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
然路径。
再次,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其调节的范围与社会规范高度契合。十七大报告中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部分明确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无疑,报告中所提及的诚信意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等,无一例外都是属于社会规范所调节的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重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的构建过程。两者之间的高度契合可以说明,即使我们不能认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但可以肯定的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社会规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
三、民族认同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构建一种全体国民共享的认同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全体国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使得各族民众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共有的一致的精神归依。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可以被定位为“民族认同文化”建设。
首先,国际文化竞争和国家文化安全需要民族认同文化。民族一国家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就本质而言民族一国家是文化与政治相结合的产物。当今世界各民族一国家之间的较量不仅体现在政治与经济上,更体现在文化领域之中。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遗传基因,是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精神和灵魂。文化是认同的根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必然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基础。国际文化竞争中的失利将会危及国家文化安全,对国民的国家认同或民族认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并进而产生远大于政治和经济竞争失利所带来的冲击。中国作为一个源远流长而又自成一体的民族文化体系,在汹涌的“全球化”大潮面前也在遭受冲击和煎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价值观层面的剧烈碰撞和冲突。在以变迁与融合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作为认同主体的个体和群体非常容易陷入认同冲突难以自拔,而作为认同客体的社会组织与系统则可能无法避免陷入认同危机之中。江泽民曾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事。”“如果不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土地,从自己人民的需要出发,坚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在文化领域丧失独立性,最终就会成为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附庸,这是非常危险的。”要使中国在残酷的国际文化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必须通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努力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文化。
其次,多民族国家的建设实践需要民族认同文化。中华民族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他们共同铸造了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在统一的政治架构之下,还需要在文化层面“拥有共同的价值和准则”,即形成某种“共同的文化”,这才是一个有文化基础的、完整的、可持续的政治实体。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建构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文化,对于培养和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意识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印度学者巴赫拉( Behera)根据印度“民族一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为了使许多民族( nationalities)共同凝聚成一个民族国家,非常需要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统中提供一个各族共享的共同文化( common culture)。这个共同文化的基础是历史中各族长期共享的社会伦理、生活方式和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它能够把讲不同语言、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族联系到同一个政治实体之中。凡是在历史上没有形成族群间的“共同文化”,凡是近代没有发展出以这种“共同文化”为基础的“民族主义”的“多民族的民族国家”( multinational nation- state),就有可能会解体。前苏联就是一个例子。“公民国家当然是多元文化的,但是一个运转良好的国家也需要统一、互相尊重与合作,拥有共同的价值与准则”。通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强化各个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文化,对于多民族中国的长治久安就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中华民族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需要民族认同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如果离开这个文化母体,抛弃自身的文化主权,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以及生命的理性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经历了多次磨难而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然而,随着近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凹丫丫范文网 fanwen.oyaya.net)局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认同具有强烈解构作用,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次国家认同和超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对国家认同造成了强烈冲击,这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考虑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的定位问题。我们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目的在于确立民族的自我认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归宿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中华民族认同文化,满足了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对文化认同和精神归依的客观需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实施,有望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构建一种力量强大的民族认同文化,使得中华民族成员在急剧的社会变迁和激烈的文化冲击中清醒认知自己的个体身份和民族身份,稳固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边界,确保中华民族自身的存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031.html
再次,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其调节的范围与社会规范高度契合。十七大报告中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部分明确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无疑,报告中所提及的诚信意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等,无一例外都是属于社会规范所调节的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重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的构建过程。两者之间的高度契合可以说明,即使我们不能认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范,但可以肯定的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社会规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
三、民族认同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构建一种全体国民共享的认同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全体国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使得各族民众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共有的一致的精神归依。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可以被定位为“民族认同文化”建设。
首先,国际文化竞争和国家文化安全需要民族认同文化。民族一国家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就本质而言民族一国家是文化与政治相结合的产物。当今世界各民族一国家之间的较量不仅体现在政治与经济上,更体现在文化领域之中。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构成国家或民族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遗传基因,是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精神和灵魂。文化是认同的根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必然要以一定的文化作为基础。国际文化竞争中的失利将会危及国家文化安全,对国民的国家认同或民族认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并进而产生远大于政治和经济竞争失利所带来的冲击。中国作为一个源远流长而又自成一体的民族文化体系,在汹涌的“全球化”大潮面前也在遭受冲击和煎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价值观层面的剧烈碰撞和冲突。在以变迁与融合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作为认同主体的个体和群体非常容易陷入认同冲突难以自拔,而作为认同客体的社会组织与系统则可能无法避免陷入认同危机之中。江泽民曾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能不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事。”“如果不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土地,从自己人民的需要出发,坚持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在文化领域丧失独立性,最终就会成为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的附庸,这是非常危险的。”要使中国在残酷的国际文化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必须通过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努力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文化。
其次,多民族国家的建设实践需要民族认同文化。中华民族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他们共同铸造了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在统一的政治架构之下,还需要在文化层面“拥有共同的价值和准则”,即形成某种“共同的文化”,这才是一个有文化基础的、完整的、可持续的政治实体。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建构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文化,对于培养和强化国民的国家认同意识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印度学者巴赫拉( Behera)根据印度“民族一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为了使许多民族( nationalities)共同凝聚成一个民族国家,非常需要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统中提供一个各族共享的共同文化( common culture)。这个共同文化的基础是历史中各族长期共享的社会伦理、生活方式和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同,它能够把讲不同语言、信仰不同宗教的各族联系到同一个政治实体之中。凡是在历史上没有形成族群间的“共同文化”,凡是近代没有发展出以这种“共同文化”为基础的“民族主义”的“多民族的民族国家”( multinational nation- state),就有可能会解体。前苏联就是一个例子。“公民国家当然是多元文化的,但是一个运转良好的国家也需要统一、互相尊重与合作,拥有共同的价值与准则”。通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强化各个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文化,对于多民族中国的长治久安就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中华民族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需要民族认同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如果离开这个文化母体,抛弃自身的文化主权,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繁衍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以及生命的理性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经历了多次磨难而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然而,随着近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凹丫丫范文网 fanwen.oyaya.net)局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认同具有强烈解构作用,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次国家认同和超国家认同在某种程度上对国家认同造成了强烈冲击,这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考虑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的定位问题。我们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目的在于确立民族的自我认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归宿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中华民族认同文化,满足了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对文化认同和精神归依的客观需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实施,有望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构建一种力量强大的民族认同文化,使得中华民族成员在急剧的社会变迁和激烈的文化冲击中清醒认知自己的个体身份和民族身份,稳固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边界,确保中华民族自身的存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试析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内在架构(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