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定位
部分该归因于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回答,为什么日本和美国在机械产业上的特化系数是呈下降趋势的。从数字上看,似乎它们在这些产业上的竞争力在下降,但其实不然。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分工形式开始从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走向了全球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分工。跨国公司正是从全球的视角来配置资源,它们最看重的就是发展中国家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对它们的直接投资将其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其竞争优势。因此,它们在中国大力开展加工贸易,同时采取大进大出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大量的制成品并集中出口到欧美等其他国家。所以,以产地计算,中国在这些产品上的出口量很大;而跨国公司的母国的出口却相应减少了,在特化系数上反映出发达国家似乎在这些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了。但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国际产业链上,各国凭借自身不同的要素优势而占据不同附加值含量的生产环节,从而形成一种全球化的生产态势。而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生产的高附加值区域位于该U型曲线的上升段和下降段,它包括产品的前期开发、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及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而位于该曲线最底端的是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主要是流水线生产,该环节的附加值是最低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就是位于这一底端,而跨国公司则位于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区域。所以,虽然中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方面的出口大幅增加,特化系数也明显上升,但这样的出口并不一定能带来中国实际国民收入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这些产业的特化系数是被高估的。
附图
图1 1980~2001年中国机械与运输设备国际竞争力变化情况
注:竞争力指数=(某项商品的出口额-该商品的进口额)/(该商品的出口额+该商品的进口额)
如果该数值大于0,则认为该产品竞争力较强,反之,则认为竞争力较弱。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市场年鉴(2000)》整理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与日本、美国的经济,甚至与韩国、台湾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本还是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其本国已丧失比较优势的夕阳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继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追求成本最低从而实现国际价值盈余,同时也使自己能够集中大量资本与技术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机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贸易结构的转换。同时,在某些产业上(如家电业、汽车行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从事生产,但是,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该产业中较高档次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资本或技术方面的比较劣势,只能生产和出口一些大众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通过本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直接投资、加工贸易把各国的要素优势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可借加工贸易而切入跨国公司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中,借以跟随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国内整体制造业水平。
这样看来,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似乎会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但是以劳动力这种低素质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只能占据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完全竞争的环节,获得的只能是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而这种要素优势是不能够持久的,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价格必然会上升,跨国公司一定会将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这也是当前日本、美国分别将其原来建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些产品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的原因。而像印尼、泰国这些东盟国家,将是中国在劳动力要素优势方面很强的竞争对手。此外,先进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使中国的出口大量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过多地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会导致这类产品的国际价格相对下降,很可能导致一国的贫困化增长。
四、总结及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利用本国的要素优势大量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对外贸易的结构。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主要体现在其大量而廉价的劳动力供给方面,加工贸易也主要集中于加工组装这类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培育体现先进生产力的生产要素是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关键。以上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中国在国际要素市场上处于要素的比较劣势,拥有的大部分是一些代表成熟的夕阳产业的生产要素,而缺乏代表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加工贸易固然可以降低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先进工业生产体系的门槛,但如果中国仅仅停留在加工组装这类最初级的附加值很低的加工阶段,那么,中国从加工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将要大打折扣。根据中国的官方统计,包含在整个中国出口之内的进口成分高达50%,其中大部分都是加工贸易中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如果中国能够将这些高资本、高技术含量的中间投入品进口改为由国内供给,将会加大在加工贸易中的技术含量,从而大大提高加工贸易中的附加值含量。
从目前中国的贸易方式及贸易结构来看,中国贸易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外资力量。一旦这一力量弱化,而中国又没有培养起具有持久竞争力的要素,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结构转换,那么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势必会出现滑坡。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自然优势固然重要,但获得性优势将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进而改善贸易效益,并彻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收稿日期:2002.10.08
【参考文献】
1.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福建论坛,2002(1)
2.张幼文.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及其国际分布.中国工业经济,2002(8)
3.潘悦.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6)
4.江小涓,李蕊.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2(7)
5.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国际经济评论,2002(7~8)
6.Chang Yue,Ping Hua.Do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nb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935.html
附图
图1 1980~2001年中国机械与运输设备国际竞争力变化情况
注:竞争力指数=(某项商品的出口额-该商品的进口额)/(该商品的出口额+该商品的进口额)
如果该数值大于0,则认为该产品竞争力较强,反之,则认为竞争力较弱。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市场年鉴(2000)》整理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与日本、美国的经济,甚至与韩国、台湾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本还是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一方面,发达国家将其本国已丧失比较优势的夕阳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继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追求成本最低从而实现国际价值盈余,同时也使自己能够集中大量资本与技术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借机实现其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贸易结构的转换。同时,在某些产业上(如家电业、汽车行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从事生产,但是,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该产业中较高档次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资本或技术方面的比较劣势,只能生产和出口一些大众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通过本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直接投资、加工贸易把各国的要素优势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可借加工贸易而切入跨国公司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中,借以跟随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国内整体制造业水平。
这样看来,新的国际分工形式似乎会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但是以劳动力这种低素质的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只能占据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完全竞争的环节,获得的只能是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而这种要素优势是不能够持久的,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价格必然会上升,跨国公司一定会将其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国家。这也是当前日本、美国分别将其原来建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些产品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的原因。而像印尼、泰国这些东盟国家,将是中国在劳动力要素优势方面很强的竞争对手。此外,先进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使中国的出口大量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过多地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会导致这类产品的国际价格相对下降,很可能导致一国的贫困化增长。
四、总结及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利用本国的要素优势大量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对外贸易的结构。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仍主要体现在其大量而廉价的劳动力供给方面,加工贸易也主要集中于加工组装这类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培育体现先进生产力的生产要素是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关键。以上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中国在国际要素市场上处于要素的比较劣势,拥有的大部分是一些代表成熟的夕阳产业的生产要素,而缺乏代表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加工贸易固然可以降低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先进工业生产体系的门槛,但如果中国仅仅停留在加工组装这类最初级的附加值很低的加工阶段,那么,中国从加工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将要大打折扣。根据中国的官方统计,包含在整个中国出口之内的进口成分高达50%,其中大部分都是加工贸易中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如果中国能够将这些高资本、高技术含量的中间投入品进口改为由国内供给,将会加大在加工贸易中的技术含量,从而大大提高加工贸易中的附加值含量。
从目前中国的贸易方式及贸易结构来看,中国贸易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外资力量。一旦这一力量弱化,而中国又没有培养起具有持久竞争力的要素,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结构转换,那么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势必会出现滑坡。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自然优势固然重要,但获得性优势将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进而改善贸易效益,并彻底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收稿日期:2002.10.08
【参考文献】
1.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福建论坛,2002(1)
2.张幼文.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及其国际分布.中国工业经济,2002(8)
3.潘悦.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6)
4.江小涓,李蕊.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中国工业经济,2002(7)
5.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国际经济评论,2002(7~8)
6.Chang Yue,Ping Hua.Do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nb
sp;explains export patterns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