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
0页。)身份与利益结合 起来共同构成行为体的行动。
国家作为具有人的社会特性的行为体同时拥有多种身份,其行为是被许多根植于多重 身份的利益所驱动的。(注: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92页。) 各种身份根据行为体对其意义的重视程度形成一定的等级排序,因而有些身份是表层和 次要的,而有些则是核心和根本的。对于国家来说,当身份出现冲突时,核心的需要往 往胜出并居于第一重要的地位。比如,主权是国家对内最高对外不可侵犯的身份,因此 安全需要成为国家的核心利益。但当某种次要的身份受到威胁时,其重要性往往会超出 没有受到威胁的重要身份。(注: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9页 。)一种认同,只有处于变动或危机当中,才会突显出它的重要性。(注:王昱:“论当 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兼论欧盟的文化政策及其意向”,《国际观察 》2000年第6期,第49—54页。)
国家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利益是由行为体的身份建构的,国家在与其它行为体 的互动中重塑新的身份,形成国家间新的认同,国家利益也随之改变。因而国家利益也 是行为体与国际社会互动的结果。在互动中行为体重新认识社会环境中的自我,即“我 应该是谁”,对自我身份进行重塑。当行为体的观念认同与身份定位发生转化时,行为 体将重新界定利益追求的类型、目标和程度。国家利益源于国际社会化,是社会学习的 结果。故国家利益不是先验给定的,而是产生于社会互动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注:Jeffery T.Checkel,“The Constructivist Tur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ory”,World Politics,Vol.50,No.2,
January 1998,p.326.)托马斯·伯格认为,今 天的德国和日本与二战前的德国和日本存在根本的不同,反军事主义已经成为德日作为 国家自我意识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体现在国内规范和制度中。(注:Thomas Berger ,“Norms,Identity,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Germany and Japan”,in PeterKatzanstein
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卡赞斯坦对战后日本和德国 的警察和军队作了相似的分析。观念型塑并影响着国家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观念的变 化意味着国家利益的变动。国家利益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是通过与国际社会形成 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的。(注:参见Peter Katzanstein 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p.2.)
当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之时,人们往往通过对历史的重新阐 释来确定自身的位置,以着眼将来。而对历史的重新阐释带来的是“自我”、“他者” 的重新定义,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改变,国家利益亦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二 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导者,遏制苏联成为维系美国身份的纽带,冷战帮助美国 政府和人民之间形成这种认同。冷战的结束改变了国际形势,也终结了美国遏制苏联的 认同。原有的敌手和威胁不复存在,认同随之削弱,遏制也失去了身份依托。因此,亨 廷顿指出,美国应根据新的认同观,针对新的安全威胁和道义挑战,调整美国的国家利 &
(二)集体认同、规范、制度与国家外交政策
如前所述,身份塑造利益。身份是认知建构的产物,在认知过程中,行为体的自我界 线变得模糊,并在交界处与他者产生融合,集体认同由此出现。由于界定行为体利益的 个体身份转为集体身份,行为体的利益构成也因此得以重塑。但集体身份的出现并不意 味着具有某种同样身份属性的行为体之间必定产生集体认同。比如,法国和阿尔及利亚 具有某种共同属性——都讲法语,但两国却无法建立认同感。(注: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7页。)原因在于身份认知是一个利益渗透、交汇和融合 的过程,集体身份可使行为体把他者的利益定义为自我利益的一部分,亦即具有“利他 性”。(注: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7—288页。)当行为体具 有利他精神时,确定利益的依托往往是集体身份,而不是个体身份;衡量自我利益的基 础是集体,而不是单个行为体自身;集体身份还能够使行为体克服利己主义的困境,把 自我福祉延伸至包含他者福祉的程度,(注: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第380页。)甚至让度部分自利以成就集体共识。自利只是国家利益的一种,是在集 体认同缺位情况下的利益表象,而当集体认同在场的情况下,利他主义就会更多地决定 国家利益的特征与内容,(注:包霞琴、苏长和主编:《国际关系研究》,文汇出版社2 002年版,第225页。)社会互动频率激增和相互依存日益发展使集体认同和集体利益生 成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规范对于国际集体认同的形成和国家利益的重塑具有构成性影响。拉吉认为,身份影 响国家对利益的界定,规范因素和国家身份塑造国家利益。(注:John Ruggie,Constructing the World Policy:Essays 《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134.html
国家作为具有人的社会特性的行为体同时拥有多种身份,其行为是被许多根植于多重 身份的利益所驱动的。(注: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92页。) 各种身份根据行为体对其意义的重视程度形成一定的等级排序,因而有些身份是表层和 次要的,而有些则是核心和根本的。对于国家来说,当身份出现冲突时,核心的需要往 往胜出并居于第一重要的地位。比如,主权是国家对内最高对外不可侵犯的身份,因此 安全需要成为国家的核心利益。但当某种次要的身份受到威胁时,其重要性往往会超出 没有受到威胁的重要身份。(注: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9页 。)一种认同,只有处于变动或危机当中,才会突显出它的重要性。(注:王昱:“论当 代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兼论欧盟的文化政策及其意向”,《国际观察 》2000年第6期,第49—54页。)
国家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利益是由行为体的身份建构的,国家在与其它行为体 的互动中重塑新的身份,形成国家间新的认同,国家利益也随之改变。因而国家利益也 是行为体与国际社会互动的结果。在互动中行为体重新认识社会环境中的自我,即“我 应该是谁”,对自我身份进行重塑。当行为体的观念认同与身份定位发生转化时,行为 体将重新界定利益追求的类型、目标和程度。国家利益源于国际社会化,是社会学习的 结果。故国家利益不是先验给定的,而是产生于社会互动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注:Jeffery T.Checkel,“The Constructivist Tur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ory”,World Politics,Vol.50,No.2,
January 1998,p.326.)托马斯·伯格认为,今 天的德国和日本与二战前的德国和日本存在根本的不同,反军事主义已经成为德日作为 国家自我意识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体现在国内规范和制度中。(注:Thomas Berger ,“Norms,Identity,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Germany and Japan”,in PeterKatzanstein
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卡赞斯坦对战后日本和德国 的警察和军队作了相似的分析。观念型塑并影响着国家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观念的变 化意味着国家利益的变动。国家利益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是通过与国际社会形成 的相互作用而建构的。(注:参见Peter Katzanstein 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p.2.)
当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之时,人们往往通过对历史的重新阐 释来确定自身的位置,以着眼将来。而对历史的重新阐释带来的是“自我”、“他者” 的重新定义,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改变,国家利益亦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二 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导者,遏制苏联成为维系美国身份的纽带,冷战帮助美国 政府和人民之间形成这种认同。冷战的结束改变了国际形势,也终结了美国遏制苏联的 认同。原有的敌手和威胁不复存在,认同随之削弱,遏制也失去了身份依托。因此,亨 廷顿指出,美国应根据新的认同观,针对新的安全威胁和道义挑战,调整美国的国家利 &
nbsp;益,“调动新的资源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注:Samuel Huntington,“TheEros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September/October,19 97.)
(二)集体认同、规范、制度与国家外交政策
如前所述,身份塑造利益。身份是认知建构的产物,在认知过程中,行为体的自我界 线变得模糊,并在交界处与他者产生融合,集体认同由此出现。由于界定行为体利益的 个体身份转为集体身份,行为体的利益构成也因此得以重塑。但集体身份的出现并不意 味着具有某种同样身份属性的行为体之间必定产生集体认同。比如,法国和阿尔及利亚 具有某种共同属性——都讲法语,但两国却无法建立认同感。(注: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7页。)原因在于身份认知是一个利益渗透、交汇和融合 的过程,集体身份可使行为体把他者的利益定义为自我利益的一部分,亦即具有“利他 性”。(注: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87—288页。)当行为体具 有利他精神时,确定利益的依托往往是集体身份,而不是个体身份;衡量自我利益的基 础是集体,而不是单个行为体自身;集体身份还能够使行为体克服利己主义的困境,把 自我福祉延伸至包含他者福祉的程度,(注: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第380页。)甚至让度部分自利以成就集体共识。自利只是国家利益的一种,是在集 体认同缺位情况下的利益表象,而当集体认同在场的情况下,利他主义就会更多地决定 国家利益的特征与内容,(注:包霞琴、苏长和主编:《国际关系研究》,文汇出版社2 002年版,第225页。)社会互动频率激增和相互依存日益发展使集体认同和集体利益生 成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规范对于国际集体认同的形成和国家利益的重塑具有构成性影响。拉吉认为,身份影 响国家对利益的界定,规范因素和国家身份塑造国家利益。(注:John Ruggie,Constructing the World Policy:Essays 《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