媒介,可以对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产生显著的影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网络道德教育都有独特的优势。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说教式的灌输,内容枯燥,过于抽象,学生很难内化。网络可以利用其自身的图文和语音功能,使道德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并且学生也可以以参与式的身份来讨论一些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道德见解。另外在网络也可以采用公正团体策略,增加网络的凝聚力,提高网民的道德认知能力,减少网络不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2001年第6期第2页
[2] 楚丽霞.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页
[3] 孙少晶.网络传播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第36页
[4][5][6] 丁杏、丁军强著.网络经济.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207页
[7] 王睿、刘明波.谈青少年网民心理安全,2000年第4期47-48页
[8] [美]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9][10] 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5-336页
[11] 楚丽霞.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性的创造.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3期第27页
[12] 中国青年,2001年第2期第2页
[13] 戴黍.网络伦理:现状与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8页
[14] 严耕、陆俊.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