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定位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80年以来,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89年的0.9%上升到2000年的3.9%,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位。同时,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口总额中工业产品所占的比例在20年内由50%上升到90%,这一变化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中国正在取代日本而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但是,出口额比重这类数据并不能客观地说明中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贸易的发展及效益的改善要通过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价值的增值度来体现。鉴于此,本文将采用特化系数和出口竞争力指数来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的框架及结论
作为衡量一国某类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及其比较利益强弱的指标,一般来说,一国某类出口商品的特化系数越高,说明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出口该类商品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因此,可利用特化系数来确定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特化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附图
其中,Xij表示i国j类商品的出口值。i表示不同国家,i=1…m;j表示不同商品,j=1…n;Rij表示i国j类商品的特化系数。当Rij>1时,表示i国在j类商品的生产和出口方面显示出较高的专业化程度。该式的分子表示i国j商品的出口额占j商品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分母则表示i国总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额的比重。
在运用特化系数进行分析前,需要进行几点说明:
(1)此次分析将重点放在亚洲地区,分别选取了日本、韩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作为分析的对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亚洲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把对美国的分析列入其中,目的是通过与美国的比较,从全球的角度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新的分工格局的态势。
(2)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是否高度化,其出口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结构及其所占份额是关键。因此,在此次分析中,主要是通过跟踪一些主要制造业产业的特化系数来观察中国贸易结构的发展过程,从而判断中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选取了钢铁、化工产品、纺织品、服装、机械与运输设备(自动化产品、办公及电信产品)作为分析对象。
(3)为了能够进行时间序列的比较,选取了1980、1990、2000这三年的数据。
表1 1980、1990、2000年各国(地区)主要分类产品的特化系数 (单位:%)
附图
数据来源:根据《国际贸易统计年鉴(2001)》整理计算
表1列出了亚洲各主要区域的代表国家(地区)及美国在1980、1990、和2000年中各主要制造业的特化系数。根据各产业所使用的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属劳动密集型,钢铁属资本密集型,而化工产品、自动化产品、办公及电信产品属资本、技术密集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和服装,仍然长期处于国际竞争的强势状态。另一方面,1980年,中国在钢铁、机械与运输设备这类资本或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方面几乎毫无竞争力。
再来看一下日本和美国的情况。80年代初期,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及资本、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其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更为显著。但是随后,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逐渐由优势转为劣势,其纺织品的特化系数由1980年的145.1%下降到2000年的60.4%。而它虽然在资本、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仍然具备竞争优势,但这些产品的特化系数也逐渐下降,许多产品的特化系数都由先前的2以上下降到1左右。
美国的数据多少让人觉得有些出乎意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它似乎一直都缺乏国际竞争力。其纺织品和服装的特化系数在这三年中都没有超过70%。而机械与运输设备虽然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它的特化系数是在不断下降的,而且远远小于日本。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化工产品这一高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是缺乏竞争力的,而美国却在这方面保持其超强实力。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韩国的竞争力与中国几乎不相上下。但韩国在资本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的竞争力强于中国。在钢铁方面,其特化系数一直大于1,它在办公及电信产品上的特化系数一直是大于2的,而它的自动化产品的特化系数上升尤为显著。从时间序列上看,我们可以观察到韩国外贸出口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品、继而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的一个过程。而台湾地区的情况与韩国非常相像,区别较大的地方是,台湾在服装及自动化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力较之于韩国很弱,但在钢铁业上竞争力增长迅速,其特化系数由1980年远远低于韩国的41.2上升为2000年的139.1,逼近韩国的175.4。
表2 1990、2000年泰国、印度尼西亚各主要分类产品的特化系数
(单位:%)
1990 2000
印尼 泰国 印尼 泰国
纺织品 154.6 129.0 222.6 134.3
服装 194.8 376.8 240.0 200.0
办公和电信产品 5.4 170.9 7.5 203.6
机械与运输设备 3.9 60.6 42.0 124.6
数据来源:根据《国际贸易统计年鉴(2001)》整理计算
表2列出了泰国与印尼在一些产业上的特化系数。由于它们在某些产品方面的出口非常之少,所以有些数据几乎无法收集。从目前收集到的数据大致可以看出,泰国与中国的出口结构还是比较接近的: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上的竞争力较强,同时,办公及电信产品的竞争能力也在逐步上升,但其他一些制成品的竞争力远远低于中国。而印尼的出口优势则还是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方面。在资本及资本技术密集的产业上处于比较劣势区域。
三、简要的评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工业产业向高度化的发展没有超出雁行经济发展模式。
从总体上看,中国出口的主力依然是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其特化系数都远远地高于其他产品;而在这20年间,日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逐渐由比较优势转为比较劣势,甚至韩国和台湾地区纺织品的特化系数也呈下降的趋势;而中国虽然在纺织品方面的特化系数有所下降,但服装产业的特化系数总体上却是上升的,这正反映了亚洲地区以纺织、服装业为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本向“亚洲四小龙”,再向中国内地的依次转移,从而使得中国以服装业为中心的一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这
20年间,中国的机械与运输设备的特化系数逐渐上升,尤其是办公及电信产品。但是,为了更准确地认识中国在这一资本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有几点必须加以考虑。首先,虽然中国机械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上升,但是,从它的特化系数可以看出,它的综合水平仍然是很低的,直到2000年也只有82.5%;而韩国、台湾地区、美国都在130%以上,日本甚至达到了171.8%。其次,近年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迅速。90年代后,它已逐步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占主体地位的贸易方式,而外商投资企业则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2000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当年中国外贸出口总量的37.21%。而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额巨大的大型出口加工企业则主要集中于电子、机械、化工、建材等行业。所以说,中国机械产业特化系数的提高,其中很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