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实现程度分析
展水平至多只需要1.5亿劳动力。也就是说,全国至少还有2亿多农业劳动力需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要使2亿多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通过当地消化,发展二、三产业,或向城市流动发展城市的第二、三次产业,至少还需要15至20年时间。我国第10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到2005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分别达到13%、51%和36%,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基本上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现代化完成的国家,非农化水平普遍达到95%以上,我国到2005年才达到56%,说明中国现代化进程道路漫长。
5.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难继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普遍进入零增长。而中国,由于30年来实行以行政手段控制生育率的计划生育政策,人们的生育意愿被纳入国家限定的生育政策范围内。虽然生育率已达到较低水平,但由于生育观念没有彻底转变,计划外生育现象难以禁止,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率仍达到1%以上。北京、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已接近或已经进入人口零增长,在这方面已接近进入现代化。
6.居民生活水平跨入小康。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7%,农村居民更是高达60%以上;到200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7.9%,农村居民下降到47.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为44.1%,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已进入小康型阶段(40%~50%)。从恩格尔系数的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实现程度看,已分别达到79.4%和56.7%,在现代化10个指标中属于实现程度比较高的。但与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均在20%以内)和韩国、墨西哥等上中等收入国家(恩格尔系数在30%以内)相比,差距还很大。
7.卫生保健和健康水平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由于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01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由1949年的6.7人增加到16.4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5人),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8人);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初期的200‰下降到32.0‰,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4‰),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31.0‰)大体相当。
8.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和信息化水平的综合反映。在这方面,中国的水平明显偏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前仅为6%,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5%)和世界平均水平(19%)相差甚远,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其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实现程度分别为21.0%和17.1%,是现代化10个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的2个指标之一,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9.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因特网这些信息流动载体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信息化发展的整个历程。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发展中国家肩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的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互联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每千人拥有电话主线156.5条、移动电话138.6部,两者合计295.1条(部),是1998年(每千人电话主线22条、移动电话1部)的近13倍,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286.3条(部),2000年);每千人拥有个人计算机16台,是1998年(2.7台)的近6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78.3台,2000年)的1/5;上网用户已达4580万户,是1997年的74倍,每千人有因特网用户32.7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60.1户,2000年)的一半。
10.可持续发展得到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世界的森林资源以每年0.2%的速度在减少,每年有大约7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砍伐以及将林地用于农业和牧业用途,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国家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都过度开采森林。由于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许多自然资本被消耗掉了,不仅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环境退化问题已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早在1992年6月,全世界178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巴西里约热内卢,一致同意采取措施以保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于1994年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广泛的政策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2年9月3日,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总理朱róng@①基正式宣布中国政府决定核准《京都议定书》,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积极态度和重要影响。近年来,在世界森林资源逐年减少的趋势下,中国森林资源以年均1.2%的速度增加,这一增速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少数国家达到,反映出中国正努力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钅右加 《中国现代化实现程度分析(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636.html
5.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难继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普遍进入零增长。而中国,由于30年来实行以行政手段控制生育率的计划生育政策,人们的生育意愿被纳入国家限定的生育政策范围内。虽然生育率已达到较低水平,但由于生育观念没有彻底转变,计划外生育现象难以禁止,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率仍达到1%以上。北京、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已接近或已经进入人口零增长,在这方面已接近进入现代化。
6.居民生活水平跨入小康。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7%,农村居民更是高达60%以上;到200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7.9%,农村居民下降到47.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为44.1%,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已进入小康型阶段(40%~50%)。从恩格尔系数的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实现程度看,已分别达到79.4%和56.7%,在现代化10个指标中属于实现程度比较高的。但与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均在20%以内)和韩国、墨西哥等上中等收入国家(恩格尔系数在30%以内)相比,差距还很大。
7.卫生保健和健康水平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由于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01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由1949年的6.7人增加到16.4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5人),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8人);婴儿死亡率由解放初期的200‰下降到32.0‰,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4‰),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31.0‰)大体相当。
8.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和信息化水平的综合反映。在这方面,中国的水平明显偏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前仅为6%,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5%)和世界平均水平(19%)相差甚远,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其基本现代化和现代化实现程度分别为21.0%和17.1%,是现代化10个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的2个指标之一,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9.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因特网这些信息流动载体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信息化发展的整个历程。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发展中国家肩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信息化条件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的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互联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每千人拥有电话主线156.5条、移动电话138.6部,两者合计295.1条(部),是1998年(每千人电话主线22条、移动电话1部)的近13倍,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286.3条(部),2000年);每千人拥有个人计算机16台,是1998年(2.7台)的近6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78.3台,2000年)的1/5;上网用户已达4580万户,是1997年的74倍,每千人有因特网用户32.7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60.1户,2000年)的一半。
10.可持续发展得到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算,全世界的森林资源以每年0.2%的速度在减少,每年有大约7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砍伐以及将林地用于农业和牧业用途,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国家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都过度开采森林。由于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许多自然资本被消耗掉了,不仅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环境退化问题已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早在1992年6月,全世界178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巴西里约热内卢,一致同意采取措施以保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于1994年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将广泛的政策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2年9月3日,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中国政府总理朱róng@①基正式宣布中国政府决定核准《京都议定书》,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积极态度和重要影响。近年来,在世界森林资源逐年减少的趋势下,中国森林资源以年均1.2%的速度增加,这一增速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少数国家达到,反映出中国正努力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钅右加 《中国现代化实现程度分析(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