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 正 文 】
根据党中央决定,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高校“两课”改革新方案,与原课程设置相比,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动是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以下简称“社建”课)改为“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高质量地进行“概论”课的教学,既是高标准地贯彻中央关于“两课”改革新方案的关键,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上海高校先行开设的“概论”课,经过几年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搞好“概论”课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一、正确把握教学定位
中宣部、教育部在“两课”改革新方案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概论”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重点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需要正确把握教学定位。应该把系统地讲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根据这一定位,从邓小平理论体系自身出发来规划教学,全面、完整、准确地阐述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只有准确把握住了这一教学定位,才能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目标。
要正确把握“概论”课的教学定位,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原来从事“社建”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教学定位调整的问题。“社建”课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教学定位是讲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定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社建”课的这一教学定位,是由当时的实际决定的。在80年代中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已经提出,但还没有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完整地概括,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把它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深度。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实践已使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社建”课把理论、政策和实践作为课程的教学定位,并侧重以政策和实践为切入点来讲述理论是有其客观性的。“社建”课的这一教学定位决定了其教学主体在于讲述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要顺利实现由“社建”课向“概论”课的转变,应该看到两门课在教学定位上的差别,这也是在“概论”课开设之初,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教材的编写,甚至是整个课程的建设都应充分注意的问题。教学定位把握好了,就是在总体上把握了“概论”课课程建设的要旨,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更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的内容结构,并确定课程讲授的重点和切入点。
二、合理安排内容结构
内容结构的安排是和对“概论”课教学定位的把握紧密相关的。正确把握教学定位是合理安排内容结构的前提,而内容结构的安排则是教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概论”课的教学定位决定了其内容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以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为依据,全面、完整、系统和准确地概括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使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征。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及江泽民同志的一些重要讲话和党的有关文件中都有过科学的概括,“概论”课的内容结构安排应以此为基本依据。对广大教师来说,要做的事情是如何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以教材、教学的形式来全面、准确地予以反映。由于“概论”课是由“社建”课转过来的,或者说是“概论”课取代了“社建”课,因此,在安排“概论”课的内容结构时,客观上有一个内容结构的调整问题。
“社建”课经过多年的建设,在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上已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框架。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建设的内容占有较大比重,整个课程是以经济建设的内容为重心展开的,其他方面的内容比重较小。当初确定这一内容结构的意图是要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因而经济建设的内容展开得较为充分,经济学的一些知识性内容占有一定的分量,而其他部分则比较概括,内容展开和深入分析显得相对薄弱。应该说这一内容结构是符合“社建”课的性质的,因为“社建”课是落脚在“建设”上,而建设当然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概论”课的性质是阐述一个特定的理论,它是落脚在“理论”上,所以内容结构安排应以突出理论结构本身为落脚点。这是我们安排“概论”课内容的基本指导思想。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041.html
根据党中央决定,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高校“两课”改革新方案,与原课程设置相比,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动是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以下简称“社建”课)改为“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高质量地进行“概论”课的教学,既是高标准地贯彻中央关于“两课”改革新方案的关键,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上海高校先行开设的“概论”课,经过几年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搞好“概论”课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一、正确把握教学定位
中宣部、教育部在“两课”改革新方案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概论”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重点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需要正确把握教学定位。应该把系统地讲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根据这一定位,从邓小平理论体系自身出发来规划教学,全面、完整、准确地阐述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只有准确把握住了这一教学定位,才能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目标。
要正确把握“概论”课的教学定位,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原来从事“社建”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教学定位调整的问题。“社建”课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教学定位是讲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以及三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定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社建”课的这一教学定位,是由当时的实际决定的。在80年代中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已经提出,但还没有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系统、完整地概括,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把它作为一个科学体系的深度。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实践已使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社建”课把理论、政策和实践作为课程的教学定位,并侧重以政策和实践为切入点来讲述理论是有其客观性的。“社建”课的这一教学定位决定了其教学主体在于讲述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要顺利实现由“社建”课向“概论”课的转变,应该看到两门课在教学定位上的差别,这也是在“概论”课开设之初,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教材的编写,甚至是整个课程的建设都应充分注意的问题。教学定位把握好了,就是在总体上把握了“概论”课课程建设的要旨,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更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的内容结构,并确定课程讲授的重点和切入点。
二、合理安排内容结构
内容结构的安排是和对“概论”课教学定位的把握紧密相关的。正确把握教学定位是合理安排内容结构的前提,而内容结构的安排则是教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概论”课的教学定位决定了其内容结构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以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为依据,全面、完整、系统和准确地概括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使课程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征。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及江泽民同志的一些重要讲话和党的有关文件中都有过科学的概括,“概论”课的内容结构安排应以此为基本依据。对广大教师来说,要做的事情是如何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以教材、教学的形式来全面、准确地予以反映。由于“概论”课是由“社建”课转过来的,或者说是“概论”课取代了“社建”课,因此,在安排“概论”课的内容结构时,客观上有一个内容结构的调整问题。
“社建”课经过多年的建设,在课程体系和内容结构上已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框架。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建设的内容占有较大比重,整个课程是以经济建设的内容为重心展开的,其他方面的内容比重较小。当初确定这一内容结构的意图是要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因而经济建设的内容展开得较为充分,经济学的一些知识性内容占有一定的分量,而其他部分则比较概括,内容展开和深入分析显得相对薄弱。应该说这一内容结构是符合“社建”课的性质的,因为“社建”课是落脚在“建设”上,而建设当然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概论”课的性质是阐述一个特定的理论,它是落脚在“理论”上,所以内容结构安排应以突出理论结构本身为落脚点。这是我们安排“概论”课内容的基本指导思想。
[1] [2] [3] 下一页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