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马哲论文 >> 正文

五缘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兼对恩格斯“两种生产”论的一点理解


  五缘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兼对恩格斯“两种生产”论的一点理解  
  夏禹龙
  内容摘要 “两种生产”论是恩格斯提出而又遭到长期冷遇的理论。“五缘文化说”正是结合中国实际对“两种生产”论的创造性运用。它既是对中华民族文明何以能绵延不绝之谜的一种文化解读,又有助于开拓中华民族的未来,问题在于要解决传统性和现代性结合的难题。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世界华人拥有以五缘文化为媒介的特有的人际联系网络。它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迅速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国内私营企业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不应回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固有弱点,特别是不应让亲情和血族关系侵入政治领域,否则,将催生严重的腐败现象。
  关键词 “两种生产” 论五缘文化 网络 包容
  作者 夏禹龙,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员。(上海:200020)
  一
  “五缘文化说”是林其锬先生在1989年首先提出和倡导的,至今已经20余年了。它提出以后,得到海内外华人社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在实践领域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后,需要着力在应用方面继续拓展,不断扩大其影响,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理论建设,使之理论上进一步深化。
  根据林其锬先生所说,五缘的基础是亲缘,而亲缘是在种的蕃衍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其他四缘,即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则是亲缘的衍生,也是顺乎自然形成的。这里就引起有些人的怀疑: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吗?长期以来,受“左”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受斯大林时期对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影响,人们得到一种印象:似乎马克思主义是只讲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而不讲血族亲情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更达到了极端,普遍鼓励儿子造老子的反,什么亲情和孝心都在彻底批判之列,至今它的流毒还未能肃清。
  马克思主义对于亲情、亲缘真是采取这种绝对排斥的态度吗?答案是否定的。请看恩格斯为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写的序言吧。原文不长,照录其中的一段:“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个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成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代之而起的组成为国家的新社会,而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不是血族团体,而是地区团体了。”[1]
  恩格斯这段话所阐述的观点,学界一般称之为“两种生产”论。这个理论长期以来一直遭到冷遇,有人甚至斥之为“二元论”,碍于恩格斯的身份地位,不好大加批判,但始终采取回避的态度,不予引用,更不要说阐发了。其实,恩格斯的这种理论是极其正确而又含义深刻的。恩格斯在这里明确地指出生产有两种而不是一种。尽管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日益发展,在人类社会演进的漫长过程中,前一种生产对社会的支配作用逐步为后一种生产所取代,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变成以地区团体为基层单位组成国家的新社会:但是,前一种生产并没有消失,血族团体也仍然存在,它们还发挥作用,不过不对社会起支配作用罢了。我们顺着恩格斯的思路所要继续研究和阐发的,正是前一种生产在丧失对社会的支配作用以后,究竟与后一种生产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其演变的今后趋势又如何?……这里存在着一个有待探讨的颇大的理论空间。本文不可能对此作出全面的阐发,这是笔者力所不及的。在这里,只是联系“五缘文化说”作一点有限的解读。
  二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民族之一,但不是最古老的民族。巴比伦和古埃及,其文明的形成都要比中华民族早。可是,世界上一些古老民族,其文明都已中断了,巴比伦早已消亡了,埃及、希腊虽然还在,但生活在那里的人早已不是古埃及和希腊人的后裔了。而中华民族却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其文明的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过,在世界上所仅见。所谓“一盘散沙”,只是近代中华民族趋于衰落时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现象,而被一部分充满忧患意识的爱国志士化为愤激之词。究其缘由,可以从多个侧面进行剖析,而林其锬先生所提出的“五缘文化说”,无疑是破解中华文明何以绵延不绝、与世长存之谜的其中一种颇有见地的答案。
  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专制宗法社会中。虽然商品交换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个社会还是处于小农自然经济中。大多数人口固定居住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而缺乏流动性。国家的基层单位已经是地区团体了,可是,血族团体仍然存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个村庄往往集聚着一个或几个大的种姓,形成从家庭到宗族的自治组织,族长具有处理地方事务的一定行政权力,祠堂就是其办公场所。所以,国家政权在县以下就很少设置行政机构和官役人等,办事多半要依赖宗族组织。由此,地区团体与血族团体就有一定的重叠性。这种情况与中世纪欧洲国家的基层单位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地主庄园,颇不相同。这也许使得由前一种生产所形成的亲缘,及其衍生出来其他四缘在中国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重要。五缘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在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的一种文化解读。
  然而,五缘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寻中华民族文明之根,破解历史之谜,而且更在于它能立足当代,开拓中华民族的未来。
  当然是什么样的时代呢?简言之,它是一个快速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文化都是如此。五缘文化源起于中华民族的专制宗法社会,面对当代全球性的交往和流动,又怎样改变内涵,使之能够与现时代相适应,实现传统性和现代性有机地结合呢?这是五缘文化研究的一个相当紧

《五缘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兼对恩格斯“两种生产”论的一点理解》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997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马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