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


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开放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还强调要努力提高开放水平,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并扩大到亚洲和大半个世界后,我国采取正确的对策,如稳定人民币币值,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博得世人称赞。这两年,克服种种困难,我国进出口有所增长,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占的比重有所提高,目前已居第9位, 利用外资居第2位,外汇储备也居前列。几个经济特区持续发展, 如深圳的人均GDP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发展也快。总的表明, 开放取得辉煌业绩,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越来越大。 
(三)科教兴国:现代化的直接路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始终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战略设想,并制定具体对策。《邓小平文选》中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不少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82年,他讲到20年内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时说:“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学习邓小平理论,我们的体会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的支撑。1995年5 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国各省市区和部门也先后提出“科教兴省(市、区和县)”、“科教兴农(工、贸等)”战略。在某种意义上,“科教兴国”为现代化指出了一条直接路径,循着这条路径走向前,就是一步一步逼近现代化。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这几年,无论是农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工业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改造和新兴,都靠不断地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为此,制定了“863 计划”和“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教育事业同样得到发展和提高。面对全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提出了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一起,成为推动现代化的双轮。在教育改革上,提出了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大力为中小学生“减负”,都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以及人才辈出,人们深深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卷,1994. 
[2]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卷,1993. 
[3]沈立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江苏:南京出版社,1998.  
  

《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099.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