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
体的需求满足。而罗山会馆却冲破了这种旧体制,形成了一整套新的组织关系和组织形式。政府只保留所有者的权利,而将生产经营权交由一家体制外的社团独立执掌,这就避免了上述弊端。”[2]
如果说罗山会馆的个案,使我们看到了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社区照顾的可能性,那么,文昌地区慈善会的个案,则可以使我们看到,通过社区自己建立独立的社区服务机构、向社区募集资源来组织社区照顾、实现福利社区化的成功案例。
广州文昌慈善会是由逢源街道办事处的干部发起并领导的、以社区服务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逢源街道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中低收入者居多且民政服务对象比例较高的老城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7%左右。但是,这里可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却非常稀缺。街道辖区内没有一家大企业,也没有闲置的土地可供商业性开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依靠退休金或民政救济的人群生活非常困难,保障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那些有社会服务需求的老弱病残提供照顾服务,成为居民的迫切要求。而政府又无法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来满足社区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街道办事处借鉴国际经验,决定成立具有社会独立法人资格的慈善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向各界人士募集资金,兴办社区福利事业。
慈善会的主要做法是:(1)组织慈善捐款捐物,为开展社区照顾筹集资源,从1996年到2000年4年间,共获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50万元。(2)明确社区需求,针对社区突出问题开展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在社区照顾方面,建立了社区敬老院,组织志愿服务队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对孤老、残疾、特困和孤儿提供援助服务,组织社区开展助养、认养老人活动,以及情绪辅导和安慰等精神照顾服务;在公共服务方面,开办了社区文化康乐、社区教育、卫生保健、法律和再就业等服务。(3)修建公共设施,改善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康复条件。(4)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邻里互助,使之制度化,建构起了源于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社区照顾和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
文昌地区慈善会的经验对开展社区照顾的意义是:在一个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对短缺、福利供应严重不足的社区,通过建立独立于政府行政体制的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以多元化的方式组织民间的福利资源,为社区的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是一种观念的创新,也是一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它对于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因为体制限制和资源短缺而无法深入发展,无法走出原有的以政府出资、甚至包办的形式开展社区服务的老路子的困境,是一个极好的启示。
不仅如此,文昌慈善会的经验还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邻里互助和家庭照顾模式,在现代条件下,仍然是我们发展我国的现代社区照顾的重要道德资源和文化资源。逢源街道在组织志愿者队伍、募集资金的过程中,主要依托本社区的力量,发掘民间的福利资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提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区互助精神,使传统的民风民俗与现代的社会意识在服务与被服务的互动中,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社区的合力;也使这个福利资源相对稀缺的社区,拥有了较高水平的社区照顾,既解除了政府的后顾之忧,也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福利需求。
社区照顾是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社区服务如果不落实到社区照顾上,至多只是一些初级的便民利民服务。而从我国社区建设的经验来看,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常常会走样,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因而,在过去,社区服务常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把社区服务变成某些机构、个人或政府部门设租、寻租的手段;二是由于缺乏资源和社区群众的参与,社区服务以轰轰烈烈开始,以冷冷清清告终。社区照顾使社区服务提升到以公众利益为归依的高度。它提倡发掘民间的福利资源,动员居民参与,通过非营利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使福利服务更贴近大众,更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福利需求。因此可以说,社区照顾是体现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自主性、大众性和自助互助精神本质的内容,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发展社区照顾是社区服务主要的目标,是体现社区服务的福利性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社区建设中,通过引进非政府的福利机构,或者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在政府组织的支持下,建立政府体制之外的民间福利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照顾制度的努力方向。当然,我们在提倡发展社区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强调政府的支持和介入。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宗旨就是要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满足精神生活的要求,而政府又是各种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没有政府的支持,仅靠民间的力量,很难证社区服务的水平。
总之,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照顾的经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利思想与实践经验,通过政府和民间力量的结合来发展社区照顾,将对我国的社会福利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祖斌,颜可亲.权威与仁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17.
[2] 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新华文摘,2001,(12):13-19.
《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215.html
如果说罗山会馆的个案,使我们看到了通过制度创新来推进社区照顾的可能性,那么,文昌地区慈善会的个案,则可以使我们看到,通过社区自己建立独立的社区服务机构、向社区募集资源来组织社区照顾、实现福利社区化的成功案例。
广州文昌慈善会是由逢源街道办事处的干部发起并领导的、以社区服务为导向的非营利组织。逢源街道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中低收入者居多且民政服务对象比例较高的老城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7%左右。但是,这里可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却非常稀缺。街道辖区内没有一家大企业,也没有闲置的土地可供商业性开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依靠退休金或民政救济的人群生活非常困难,保障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那些有社会服务需求的老弱病残提供照顾服务,成为居民的迫切要求。而政府又无法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来满足社区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街道办事处借鉴国际经验,决定成立具有社会独立法人资格的慈善会,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向各界人士募集资金,兴办社区福利事业。
慈善会的主要做法是:(1)组织慈善捐款捐物,为开展社区照顾筹集资源,从1996年到2000年4年间,共获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50万元。(2)明确社区需求,针对社区突出问题开展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在社区照顾方面,建立了社区敬老院,组织志愿服务队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对孤老、残疾、特困和孤儿提供援助服务,组织社区开展助养、认养老人活动,以及情绪辅导和安慰等精神照顾服务;在公共服务方面,开办了社区文化康乐、社区教育、卫生保健、法律和再就业等服务。(3)修建公共设施,改善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康复条件。(4)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邻里互助,使之制度化,建构起了源于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的社区照顾和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
文昌地区慈善会的经验对开展社区照顾的意义是:在一个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对短缺、福利供应严重不足的社区,通过建立独立于政府行政体制的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以多元化的方式组织民间的福利资源,为社区的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是一种观念的创新,也是一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它对于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因为体制限制和资源短缺而无法深入发展,无法走出原有的以政府出资、甚至包办的形式开展社区服务的老路子的困境,是一个极好的启示。
不仅如此,文昌慈善会的经验还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邻里互助和家庭照顾模式,在现代条件下,仍然是我们发展我国的现代社区照顾的重要道德资源和文化资源。逢源街道在组织志愿者队伍、募集资金的过程中,主要依托本社区的力量,发掘民间的福利资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提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区互助精神,使传统的民风民俗与现代的社会意识在服务与被服务的互动中,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社区的合力;也使这个福利资源相对稀缺的社区,拥有了较高水平的社区照顾,既解除了政府的后顾之忧,也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福利需求。
社区照顾是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社区服务如果不落实到社区照顾上,至多只是一些初级的便民利民服务。而从我国社区建设的经验来看,社区的便民利民服务常常会走样,变成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因而,在过去,社区服务常常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把社区服务变成某些机构、个人或政府部门设租、寻租的手段;二是由于缺乏资源和社区群众的参与,社区服务以轰轰烈烈开始,以冷冷清清告终。社区照顾使社区服务提升到以公众利益为归依的高度。它提倡发掘民间的福利资源,动员居民参与,通过非营利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使福利服务更贴近大众,更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福利需求。因此可以说,社区照顾是体现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自主性、大众性和自助互助精神本质的内容,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发展社区照顾是社区服务主要的目标,是体现社区服务的福利性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社区建设中,通过引进非政府的福利机构,或者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在政府组织的支持下,建立政府体制之外的民间福利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福利服务和公共服务,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照顾制度的努力方向。当然,我们在提倡发展社区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强调政府的支持和介入。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宗旨就是要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满足精神生活的要求,而政府又是各种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没有政府的支持,仅靠民间的力量,很难证社区服务的水平。
总之,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社区照顾的经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利思想与实践经验,通过政府和民间力量的结合来发展社区照顾,将对我国的社会福利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祖斌,颜可亲.权威与仁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17.
[2] 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新华文摘,2001,(12):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