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条件下的南南合作
年的41.3亿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03.5亿美元。(注:本 文拉美、非洲和中东地区集团间贸易统计数字均来源于:World Bank:World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0,Washington,D.C.,December 1999。)近期,受阿根廷经 济危机的影响,南共市的这一发展势头受到一定阻碍,南共市相互出口额从2000年的17 7.11亿美元降到2001年的160.43亿美元,降幅达9.4%。尽管如此,2001年12月举行的南 方共同市场首脑会议仍表示要积极推进南共市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此外,2001年南共市 还与南美洲另一经济集团安第斯国家共同体(简称安共体)就建立两大地区自由贸易区问 题进行了磋商,2001年南共市与安共体之间的相互出口上升了4.3%。(注:《拉美国家 出口下降外贸赤字扩大》,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1年12月18日。)
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势头也方兴未艾,目前已形成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 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马格里 布联盟等重要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在削减贸易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推 动成员国扩大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02年7月非洲联盟的成立 ,标志着非洲联合自强又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非洲还正式出台了“非洲发展 新伙伴计划”,决心进一步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在非洲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进 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
南南合作新领域
与早期南南合作相比,全球化条件下南南合作具有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中国家总体 实力的上升和50多年南南合作的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在更广阔领域进行合作提供了条 件。
(一)经济领域
发展中国家自独立以来,就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经 济合作的决议》在南南经济合作史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南南经济合作的 步伐不断加快,并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计划:1972年在圭亚那乔治敦召开的不结盟运动 外长会议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不结盟行动计划》、1978年联合国发展中 国家技术合作会议通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1981年77国集团通过的《加拉 加斯行动计划》、1990年南方委员会发表的《对南方的挑战》的报告、1997年1月77国 集团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举行的南南贸易、投资和金融会议通过的《圣何塞宣言和行动 计划》及2000年77国集团召开的首次南方首脑会议发表的《南方首脑会议宣言》和《哈 瓦那行动纲领》。
1.21世纪南南工农业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有更广阔的前景
独立以来,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是从农牧业、采掘业、手工业、轻工业、加工 业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的。在全球化条件下,南南合作的领域将更加广阔。在第一产 业,除传统合作项目(如热带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渔业养殖的开发与推广)外, 以资源综合利用、物质多级循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的生态农牧渔业合作 方面大有可为,生物工程新技术在农牧渔业中的开发和应用合作也将在今后南南合作中 占有一席之地。在第二产业,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对完备工业体系的建成,发展中国 家在轻工、纺织、家电、化工等加工业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实力,中间技术制造业也表 现出比较优势。1960年制造业只占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5.6%,到20世纪90年代 初就已达到25%,(注:畅征、陈峰君:《第三世界的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7年版,第310页。)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 的合作将会有较大的增强。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保险、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也在不断增加。东亚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保险方面的合作出现较快的发展 势头。
2.加大贸易往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讲,发展中国家间贸易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晴雨表,也反映了南南 经济合作的总体水平。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呈快速增长状态(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出口情况
单位:10亿美元,离岸价格
1985 1990 1995 2000
发展中国家 490.3 831.3 1435.0 2073.0
世界 1874.5 3381.7 5070.8 6341.2
World Economy,New York:2001,pp.258—259。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出口也有较大增长,发展中国家间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 的比例为:1985年28.7%、1990年32.5%、1995年41.5%、2000年38.0%。发展中国家地区 间的贸易额也呈快速增长状态。以拉美和非洲为例,拉美国家间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 比例为:1985年12.6%、1990年16.5%、1995年20.5%、2000年22.1%。非洲国家间的出口 额占其总出口额的比例为:1985年4.2%、1990年7.0%、1995年10.6%、1998年12.0%。( 注: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1999,New York:1999.)
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间贸易仍有很大的发展余地。(1)贸易额有很大增长余地。在地 区或次地区一级,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地区及次地区间的贸易额可能出 现较大的增长。如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卓有成效,4国间的贸易额从199 0年的35亿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10亿美元。(注:尚德良:《世纪之交拉美国家的经济 发展》,载《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1~2期,第81~84页。)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中 国家跨地区的经贸合作也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以中国与非洲的 《全球化条件下的南南合作(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261.html
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势头也方兴未艾,目前已形成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 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马格里 布联盟等重要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在削减贸易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推 动成员国扩大贸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02年7月非洲联盟的成立 ,标志着非洲联合自强又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非洲还正式出台了“非洲发展 新伙伴计划”,决心进一步加快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在非洲次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进 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
南南合作新领域
与早期南南合作相比,全球化条件下南南合作具有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中国家总体 实力的上升和50多年南南合作的经验,也为发展中国家在更广阔领域进行合作提供了条 件。
(一)经济领域
发展中国家自独立以来,就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经 济合作的决议》在南南经济合作史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南南经济合作的 步伐不断加快,并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和计划:1972年在圭亚那乔治敦召开的不结盟运动 外长会议通过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不结盟行动计划》、1978年联合国发展中 国家技术合作会议通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1981年77国集团通过的《加拉 加斯行动计划》、1990年南方委员会发表的《对南方的挑战》的报告、1997年1月77国 集团在哥斯达黎加圣何塞举行的南南贸易、投资和金融会议通过的《圣何塞宣言和行动 计划》及2000年77国集团召开的首次南方首脑会议发表的《南方首脑会议宣言》和《哈 瓦那行动纲领》。
1.21世纪南南工农业及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有更广阔的前景
独立以来,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是从农牧业、采掘业、手工业、轻工业、加工 业等经济领域的合作开始的。在全球化条件下,南南合作的领域将更加广阔。在第一产 业,除传统合作项目(如热带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渔业养殖的开发与推广)外, 以资源综合利用、物质多级循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的生态农牧渔业合作 方面大有可为,生物工程新技术在农牧渔业中的开发和应用合作也将在今后南南合作中 占有一席之地。在第二产业,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对完备工业体系的建成,发展中国 家在轻工、纺织、家电、化工等加工业都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实力,中间技术制造业也表 现出比较优势。1960年制造业只占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5.6%,到20世纪90年代 初就已达到25%,(注:畅征、陈峰君:《第三世界的变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7年版,第310页。)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 的合作将会有较大的增强。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保险、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也在不断增加。东亚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保险方面的合作出现较快的发展 势头。
2.加大贸易往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讲,发展中国家间贸易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晴雨表,也反映了南南 经济合作的总体水平。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呈快速增长状态(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出口情况
单位:10亿美元,离岸价格
1985 1990 1995 2000
发展中国家 490.3 831.3 1435.0 2073.0
世界 1874.5 3381.7 5070.8 6341.2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nbsp; 2001,Trends andPolicies in the
World Economy,New York:2001,pp.258—259。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出口也有较大增长,发展中国家间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 的比例为:1985年28.7%、1990年32.5%、1995年41.5%、2000年38.0%。发展中国家地区 间的贸易额也呈快速增长状态。以拉美和非洲为例,拉美国家间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 比例为:1985年12.6%、1990年16.5%、1995年20.5%、2000年22.1%。非洲国家间的出口 额占其总出口额的比例为:1985年4.2%、1990年7.0%、1995年10.6%、1998年12.0%。( 注:United Nations: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1999,New York:1999.)
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间贸易仍有很大的发展余地。(1)贸易额有很大增长余地。在地 区或次地区一级,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地区及次地区间的贸易额可能出 现较大的增长。如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卓有成效,4国间的贸易额从199 0年的35亿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10亿美元。(注:尚德良:《世纪之交拉美国家的经济 发展》,载《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1~2期,第81~84页。)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中 国家跨地区的经贸合作也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以中国与非洲的 《全球化条件下的南南合作(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