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杨智勇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2)
摘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之一,这里的“时”在某种意义上指的就是现代化。现代化作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乃至在世界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无论经济、政治还是社会都要求现代化,作为我们行动指南的思想、理论同样需要现代化,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同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从而寻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应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中国化;时代化;当代化
在开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之前,先来环顾一下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发展路径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发展主要为两个方向,一为学术化,这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路径,二为政治化,或者说意识形态化,这主要是几个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当然这主要是指主流或主导方向,显然不排除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也有政治化的趋向,而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学术化的踪迹。
纵观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道路选择和方向: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传统文化等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讲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这是完全在中国的国情体制下,以中国的各种实情为主线的纯粹中国化,这条道路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选择;另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回应时代所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征,即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体到现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这是在世界发展的框架下,以时代发展趋势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路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什么是现代化
既然马克思主义要实行现代化,那么什么是现代化呢?这是我们首先要讲清楚的问题,而且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什么是现代化,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前进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
什么是现代化?中国学者吴承明指出:“什么是现代化,无经典定义。(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总的说,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应包括各个方面。”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一般来讲,现代化有两方面的深层含义,一方面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主要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其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传递。较不发达社会通过经济技术的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
从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不同定义来看,“现代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涉及非常复杂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人性等人类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的问题,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正如亨廷顿所说:“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的变革。”现代化理论的早期权威勒纳也同样认为,“社会的现代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层面,它们的出现绝非是任意而互不相关的”。
总的来讲,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其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行为的理性化、文化的世俗化、参政范围的扩大等等,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不可逆转的、普遍发生的社会进步过程。而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化,其中包括水平分化(专业化)和垂直分化(不平等)两个方面;其内在精神或基本目标则是效率的不断提高。通过社会分化来导致效率或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就是“现代化”过程的全部精髓。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基本内涵
以前我们讨论和研究最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系统的研究甚少。时代化是一个宽泛且模糊的概念,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因此时代化只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一个总括。而对于每一个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实践发展来说,应当立足于这个时代的具体特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宽泛地喊着时代化的口号。
因此,在当今现代化主导的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无论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不二选择。在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的中国,关于马克思主义,我们讲的最多的无非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即中国化(或者说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而这“三化”从本质上说,均离不开——个现代化,现代化是中国当下以及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它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前进方向,时代化在某种意义上更是等同于现代化,大众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所要面临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他们最关心的是当下和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用以前的马克思主义,显然不符合大众的现代化需求,因此要被现时代的大众所接受,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好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570.html
杨智勇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2)
摘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质之一,这里的“时”在某种意义上指的就是现代化。现代化作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乃至在世界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无论经济、政治还是社会都要求现代化,作为我们行动指南的思想、理论同样需要现代化,因此将马克思主义同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从而寻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应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中国化;时代化;当代化
在开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之前,先来环顾一下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发展路径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发展主要为两个方向,一为学术化,这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路径,二为政治化,或者说意识形态化,这主要是几个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当然这主要是指主流或主导方向,显然不排除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也有政治化的趋向,而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学术化的踪迹。
纵观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道路选择和方向: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传统文化等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讲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这是完全在中国的国情体制下,以中国的各种实情为主线的纯粹中国化,这条道路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选择;另一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回应时代所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征,即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具体到现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这是在世界发展的框架下,以时代发展趋势为导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路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什么是现代化
既然马克思主义要实行现代化,那么什么是现代化呢?这是我们首先要讲清楚的问题,而且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什么是现代化,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前进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
什么是现代化?中国学者吴承明指出:“什么是现代化,无经典定义。(论文范文 fanwen.oyaya.net)总的说,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应包括各个方面。”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一般来讲,现代化有两方面的深层含义,一方面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主要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其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大爆炸,它使人类思想以惊人的速度和数量增长传递。较不发达社会通过经济技术的改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这个社会变革过程是由国际之间或社会之间的交流所促使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在缩小,而专业技术领域上的差别却在扩大。
从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不同定义来看,“现代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涉及非常复杂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人性等人类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的问题,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正如亨廷顿所说:“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的变革。”现代化理论的早期权威勒纳也同样认为,“社会的现代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层面,它们的出现绝非是任意而互不相关的”。
总的来讲,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它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其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行为的理性化、文化的世俗化、参政范围的扩大等等,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不可逆转的、普遍发生的社会进步过程。而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化,其中包括水平分化(专业化)和垂直分化(不平等)两个方面;其内在精神或基本目标则是效率的不断提高。通过社会分化来导致效率或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就是“现代化”过程的全部精髓。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基本内涵
以前我们讨论和研究最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系统的研究甚少。时代化是一个宽泛且模糊的概念,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征,因此时代化只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一个总括。而对于每一个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实践发展来说,应当立足于这个时代的具体特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宽泛地喊着时代化的口号。
因此,在当今现代化主导的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无论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不二选择。在中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的中国,关于马克思主义,我们讲的最多的无非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化”,即中国化(或者说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而这“三化”从本质上说,均离不开——个现代化,现代化是中国当下以及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它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前进方向,时代化在某种意义上更是等同于现代化,大众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所要面临的是现实,而不是历史,他们最关心的是当下和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用以前的马克思主义,显然不符合大众的现代化需求,因此要被现时代的大众所接受,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好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