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马哲论文 >> 正文

公民教育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的学理依据


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责互相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也就是说,人民有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权力来源于全体人民。公民教育的现代理念是国家的认同与责任,也就是要构建公民的国家意识。民主政治是与专制相对的政治体系,能够真正反映和维护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利益,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民主法治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认识,就是公民以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以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权利义务观、责任感和使命感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属于政治灌输的范畴,包括政治理论的普及化,意即其在政治领域的“大众化”。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在民主法治意识上的诉愿。

  (二)在公民道德建设上的追求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主要靠社会观念和社会舆论制约人的行为。道德与生俱来的大众性和普遍性,使公民道德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新路径。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时间的公共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关系中必须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公民首先要具有遵守公德的意识,才能真正将公德信念外化为合格的公民行为,但是合格的公民道德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对公民灌输公民教育的结果。公民教育虽然是外来理念,但是我国公民教育在道德文化传统中找到了恰当的切入点。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通过伦理道德的形式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大众的生活准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些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国的公民教育特别要与儒家修身道德文化相结合,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修身之道可以在改造后成为我国公民教育的可用资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因而公民道德建设上的追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联系。

  (三)在核心价值体系上的规定

  公民教育的基础任务就是让公民认同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核心价值,其中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灵魂所在,是国家团结与统一的价值基础,在公民教育中居于支配地位。公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公民、民主、政府、国家。公民主要内容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主主要涉及民主的性质、内容、意义,政府主要是指政府的构成和作用,国家主要包括国家、国家的构成和性质。新加坡的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让学生掌握能够引导他们做出正确选择的价值观,从而决定对社会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最后使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这表明,公民教育在核心价值体系上的规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三、作为一种时代常识普及:公民教育的文化学理据

  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共同构成了公共文明的基础。当代公民教育除了政治性教育之外,还关注生命,培养社会个体的理解、宽容、正义和参与等公共精神。世界公民教育在提升公民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整体素质方面能够发挥其人文性教育的特殊作用。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公民教育是当代国家普遍推行的一项实践活动。在中国,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公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公民教育的现代理念契合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为公民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的结果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公民思想文化高度活跃,因而公民拥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也有了更多的渠道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以及争取自己的利益实观。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公民在道德取向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道德问题成为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问题之一。2001年,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回答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问题。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一定的现代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现代诉求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题中之义。现代公民教育用主流价值引导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有效整合各种思想意识和多元价值观念,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向心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应有之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奋斗目标和党建学说。指导思想之中包含马列主义,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前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奋斗目标之中包含着建立学习型社会。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不断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人们素质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倡导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公民教育也旨在构建一种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四个方面的内涵是内在统一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利地加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共文明的共同基础

  我国公共文明的建设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文明建设必然具有一些共同的基础和基本的要求。“公共文明要有四个基本的维度,即公共空间的文明、公共生活的文明、公共制度的文明和公务人员的文明。”所谓公共空间,是指公共场所和公共环境,公共空间文明要求公民具有公共礼仪、遵守公共规范和制度,从而体现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水平。所谓公共生活是指公共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生活文明是指个体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公共制度文明是指制度的逻辑性、道德性、效用性和稳定性。公务人员的文明主要体现为公务人员构建合理的制度并且合理地执行制度,合法地运用公共权利。

  “公共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和社会风气是否优良的重要杠杆和标志。”增强公民意识是建设现代社会公共文明的前提。现代公共文明的建设过程首先是从构建公民意识出发,培育公共精神,从而培养公民良好的公共行

《公民教育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的学理依据(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61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马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