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邓小平理论——新中国五十年历史的总结和归宿


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面的经验……” 
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建国以来29年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这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成功和失误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的综合,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原理的继承和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的综合,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 
更重要的还在于:邓小平理论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新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蓬勃勃发展的新时期,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历史特征,就是在改革开放中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崭新的事业。邓小平理论,就是在伟大历史转折的进程中,以新时期新道路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为源泉和基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现实根据。 
邓小平理论还有其时代的和国际的根据。它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和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对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特别是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世界变革和国际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对世界局势大转折提供的伴随严峻挑战的历史机遇,进行科学判断的成果。 
邓小平理论首先是从国内局势发展而来,从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而来,同时,也是从对国际局势的新观察、新判断而来。这种新判断不仅是中国的国际战略调整的根据,而且是中国的国内路线和战略调整的根据,是判定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根据。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在对中国发展路线的新开拓上,而且体现在对世界发展新形势的观察上,体现在对中国的发展要“赶上时代”的要求上,体现在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用新的思想、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上。 
三大历史关头 两个发展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为全党所确认,概括起来说,经历了如下五个重要历史环节,其中包括三个重大历史关头和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历史性会议。十年内乱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困境,人们急切地盼望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当时摆在我们面前有三条路。一条是老路,那就是“两个凡是”的路,那是一条不可能从“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造成的困境中摆脱出来的路。一条是邪路,那就是从否定“文化大革命”走到进而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的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拒绝了那条老路,又反对否定社会主义、主张资本主义的思潮,拒绝了那条邪路,勇敢地面对现实,总结经验,纠正错误,肯定成绩,重新奋起,开辟了一条新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开辟新路的决策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邓小平那篇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通过这次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的大框架,也就是邓小平理论的大框架,开始形成。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政治保证论开始提出。 
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这个期间的主要历史内容是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党的十二大,改革开放起步在实践上的两大突破,是农村的包产到户和沿海的经济特区,它们给全国的改革开放以极大的推动。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十二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纲领。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这就是在十二大开幕词中宣布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这包括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科技、教育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在邓小平的指示和支持下,在十二届三中全会形成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和在十三大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理论上的两大突破,成为全面改革深入发展的理论指导。十三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规范的表述,并且列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的十二个科学的理论观点,认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全面改革的逐步深入中,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四、从十三大到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这个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国内国外的政治风波。这是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严峻考验的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三条路。一条是回头走老路,认为政治风波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出路是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老路上去;一条是跟着走邪路,那就是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垮台的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拒绝了回头的路,又拒绝了垮台的路。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南方谈话强调要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开辟的新路不动摇,叫做“一百年不动摇”,同时深刻地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论,发展机遇论和台阶式发展战略论,并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奠定了基础,成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在南方谈话的思想指导下,召开了十四大。十四大作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历史意义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对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从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概括,提出了用这

个理论武装全党的历史任务。通过南方谈话和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 
五、从十四大到十五大。在新阶段五年的新的实践中,在邓小平逝世后国际国内都在观察和猜测中国将向何处去、走什么路的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同“毛泽东思想”相比拟的理论概念,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从回顾百年和面对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理论精髓和根本问题、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时代精神和革命风格。邓小平理论通过十五大而写进党章,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而载入党的史册。十五大以来,全党和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下,以“任凭风浪起”和“我自岿然不动”的精神状态,迎接国际国内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取得了并正在取得新的胜利。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以50年历史经验(总结建国以来29年历史,开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1年历史)为基础和内蕴的,经历了三大历史关头的考验的,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胜利证明了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这是建国50年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长期探索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成果,必将在新的实践和考验中继续丰富和发展,指导我们在今后的50年中取得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胜利。 
十年前,面对国内国际的政治风波,面对社会主义不行了的种种议论,邓小平满怀信心地说:“中国要真正按计划实现第二个翻番,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到下个世纪五十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当然我们不要吹,越发展越要谦虚。但是中国稳住了,并且实现了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就显示出优越性。”现在,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二个翻番的发展目标,正在向下个世纪中的发展目标迈步前进。如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人们高度地评价中国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一样,今天中

《邓小平理论——新中国五十年历史的总结和归宿(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75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