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


入/10%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大于5;标准3、先富指数大于10。先富起来的人现在还是少数。用5%表示少数,比较合适。5%最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与10%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之比,我称之为“先富指数”。两极分化不仅是个人收入差距过大,而且还包括个人财富差距过大。在资本主义社会或地区,财富差距远大于收入差距。台湾1992年的两个20%的人均收入差距为1:5.24,财富差距为1:16.8。我国的个人收入与财富差距将受到更多因素的推动。
  (3)犯罪。有三种犯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随着民工潮发生的“进城农民”犯罪率的升高;二是城乡犯罪率的升高;三是干部职务犯罪率升高。这三种犯罪现象的扩张,同社会转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视之为社会转型的代价。
  (4)社会不安。有四种具体表现:一是通货膨胀。这往往是经济变革与发展的代价,我国在20世纪80、90年代都曾经付出过比较高的代价,但近几年来这个问题缓解了。二是社会信用缺失。在经济生活中,不讲信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造成三角债多、银行不良债权率高、假冒伪劣等问题突出。三是党与政府的形象受损。有些人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信任率、信任度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指标。四是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近年来,因就业、收入、城市拆迁等引发的群体性突出事件有所加剧。
  (5)社会公害。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后果之一,是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社会公害是“发展病”。英国工业化初期,出现了人们共同造成又共同受到伤害的污染现象,恩格斯称之为“社会谋杀”。目前,我国水、空气、食物污染与土地荒漠化等社会公害,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治理。社会公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代价之一,从公害比较严重的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则是消化社会代价的表现。
  3、社会转型代价的指标体系。
    表2 社会转型的代价与预警指标  
转型代价     预警指标               警戒线
失业       失业率                10%
         平均失业时间             6个月
社会分化     10%最富有家庭的收入与
         10%最贫困家庭收入之比          10:1
         贫困线下居民的比重          10%
         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        1:3
犯罪       每万人中犯罪人数           200
         每万公务人员中腐败人数        100
社会不安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率之比       0.8:1
         对政府的信任度            50%
         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人次率       10%
社会公害     荒漠化土治理率            50%
         三废处理率              80%

  
  以上12个预警指标的警戒线,可以使用两种方法来确定:一是国际极限。如失业率为8%-10%;10%最富有家庭收入与10%最贫困家庭收入之比为10:1;贫困线以下的居民的比重为10%;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为1:3;每万人中犯罪率为500-600;对中央政府的信任率为20-25%;等等(注:〔俄〕盖·奥西波夫主编:《俄罗斯社会与社会政治形势:分析与预测》,莫斯科1995年版,第81-83页。)。二是根据中国实际确定经验性临界值。这需要长期、谨慎的实际观察与测定。上表中的警戒线,失业率、10%最富有家庭收入与10%最贫困家庭收入之比、贫困线以下的居民的比重、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等四个指标,我采用了“国际极限”;其余指标是我的假设,供今后进一步观察与研究使用。在中国,每万人中犯罪率应低于国际极限一半以上;对中央政府的信任率应高于国际极限一位;平均失业时间、每万公务人员中腐败人数、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人次率、荒漠化土地治

理率、三废处理率等指标,是根据我的研究设定的。其中,犯罪的警戒线为犯罪真数,即实际发生的犯罪数,而不是犯罪白数(立案数)或犯罪黑数(未立案数)。同样,腐败的警戒线也为腐败真数,而不是腐败白数(被揭发数)或腐败黑数(未被揭发数)。犯罪真数=犯罪白数+犯罪黑数;腐败真数=腐败白数+腐败黑数。
  考察社会转型的社会代价,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今后社会转型的社会代价,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化过去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代价,三是为了对社会转型的具体进程进行监测与预警。“科斯定理”认为,制度安排各异,人们的行为或选择便不同,随之产生的价值与代价也会相异。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在于使矛盾的两极之间维持一定的均衡,这是有道理的。减少、消化社会转型的代价,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在于科学、合理的新的制度安排,还需要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中引申出一个“等比定理”:改革要使大多数人受益,政府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社会阶层从改革中获益与承担的代价各不相同,也不可能相同,但二者必须相称,即大体等比例;从改革中获益较多的社会阶层,应承担较多的改革代价;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改革利益分配格局,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代价及其度量(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34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