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进步观的实质
程之中,而是悬设于历史之上,历史便是这种先定目的的实现过程。历史按照这个预定的目的促使人类不间断地朝向这一方向前行,这一过程将无限延伸至未来的某个确定的点,这意味着终极性的完成,意味着历史意义的彻底地自我实现。这个先定的、超历史的目标是作为识别进步的终极尺度而存在的。每一个进步的确证、每一个存在的描述都必须凭借这一最终的衡量标准。由此,线性进步观念把全部人类历史描述为不断趋近这一最终目标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描绘为客观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定性,将“规律性”置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已经按照计划被规划好,不会出现任何的偶然和断裂。
2、超验的历史主体
线性历史进步观必然诉诸一个超历史的主体概念。表面看来,线性历史进步观通过最终目标的设定,赋予了人类及其活动以现实的意义。实质上,这一终极目的并不是和某个具体的时代相联系的,而是超越于一切时代的,因此,这种意义的赋予是以对主体价值的取消为代价的。在人类的历史进步过程中,主体只是作为工具、手段而存在,而不是目的本身。历史有它自身的行程和计划,任何个人和具体事件都要服从于历史本身的发展过程,并充当历史发展自身、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在历史目的的统摄下,社会发展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最终达到至善尽美的终极状态。这实质上是把基督教的救赎的末世转换为历史的目的的结果,“人的生存又仅仅是作为完成上帝目的的一种手段,因为上帝创造了人,只不过是为了假手人生来实现他自己的目的而已。”
3、同质的发展过程
线性历史进步观念从同质历史时间概念得到辩护,从而把历史的进步看作是朝向先定目标的同质发展过程。线性进步观念为人类历史的发展预设了终极的目标,将历史视为为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目标本身既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历史存在的根据,更是衡量历史进步与否的终极尺度。在这一朝向理想目标的永恒的前进过程中,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相对于预定的终极目的来说,是无差别的、同质的存在。因为,如果不是如此,将无法断言历史发展的这一阶段必定比另一历史发展阶段进步,更能体现出历史自身的意义。柯林伍德对此解释说,“对于基督教来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因此,历史过程在任何地方和一切时间都属于同样的性质。”
三、马克思进步观之线性误读
西方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都赞同这样一种说法,即进化论是19世纪杰出的“科学意识形态”,是科研计划和社会理论之间交流的平台。由此,他们认为19世纪的人不可能不是进化论者,除非再次提出一个替代性的科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之下,他们用进化论的思维模式去解读马克思的理论,将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观归结为社会进化论式的线性进步观。
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艾蒂安·巴利巴尔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马克思的进化图表的特殊对象是被认作由自身“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凹丫丫范文网 fanwen.oyaya.net)的历史。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存在一条连续的生产关系的进步线,即亚细亚的、奴隶制的、封建的或领主制的、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条演进线按照一种内在标准,即社会化程度将全部社会归类,并为各种具体社会结构的继承提供了一条可理解的原则。巴利巴尔强调,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来自于黑格尔及其历史上其他哲学家排列世界历史各个时代的方式,除“唯物主义颠覆”之外,别无其它改变。进而,他得出结论:马克思所描述的这条进步线是单向的,具有强烈的目的论性质。
与巴利巴尔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乔恩·埃尔斯特。埃尔斯特把马克思的进步观归结为“目的论的和机械论的”,并认为这种进步观不仅对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非人道现象无动于衷,而且还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埃尔斯特论证说,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设置了一个虚假主体,即人,通过人设定了历史发展过程终将实现的目的。“但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看来,这样的人不可能……”尽管历史有可能产生出一个人们能够掌握自己发展命运的共产主义社会,但也不排除这是一种先验的或纯粹观念性理想的可能。即使真的如此,“人们也不可能假定人的发展可以达到那样一种水平,好像它已经是事实了一样”。
尽管肖恩·塞耶斯认为,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社会主义并不是被描绘成一种理想,而是被描绘成现实存在的历史力量可以预见到的结果,但他仍然认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严重依赖于线性进步观念。塞耶斯强调,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各种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过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判,是“从更高社会经济形态的观点出发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历史发展被划分成若干不同的阶段或生产方式。每一个阶段,作为更高级和更发达的历史形式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诞生。因此每一阶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阶段最初都是历史的进步,相对于它所处的时代和它所取代的社会条件来说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然而,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稳定的、终极的。每一阶段都只是暂时的社会形式,最后都注定要灭亡,要被更高级、更发达的阶段所取代。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所取代,而后者最终也要让位给社会主义。由此,他认为马克思所描述的进步过程是一条同质性的发展道路。四、马克思进步观对线性进步观的超越
马克思的进步观是否真的如西方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线性的历史进步观?通过考察马克思的相关文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进步观并不具有线性进步观的特征.马克思的进步观是对线性进步观的超越。
1、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历史进步的非目的性
马克思关于历史进步的观点并非是建立在认为“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普遍模式顶点”这一目的论的预设基础之上的。相反,马克思对于新的社会形态的揭示是建立在“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早在1843年9月,马克思在克罗伊茨纳赫致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就已经初步表达了这一思想原则,即“我们不想教条的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指明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一个不断具体化、现实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逐步从宗教哲学批判走向政治批判,又从政治批判走向经济批判。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产生的首要的、最为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因此,马克思并不是像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那样仅仅研究在资本主义前提下生 《马克思历史进步观的实质(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113.html
2、超验的历史主体
线性历史进步观必然诉诸一个超历史的主体概念。表面看来,线性历史进步观通过最终目标的设定,赋予了人类及其活动以现实的意义。实质上,这一终极目的并不是和某个具体的时代相联系的,而是超越于一切时代的,因此,这种意义的赋予是以对主体价值的取消为代价的。在人类的历史进步过程中,主体只是作为工具、手段而存在,而不是目的本身。历史有它自身的行程和计划,任何个人和具体事件都要服从于历史本身的发展过程,并充当历史发展自身、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在历史目的的统摄下,社会发展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最终达到至善尽美的终极状态。这实质上是把基督教的救赎的末世转换为历史的目的的结果,“人的生存又仅仅是作为完成上帝目的的一种手段,因为上帝创造了人,只不过是为了假手人生来实现他自己的目的而已。”
3、同质的发展过程
线性历史进步观念从同质历史时间概念得到辩护,从而把历史的进步看作是朝向先定目标的同质发展过程。线性进步观念为人类历史的发展预设了终极的目标,将历史视为为实现这一特定目标的过程,目标本身既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历史存在的根据,更是衡量历史进步与否的终极尺度。在这一朝向理想目标的永恒的前进过程中,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相对于预定的终极目的来说,是无差别的、同质的存在。因为,如果不是如此,将无法断言历史发展的这一阶段必定比另一历史发展阶段进步,更能体现出历史自身的意义。柯林伍德对此解释说,“对于基督教来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因此,历史过程在任何地方和一切时间都属于同样的性质。”
三、马克思进步观之线性误读
西方许多马克思主义学者都赞同这样一种说法,即进化论是19世纪杰出的“科学意识形态”,是科研计划和社会理论之间交流的平台。由此,他们认为19世纪的人不可能不是进化论者,除非再次提出一个替代性的科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之下,他们用进化论的思维模式去解读马克思的理论,将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观归结为社会进化论式的线性进步观。
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艾蒂安·巴利巴尔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马克思的进化图表的特殊对象是被认作由自身“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结构”(凹丫丫范文网 fanwen.oyaya.net)的历史。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存在一条连续的生产关系的进步线,即亚细亚的、奴隶制的、封建的或领主制的、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条演进线按照一种内在标准,即社会化程度将全部社会归类,并为各种具体社会结构的继承提供了一条可理解的原则。巴利巴尔强调,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来自于黑格尔及其历史上其他哲学家排列世界历史各个时代的方式,除“唯物主义颠覆”之外,别无其它改变。进而,他得出结论:马克思所描述的这条进步线是单向的,具有强烈的目的论性质。
与巴利巴尔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乔恩·埃尔斯特。埃尔斯特把马克思的进步观归结为“目的论的和机械论的”,并认为这种进步观不仅对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非人道现象无动于衷,而且还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埃尔斯特论证说,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设置了一个虚假主体,即人,通过人设定了历史发展过程终将实现的目的。“但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看来,这样的人不可能……”尽管历史有可能产生出一个人们能够掌握自己发展命运的共产主义社会,但也不排除这是一种先验的或纯粹观念性理想的可能。即使真的如此,“人们也不可能假定人的发展可以达到那样一种水平,好像它已经是事实了一样”。
尽管肖恩·塞耶斯认为,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社会主义并不是被描绘成一种理想,而是被描绘成现实存在的历史力量可以预见到的结果,但他仍然认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严重依赖于线性进步观念。塞耶斯强调,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历史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各种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过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评判,是“从更高社会经济形态的观点出发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历史发展被划分成若干不同的阶段或生产方式。每一个阶段,作为更高级和更发达的历史形式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诞生。因此每一阶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一阶段最初都是历史的进步,相对于它所处的时代和它所取代的社会条件来说都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然而,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稳定的、终极的。每一阶段都只是暂时的社会形式,最后都注定要灭亡,要被更高级、更发达的阶段所取代。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所取代,而后者最终也要让位给社会主义。由此,他认为马克思所描述的进步过程是一条同质性的发展道路。四、马克思进步观对线性进步观的超越
马克思的进步观是否真的如西方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线性的历史进步观?通过考察马克思的相关文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进步观并不具有线性进步观的特征.马克思的进步观是对线性进步观的超越。
1、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历史进步的非目的性
马克思关于历史进步的观点并非是建立在认为“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普遍模式顶点”这一目的论的预设基础之上的。相反,马克思对于新的社会形态的揭示是建立在“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早在1843年9月,马克思在克罗伊茨纳赫致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就已经初步表达了这一思想原则,即“我们不想教条的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指明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一个不断具体化、现实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逐步从宗教哲学批判走向政治批判,又从政治批判走向经济批判。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产生的首要的、最为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因此,马克思并不是像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那样仅仅研究在资本主义前提下生 《马克思历史进步观的实质(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