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环境的经济核算及对GDP的修正
成巨大的机会成本。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这种替代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付出是必要的,有益的。
6. 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是指国家、企业开展以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为宗旨的绿色管理、绿色生产运动而给人类、自然、社会、企业带来的绿色收入。主要包括因上述九大类物质指标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生态效益;国民因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企业因进行绿色设计、绿色开发、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等一系列绿色管理活动,创立绿色品牌,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资源消耗下降,环境污染减少,环保支出减少,同时还可获得政府税收上的优惠和奖励,这些都构成了企业的绿色收入,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
二、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
如何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计量,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物品的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波动决定的,效用和稀缺性是物品价值形成的必要充分条件。资源环境作为特殊的、高效用的、稀缺性资源,其经济价值越来越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值,而表现为“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其次,资源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既属于当代不同区域的人,又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资源环境的价值应建立在一个空间(即地域)公平性和时间(即代际)公平性的基础之上。同时,资源环境价值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它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类的经济开采和利用,其存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经济和非经济功能。正是资源环境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它的多价值性。资源环境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人类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且也包括对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以及对地球生物圈系统整体完善、健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因此它的价值是固有的,不完全依赖于人的判断和评价。“自然界无时不在产生着事物,必定存在在先,存在本身及其创造者是第一位的。每一事物都有价值”。资源环境具有多样性价值,如经济价值、生存价值、选择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等,这就决定了对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应运用多重计量属性和采用多种计量手段。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1993年修正的SNA体系即“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卫星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耗减和降级的虚拟环境费用的估计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市场价估价、维持费估价和根据支付意愿原则的或有估价。笔者认为,要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应针对不同资源环境的内在属性和固有价值选择不同的计量模式,而不是仅局限于上述三种方法。
根据现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环境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现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1)现实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资源环境可直接用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经济价值。其中有的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获得,如矿产资源价值、木材价值、水资源价值等;有的虽不能直接套用市场价格,但可以通过市场的办法估计直接使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资源环境并非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价值,它们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其价值只能间接地表现出来。如湿地的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等。这种间接的使用价值可以通过“有无法”来间接计量,即设想如果没有这类资源环境,用其它方法达到同等功效所需要投入的估计值。(2)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一资源环境,以便将来使用而作出的预先支付。选择价值仍属于使用价值范畴,但它所衡量的是未来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以确保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某一资源环境的供给。(3)存在价值是指人们对某一资源环境的存在而愿意支付的数额,是资源环境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的价值,这是一种生态价值。存在价值可以通过调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计量。例如美国的自然景观区科罗拉多大峡谷,问卷调查的计算得出,保护这一景观的收益,按支付意愿额高达78亿美元。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对上述九类资源环境分别进行价值核算。
1. 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由于这三种资源的市场价格较为完善,因此,可以用市场估价法进行核算。即以现期经济活动对上述三种资源的耗减量Qi和相应的市场价格Pi为基础,计算该种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但考虑到现行的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是建立在资源无偿占用,永续不竭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到代际的公平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因此,价格明显偏低,应在此基础上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生态价格”。Ps表示资源所有者享有的法定权益,是国家凭借其对自然资源的垄断而获得的权益补偿,它一般通过“绝对地租”、“级差地租I”和“垄断地租”等形式表现出来,国家通过Ps形成专门的资源补偿基金,专项用于资源环境的保护、节约利用,新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以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Pt表示资源的未来价值,即因今天的使用致使后代无法使用造成的损失。由于这种损失受未来替代资源或技术状况的影响,准确估计的技术难度较大,但当未来的替代资源的成本小于目前的资源成本时,Pt=0。Pc表示该种资源的开采及耗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综上所述,这三种资源的耗减价值为Ci=Qi(Pi+Ps+Pc+Pt)
2. 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核算。这两种资源宜采用收益还原法,它是依据替代与预测原理,着眼于未来的预期收益,以适当的还原利率折为现值。现以耕地为例计算其每亩价格。
每亩耕地价格=每亩土地净收益/收益还原率=(农作物种植业的每亩产值-每亩成本总额-每亩投资机会成本)/ 收益还原率
收益还原率一般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上风险调整系数和通胀率。
这样计算出的每亩耕地价格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格,再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即为每亩耕地的耗减价值。其它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也可按此方法计算。
3. 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核算。之所以核算这两种资源的价值是出于对生态平衡及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考虑,因此,对这两种资源应重点核算其生态价值,宜采用的方法是维护成本法。它的基本思路是:为不损害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减少或避免某些经济活动,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产出结果,不改变产出但通过应用新技术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投入,不更改经济活动本身但同时开展预防资源耗减或恶化及恢复资源的活动等等。这一时期因采取以上行动而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为该时期的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维护成本。对这两种资源的核算,采用“有无法”基本上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与市场估价法相比,维护成本法在理论上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 再生资源的价值核算。由于再生资源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市场价格参照系,因此可套用市场估价法,其核算过程在前而已有阐述。
5. 环境资源的价值核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实质上是一种存在价值,是环境资源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来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只有通过调查支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317.html
6. 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绿色收入)。是指国家、企业开展以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为宗旨的绿色管理、绿色生产运动而给人类、自然、社会、企业带来的绿色收入。主要包括因上述九大类物质指标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生态效益;国民因环境质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企业因进行绿色设计、绿色开发、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等一系列绿色管理活动,创立绿色品牌,促使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升,销售收入增加,资源消耗下降,环境污染减少,环保支出减少,同时还可获得政府税收上的优惠和奖励,这些都构成了企业的绿色收入,也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资源环境的改善收入。
二、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
如何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计量,是本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物品的价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波动决定的,效用和稀缺性是物品价值形成的必要充分条件。资源环境作为特殊的、高效用的、稀缺性资源,其经济价值越来越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值,而表现为“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其次,资源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既属于当代不同区域的人,又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资源环境的价值应建立在一个空间(即地域)公平性和时间(即代际)公平性的基础之上。同时,资源环境价值的特殊性还表现为:它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类的经济开采和利用,其存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经济和非经济功能。正是资源环境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它的多价值性。资源环境的价值不仅仅是对人类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而且也包括对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以及对地球生物圈系统整体完善、健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因此它的价值是固有的,不完全依赖于人的判断和评价。“自然界无时不在产生着事物,必定存在在先,存在本身及其创造者是第一位的。每一事物都有价值”。资源环境具有多样性价值,如经济价值、生存价值、选择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精神价值、美学价值等,这就决定了对资源环境的价值核算应运用多重计量属性和采用多种计量手段。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1993年修正的SNA体系即“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卫星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耗减和降级的虚拟环境费用的估计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即市场价估价、维持费估价和根据支付意愿原则的或有估价。笔者认为,要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应针对不同资源环境的内在属性和固有价值选择不同的计量模式,而不是仅局限于上述三种方法。
根据现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环境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现实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1)现实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指资源环境可直接用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经济价值。其中有的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获得,如矿产资源价值、木材价值、水资源价值等;有的虽不能直接套用市场价格,但可以通过市场的办法估计直接使用的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资源环境并非直接用于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价值,它们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其价值只能间接地表现出来。如湿地的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等。这种间接的使用价值可以通过“有无法”来间接计量,即设想如果没有这类资源环境,用其它方法达到同等功效所需要投入的估计值。(2)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存或保护某一资源环境,以便将来使用而作出的预先支付。选择价值仍属于使用价值范畴,但它所衡量的是未来的直接或间接使用价值,以确保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某一资源环境的供给。(3)存在价值是指人们对某一资源环境的存在而愿意支付的数额,是资源环境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的价值,这是一种生态价值。存在价值可以通过调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计量。例如美国的自然景观区科罗拉多大峡谷,问卷调查的计算得出,保护这一景观的收益,按支付意愿额高达78亿美元。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对上述九类资源环境分别进行价值核算。
1. 矿产能源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由于这三种资源的市场价格较为完善,因此,可以用市场估价法进行核算。即以现期经济活动对上述三种资源的耗减量Qi和相应的市场价格Pi为基础,计算该种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但考虑到现行的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是建立在资源无偿占用,永续不竭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到代际的公平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因此,价格明显偏低,应在此基础上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生态价格”。Ps表示资源所有者享有的法定权益,是国家凭借其对自然资源的垄断而获得的权益补偿,它一般通过“绝对地租”、“级差地租I”和“垄断地租”等形式表现出来,国家通过Ps形成专门的资源补偿基金,专项用于资源环境的保护、节约利用,新资源和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以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Pt表示资源的未来价值,即因今天的使用致使后代无法使用造成的损失。由于这种损失受未来替代资源或技术状况的影响,准确估计的技术难度较大,但当未来的替代资源的成本小于目前的资源成本时,Pt=0。Pc表示该种资源的开采及耗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综上所述,这三种资源的耗减价值为Ci=Qi(Pi+Ps+Pc+Pt)
2. 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核算。这两种资源宜采用收益还原法,它是依据替代与预测原理,着眼于未来的预期收益,以适当的还原利率折为现值。现以耕地为例计算其每亩价格。
每亩耕地价格=每亩土地净收益/收益还原率=(农作物种植业的每亩产值-每亩成本总额-每亩投资机会成本)/ 收益还原率
收益还原率一般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上风险调整系数和通胀率。
这样计算出的每亩耕地价格是一般意义上的市场价格,再加上资源所有者权益价格Ps、时间调节系数Pt和环境调节系数Pc,即为每亩耕地的耗减价值。其它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价值也可按此方法计算。
3. 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核算。之所以核算这两种资源的价值是出于对生态平衡及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考虑,因此,对这两种资源应重点核算其生态价值,宜采用的方法是维护成本法。它的基本思路是:为不损害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减少或避免某些经济活动,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产出结果,不改变产出但通过应用新技术替代某些经济活动的投入,不更改经济活动本身但同时开展预防资源耗减或恶化及恢复资源的活动等等。这一时期因采取以上行动而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为该时期的海洋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维护成本。对这两种资源的核算,采用“有无法”基本上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与市场估价法相比,维护成本法在理论上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 再生资源的价值核算。由于再生资源一般都有较完善的市场价格参照系,因此可套用市场估价法,其核算过程在前而已有阐述。
5. 环境资源的价值核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实质上是一种存在价值,是环境资源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来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只有通过调查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