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马哲论文 >> 正文

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


育能动性的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被接受吸收与转化。
  
  接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必然要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其对环境的依赖性、对教育主体的被动性和受自身制约的受制性。第一,接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社会环境的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观念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相联系,是随着社会关系、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由环境决定的。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第二,接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教育主体的影响。教育者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精神状态,可以影响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和对理论内容的价值取舍,关系着接受主体如何运用正确的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并不断进行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直接关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第三,接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自身的规定和制约。接受主体自身的思想理论状况、思维认知水平、道德价值取向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内化和吸收外化过程。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吸收转化过程既受到其个体能动性的影响,又被受动性所制约,接受主体的能动性更多地体现了其自主要求,受动性更多是体现社会的要求。
  
  四、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
  
  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即接受主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认知的接受和情感的接受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情绪分化理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大多数活动是在认知与情感相互作用的驱使下进行的。心理学也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认知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决定着情感的性质和方向,情感又促进或阻碍认知的发展。只有当认知和情感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才能正确,认知才能深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掌握接受主体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的变化规律,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特性与联系的反映,是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能力是接受主体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来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应用已有的思想政治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安排自身的行为价值取向。接受主体认知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得失成败的首要标准。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指向性心灵体验。情感在教育中的选择作用十分明显,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①情感是认知发生的内在动力,“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②。在接受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吸收和转化过程中,情感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③情感是联系认识和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实现认知向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的情感体验是理论教育接受转化中正负效应的关键。没有情感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难以为接受主体内心接受,规范和引导其思想行为的教育目的也难以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认知参与的过程,更是情感介入的过程,情感在不同情况下会影响知识的接受和转化。社会变革过程中,受“工具理性倾向”的影响,部分接受主体思想意识呈现出功利化价值倾向,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中心倾向”使其习惯于更多考虑自己的需要,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并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进行选择和整合,较少从社会需要的立场来分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割裂或对立了理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性,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以单纯理论灌输为主的“传统显性教育路径己无法应对大众日益突出的‘去意识形态化’或意识形态冷漠化的心态现实,如果传统显性路径再普遍地存在着低水平的说教现象,反而会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心态的冷漠”④。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从理性的层面对教育对象进行理论灌输,提高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还需要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灵交流,提升其情感认同,使教育对象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协调统一、良性循环,产生知情互促的和谐心理状态,在激发调动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促进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悟、认同和接受。
  
  五、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
  
  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接受主体思想理论和信仰由知向行的转化,要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内化外化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认为态度的改变是一个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的过程。内化是把情感认同的信念同已有的信念联系起来,对其进行判断、分析、吸收、认同与接受,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①。列宁曾将认识过程简要的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②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直到新的质变的过程。认识发生学也认为,认识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反复递进的过程。由此可见,认识和行为的形成是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迂回曲折发展的过程。
  
  “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③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育过程的实质是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使理性认识通过感性体验,实现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内化是接受主体将教育过程中传授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形成用以指导自己社会行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外化是接受主体将自身内化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与外化在此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依据,不经过内化,个体就不可能接受,外化也不可能存在。外化是接受的实现形式,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接受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思想观点并不牢固,思想正确与否不是以其主观判断为标准,而是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和社会规范为标志,即接受主体获得的观念必须投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检验才能使之深化,进而形成用以指导其社会行为的主体意识,即内化。教育目的不能仅停留在理解认同的知性水平上,内化的最终结果必须由能动的主体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即外化。内化外化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过程的主线,是衡量教育成败的客观标准。认知主体的内化与外化是一个不断矛盾运动的过程,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循序发展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系统阐明认识的发展过程,概括了人类认识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④教育对象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是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信息(理论、思想、规范、要求等)通过注意、理解和整合最终形成稳定的理想信念、并转化为行为品质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否顺畅,不但受到认知参与和情感介入的相互影响,受到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教育者自身素质、教育内容和教育媒介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次思想整合和思想斗争,内化和外化也只有在施教系统和受教系统之间的各个环节中反复运行才能逐步实现。因此,接受主体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逐步转化为精神动力和实践行动,必然会经历一个循环往复、曲折发展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中,满足需要是理论接受的动力源规律、接受主体与教育主体双向互动规律、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规律、认知接受与情感接受渗透影响规律、内化外化循环往复发展规律,是贯穿始终的,是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中各个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反映,是对基本矛盾运行规则和趋势的揭示。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内在规律,对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无疑是一个具有现实价值的研究视阈。
  
 

《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79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马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