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国际政治论文 >> 正文

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先导
  从苏联与苏共发展的历史来看,之所以到了90年代初发生剧变,其根本原因、主导性因素是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已失去了动力机制,存在着种种严重的弊端。这种模式的严重弊端为什么未能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加以消除,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在苏联长期缺乏理论创新。在僵化的教条主义占统治地位和个人崇拜盛行的条件下,作为执政党的苏共甚至最后发展到其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垄断理论,还垄断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解释权。从而,窒息了党内和学术界的创新精神。
  从经济建设来讲,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把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市场经济等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先进,工业化道路、农业全盘集体化,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等,都写进了1954年出版的、由斯大林亲自审定的《政治经济教科书》中。这些集中体现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模式的内容。后来,成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从事经济建设必须遵守的体制模式,如果偏离这个模式,那就是社会主义异已,是修正主义。1948年斯大林批判南斯拉夫铁托就是一例。斯大林致南共和铁托的信中说:“在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有关的问题上,低估苏联的经验,在政治上是极其危险的,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者说来这是不容许的”。①到了50年代中期,东欧一些国家发现搬用斯大林体制模式出现种种问题后,准备进行改革。1956年匈牙利提出改革要求,力图摆脱斯大林模式来振兴社会主义,遭到了苏联的镇压,造成了匈牙利悲剧,扼杀了改革和各种变革。后来到60年代又进行悄悄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当时的传统理论、苏联确定的“共同规律”控制条件下,要进行整体的根本性的改革是不可能的。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亦是力图摆脱斯大林体制模式,又遭到了苏联的镇压。
  斯大林把苏联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及把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模式,看成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模式,并上升为“共同规律”,强迫其他国家接受,并让所有执政的共产党奉为必须遵守的圣典。现在看来是多么可笑。
  苏联模式的僵化,首先是理论僵化的结果。纵观苏联经济体制形成、发展和改革的历史,就可十分清楚地看到,产品经济观一直占主导地位,批判市场社会主义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直批到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特别要指出的是,批“市场社会主义”最起劲的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批判的主要特点是,常常挥舞政治大捧,与反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当时在报刊发表的文章说:“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邪说”,它是“右倾修正主义”作为计划工作“民主化”向“官僚主义”作斗争的借口,实际上会使经济离开党和国家的政策。还说:“市场社会主义”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企图用来“冲跨”和破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②对主张更多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学者如阿甘别基扬和扎斯拉夫斯卡娅院士等,成为围攻的对象,并迫使他们远离莫斯科去新西伯利亚。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还把批判“市场社会主义”的内容纳入政治经济学教科书。③可以说,在经济科学方面,勃列日涅夫实际上在走回头路,集中精力在研究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不切实际地去拨弄从马列主义奠基人著作中摘出来的一连串抽象原理,而且主要是用他们最粗俗的、纯粹斯大林式的诠释来研究。④这种斯大林式的诠释,早已成为被推销得贬了值的理论,还在强迫人们接受。理论的停滞和倒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一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停滞时期,是苏联积聚危机因素、极大地消耗苏联各种潜力、苏联走近衰亡的关键时期;二是出现了重新斯大林化;三是出现了改革的严重倒退。1965年苏联推行“新经济体制”时经常使用“改革”一词,但在1971年的苏共二十四大后,就不准用了,而改用“完善”一词。改革的停滞,使苏联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僵化和“成熟化”。从而使今后的改革更加困难。
  苏联只是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最后一年,经过激烈争论,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才从“计划——市场经济”到“可调节的市场经济”,最后发展到“市场经济”。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政府独立执政,这时,尽管各政治派别与学术界在不少问题上有纷争,但在经济转轨总方向问题上已达成共认,普遍认为:“人类还没有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有效的东西”,“市场经济是人类在经济运行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应拒之门外”。结论是:“除了向市场经济过渡,别无选择”。
  应该说,苏共对待商品经济、货币和市场问题上,最为典型与突出地表现为经济理论不能与时俱进的落后状态,而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这严重阻碍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苏联从斯大林1953年去世一直到其解体,经过了38个年头继继续续地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历次改革都只是在以产品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体制框架内进行,因此,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
      二、改革失败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
    (一)经济体制理论不创新,导致体制停滞,使体制模式失去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增长率的递减。
  由于长期以来苏联在发展经济方面实行片面的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是高的。战后到50年代末,增长速度一般在10%左右,例如,1946—1950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4.2%,1951—1960年为10%。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苏联模式,随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功效日益衰退,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增长率的递减,即出现由高速、低速、停滞到危机,而并没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没有避免经济危机的出现。从60年代起经济增长速度递减趋势已十分明显(详见下表):
  苏联经济增长率下降趋势(%)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苏联有关年份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编制。
  这里要指出的是,7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不正常的基础上,靠一些临时性的因素达到的,这指的是靠当时的国际市场上高价出售石油和大量生产与出售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酒精饮料达到的,⑤如排除这些因素,差不多有4  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的绝对额没有增加。到了苏联解体的1991年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国民收入下降11%,GDP下降13%,财政赤字占GDP的20%。
  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出现危机,导致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据苏联官方公布的资料,如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为美国的67%,到1988年下降为64%。据俄一些学者分析,按人均计算1989年苏联的GDP为美国的30%,工业产值为42%,农业产值为38%。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苏联的实际GDP为美国的39.67%,人均GDP为34.96%。
    (二)由于经济体制长期未能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从而使落后的增长方式长期不能改变。
  苏联经济难以保证持续增长,并最后出现经济危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落后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不能改变。就是说,经济的增长是靠大量投入新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达到的,是一种拚消耗、浪费型的经济。苏联生产每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很大,如在70年代末,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

,耗石油量多100  %,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70年代初,苏联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扭转已开始出现的速度下降趋势与提高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经济发展由粗放转向集约化。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过渡。由于整个70年代至80年代初,苏联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未取得进展,80年代又重新强调经济转向集约化的方针,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又进一步确定“生产的全面集约化”、“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的经济发展方针。
  苏联一直到1991年底解体,基本上仍是粗放经济,经济效益没有提高,如基金产值率继续下降,每卢布生产性固定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从1970年的55戈比下降到1990年的28戈比。80年代中期生产的切屑机床的金属耗用量比美、日、德和法国同类新产品高1—1.5倍。苏联集约化方针之所以未能取提进展,虽然有多种原因,但说到底,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问题。因为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决定着相应的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运行机制

《缺乏理论创新是阻碍苏联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30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国际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