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证券论文 >> 正文

基金等待柳暗花明 ———对当前中国基金市场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刘传葵博士
  
    编者按:近期以来,中国基金市场的一些新动向引起了业内外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开放式基金发行冷落、封闭式基金大量贴水,甚至不少人对中国基金市场发展的信心都开始动摇。这里我们约请国内著名基金研究专家刘传葵博士就这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基金只是一种商业化的金融工具,不可能集所有金融投资工具的优点于一身
  基金的发展要和经济发展、大众财富积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理财方式相匹配
  现在基金市场发行热购买冷明显受股市波动之影响,而这肯定是暂时的
  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股市及大众投资的重要意义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显现出来,因噎废食不可取
  开放式基金买卖的开放性,正是开放式基金的最大魅力及制度特征之所在
  基金业要以制度保障与优良业绩来吸引社会资金走向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买卖开放,如果在大规模赎回的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类似于银行的“挤兑”风险,这也是人们对开放式基金的最大担心。但笔者认为,这种风险正是开放式基金的最大魅力及制度特征之所在,因为它给投资者对基金经理人投反对票(除了正常的变现情况外)的机会,并且,由于投资者能够及时投反对票,反而从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可能集聚的风险,比如“老基金”清盘或规范不就是风险的总释放吗?所以,我们是及时给投资者一个减低风险的机会呢,还是让风险积累起来,以时间换空间呢?我想还是及时释放风险的好。
  困难只是暂时的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基金再次掀起扩容高潮,新一批基金管理公司即将横空出世,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一拥而上,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也摩拳擦掌;但是,与此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封闭式基金的承销商担心封闭式基金的发行不利,市场“吃”不了自己“兜”着走。而基金管理公司本身也对开放式基金的发行谨慎对待,大打营销战。一边是市场的相对冷淡,一边是基金发行热潮高涨,似乎是矛盾的,但正应了笔者提出的基金扩容是我国基金发展的历史性的阶段性的观点,就是发行的冲动对基金规模的扩张是必由之路,对新品种与新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尤其如此。
  诚然,也许从一系列具体的发行数据以及不少基金的理财业绩看,市场可能对基金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悲观的论调,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表面。在笔者看来,基金遭遇的市场困难是暂时的。
  首先,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曲折是符合哲学逻辑的,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我们本就不应该以为我国基金的发展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就拿目前傲视全球基金业的美国来说,其基金业的发展也不是一马平川,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期遭遇的“大萧条”危机实在让我国目前的基金业面临的市场情况“小巫”见“大巫”,但就是受到如此挫折,美国的基金业在整肃法纪、品种创新后,不是也迎来了今天的蓬勃发展吗?中国的基金市场才发展三、四年工夫,以后的路还长。
  其次,对基金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对基金的认识不同会导致对基金不同的期望值与行为误区。在我国这些年的短暂的基金发展历史中,笔者以为产生过几个认识误区:一是把基金当成股票,导致对基金的暴利期望值与二级市场的疯狂“炒作”;二是以为基金要承担股票二级市场的稳定大任,导致对基金投资行为的一些不应有的指责。在这种情况下,对基金的种种误解当然会导致对基金的热情的不很正常的起落。
  笔者认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基金到底是什么”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让市场认识到基金只是一种商业化的金融工具,只是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和储蓄存款、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不同的金融投资工具或产品,它本就有其应有的收益与风险配比以及一定的客户群体,不可能兼顾其它金融投资工具的优点于一身,认识清楚了,才能以平常心对待这么一个金融产品。
  第三,全民的投资意识与习惯有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任何一个金融产品的诞生,有其市场背景,但要整个市场接受甚至追逐有一个过程。尤其对我们这么一个东方民族来讲,接受西方的金融文明也有一个过程,保险是这样,基金也不会例外。况且中国的经济信用环境还在一个营造之中,把自己的钱交给别人(基金经理)管有一个时间过程,有一个逐步的信任问题,基金业要以制度的保障与优良的业绩效应来吸收越来越多的资金走向基金的投资方式轨道。
  第四,基金的大发展需要契机。从美国来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金融环境造就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崛起,这也是美国共同基金爆发性发展的起点;而香港的基金虽然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但也是最近几年由于政府“强积金”计划的推行极大促进了香港基金业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外发达基金市场的形成不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有一个历史契机的问题。所以,目前国内基金市场不仅时间积累不够,而且受制于外部环境,只是还没有到大发展的最完美的时候,因为虽然政策推动是有利的,但中国基金市场发展的“路径”延伸不可能仅仅是政策推动的原因,必然还有市场自身的力量。
  第五,基金投资的市场本身也有一个反复的规律过程。众所周知,基金所投资的主要目标市场——股票市场本身有一个牛熊交替的过程,那么基金整体的业绩及投资者对其的买卖也周期性地受到影响,现在基金市场的一些情况就有这个因素,而这个因素当然是暂时的。
  第六,整个经济的发展与国民财富积累有一个过程。应该说,基金是金融品种的新门类,这本身就说明基金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了现代后才产生的东西,发达基金市场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与国民财富与发展中国家也有差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是壮大许多,老百姓也富裕许多,但显然还很不够,也只有民众财富积累更多时对专业与代理理财才能有更多需求,对微利才能更加接受,国内的基金业才能赢得更厚实的基础。
  笔者相信,只要基金管理公司珍惜我国基金市场得来的起步机会,诚信为本,努力改善业绩,加强品种创新,真正客户至上,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成长与投资者的成熟,中国基金市场一定会会迎来更加明媚的春天。辩证看待发展开放式基金
  目前,在对待发展开放式基金及其风险问题上业内外仍然存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应该说开放式基金本身确实有许多风险,发展开放式基金也确实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这都不应该成为不发展或不敢发展开放式基金的原因,只有解决这样的认识问题才有利于我国积极地发展开放式基金。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一看开放式基金的风险问题。
  1.不发展开放式基金是中国基金业最大的风险
  在我国已经加入WTO背景下,按照WTO金融服务协议要求,成员方应不断扩大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的准入范围,根据谈判披露,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将允许外商持有基金管理公司33%股权,三年后持股比例扩大至49%。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投资基金业将面临海外成熟者的挑战与竞争,除了海外资本与管理直接进入我国投资基金业外,海外基金进入我国股市也是我国投资基金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投资基金市场的份额将遭到海外同行的“瓜分”。而具体到基金基本制度,海外同行显然比我们更为熟悉开放式基金的运作,也更有实际经验,由于开放式基金的优点,必然对现有封闭式基金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我们尽快熟悉开放式基金的运作,并尽快尝试实

践之,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也许从微观上来说,我们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开放式基金都成功,实际上笔者认为这也是市场本身的事情;但从宏观上讲,开放式基金是基金发展的方向,这种市场的升级是有一定障碍的,但患得患失是更大的风险,我们不能借口条件不完全具备就不尝试,笔者相信开放式基金对我国股市及大众投资的重要意义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显现出来,因噎废食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中对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期限、规模等的限制就表明了管理层的审慎与务实的态度,中国开放式基金走渐进发展之路是稳妥而积极的。所以,不试点、不发展开放式基金是中国投资基金业最大的风险。
  2.从制度角度讲,开放式基金比封闭式基金更能够消除风险
  表面上看,倡导开放式基金可能是一种基金发展的激进观点,因为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是基金发展历史的运行轨迹,但实际上,这也未尝不可是一种稳健的观点。为什么?这主要是开放式基金的运作制度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更多的制度保障,虽然保护基金投资者的利益可以通过主管部门监管、信托人监督、投资者监督等外部力量来完成,但它远没有制度本身的力量大。
  (1)开放式基金的随时可向基金经理人提出基金变现的权利就赋予了投资者莫大的权利,而这恰恰涉及到基金经理人的切身利益,从此计,基金经理人需要为投资者更好理财。也就是说,开放式基金赋予了基金经理人更大的经营压力,相对而言也更不容易发生道德风险。
  (2)价格透露的信息量及时、真实。这样,反而使看似不易运作的开放式基金在经理人小心谨慎的运作下使基金业获得稳健的发展,而在封闭式基金制度下,由于其固有的制度缺陷,使得经理人发生道德风险更为容易,反而容易发生问题,进而葬送一个行业的前程。 
  3.赎回真的就是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吗?
  我们知道,开放式基金由于其买卖的开放性特征,使得投资者可以随时买卖,如果在大规模赎回的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类似于银行的“挤兑”风险,这也是对开放式基金的最大担心。但笔者认为,这也许正是开放式基金的最大魅力及制度特征之所在,因为它给投资者对基金经理人投反对票(除了正常的变现情况外)的机会,并且,由于投资者能够及时投反对票,反而从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可能集

《基金等待柳暗花明 ———对当前中国基金市场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30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证券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