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共兴亡看政党现代化问题
的一党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否也属于政党政治呢?
●上述政党政治的五个特性,我是从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我自己综合大量史料独立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照搬照抄别人的研究成果。政党政治的这五个特性就是政党现代化的标志,也可以说是现代政党政治区别于古代家族政治或“朋党”政治的优越性所在,是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成果。它比起古代家族政治或“朋党”政治那种黑箱操作、暗中背地巧施阴谋诡计、搞宫庭倾轧、军事政变等等要光明磊落得多,要高明文明得多。当然,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仍然有其阴暗面和局限性。各种资产阶级政客和政治投机家善于利用政党政治,拉拢、愚弄、欺骗选民,以达到维护、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目的。无产阶级理应全面继承资产阶级政党现代化、政党政治的文明成果,又克服其弊病,在扬弃资本主义政党现代化、政党政治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现代化、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即便在当年苏联一党制的条件下,如果有充分的党内自由和党内民主,仍然可以保留并开创出党内的竞争性、选择性和轮替性。所以我认为上述政党现代化,政党政治的这五个特性同样适用于可供苏联那样一党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借鉴。即便是一党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属于现代政党政治。可是至今我国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仍然有很大分歧。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我应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编委会编委兼政党部分主编,在讨论“政党政治”这个条目时,组内有的专家曾经认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党制,即便存在多党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是由一个共产党长期稳定领导,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轮替大不一样,因此政党政治只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独有现象,对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我则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也是政党政治,它要扬弃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成果,即扬其精华,弃其糟粕。“政党政治”这个条目是由华东师大施鹏飞教授撰写的。他的看法基本上同我一致,所以这个条目把“政党政治”定义为“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广义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纲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又说:“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随着现代国家民主政治和政党的发展,政党政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处于执政地位,政党政治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团体实行政治领导。”为了反映理论界还有不同看法,这个条目最后写上“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政党政治这一概念属于资产阶级政党学说范畴,不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7页)。坦率地说,这种观点我认为实在过于保守,太背离实际。社会主义国家既有政党,又有政治,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否认社会主义国家是政党政治,岂不是有悖常规常理,滑天下之大稽?我们只能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新特点,决不能说社会主义国家不是政党政治。我认为苏联共产党起先是注意继承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特性,遵循政党政治的准则,从而很快取得政权并且巩固政权,赢得很大成功。可惜后来越来越背离政党政治的常规,使苏联的政党政治产生重大缺陷,而且长期无法自我改革,自我改正,实现政治体制转轨,苏共终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抛弃,遭到覆灭!其教训非常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殷鉴不远。我们切不可以为这只是苏联一国一党之事。因为苏联模式是有普遍国际影响的。
二、苏共是怎样遵循现代政党政治特性而成为执政党的
▲俄国比之英、法、美等国,属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关于俄国在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的政党和政党活动、政党之间斗争的情况,没有专门学过俄国近现代历史的广大青年是不清楚的。你能否作个简要介绍呢?
●可以。沙皇俄国自1861年自上而下废除了农奴制度后,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已经形成现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是俄国资产阶级软弱无能,很大程度上依附沙皇专制制度,迟迟没有成立自己的政党。倒是无产阶级茁壮成长,捷足先登,紧跟西欧先进国家,于1898年率先建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但当即遭到沙皇政府取缔。到1903年重新建党后,因政见不同,党内出现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与孟什维克(意为少数派)两派。1902年成立主要代表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党,1906年其右翼又从中分出另立人民社会党。1905年形成资产阶级的立宪民主党和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十月党。在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各政党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公开亮出自己的政纲,各自开展政治活动,争取群众的支持,初次出现政治竞争的局面。到1907年革命失败后,各政党还继续在沙皇专制政府被迫虚设的国家杜马(意即议会)中进行政治角逐。参加第一届国家杜马(1906年4月至7月)的有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等。到第二届国家杜马时(1907年2月至6月),布尔什维克认识到这时革命已转入低潮,于是改变抵制杜马的策略,决定参加到杜马中去揭露沙皇专制政府,用自己的革命纲领努力争取群众。第一、二届国家杜马都犹如昙花一现,只露头几个月就被沙皇专制政府借故解散了。然而俄国民主的潮流势不可挡。第三届和第四届国家杜马都存在五年之久,即1907~1912年和1912~1917年。布尔什维克都继续推出代表参加竞选,并在杜马中成立独立的党团,利用公开的合法斗争,坚持不懈地唤起民众。到1917年2月,俄国爆发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民大众终于奋起斗争,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然而却由第四届国家杜马于3月间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这时临时政府大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手中。该党宣布准备召开立宪会议,正式成立民主共和国,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立宪民主的道路。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原本也是主张社会主义的政党,然而他们都认为俄国经济落后,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因此决定支持立宪民主党的临时政府走资本主义之路。二月革命后俄国曾经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奇特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由二月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的广大工人和革命士兵的代表组成的各地工兵代表苏维埃组织(苏维埃意为代表会议)。临时政府是全国性的正式的中央政权,全俄工兵代表
▲那么,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党究竟是怎样按照现代政党政治的特性、通过政党现代化之路取得了政权、变成为执政党呢?
●二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即于4月初从西欧赶回俄国亲自领导党开展政治斗争。4月底召开了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又称四月代表会议。列宁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进一步发挥了他先前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所提出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现在俄国的政权已经转到资产阶级手中,这表明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下一步是要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把政权交给在苏维埃中联合起来的工人和贫农。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作为党的最近任务。四月代表会议在决议中强调:“必须在工兵代表苏维埃中进行全面的工作,增加苏维埃的数目,加强苏维埃的力量,在苏维埃内部团结我们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分子。”(注:《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 《从苏共兴亡看政党现代化问题(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435.html
●上述政党政治的五个特性,我是从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我自己综合大量史料独立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照搬照抄别人的研究成果。政党政治的这五个特性就是政党现代化的标志,也可以说是现代政党政治区别于古代家族政治或“朋党”政治的优越性所在,是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成果。它比起古代家族政治或“朋党”政治那种黑箱操作、暗中背地巧施阴谋诡计、搞宫庭倾轧、军事政变等等要光明磊落得多,要高明文明得多。当然,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仍然有其阴暗面和局限性。各种资产阶级政客和政治投机家善于利用政党政治,拉拢、愚弄、欺骗选民,以达到维护、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目的。无产阶级理应全面继承资产阶级政党现代化、政党政治的文明成果,又克服其弊病,在扬弃资本主义政党现代化、政党政治的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现代化、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即便在当年苏联一党制的条件下,如果有充分的党内自由和党内民主,仍然可以保留并开创出党内的竞争性、选择性和轮替性。所以我认为上述政党现代化,政党政治的这五个特性同样适用于可供苏联那样一党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借鉴。即便是一党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属于现代政党政治。可是至今我国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仍然有很大分歧。我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我应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编委会编委兼政党部分主编,在讨论“政党政治”这个条目时,组内有的专家曾经认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党制,即便存在多党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是由一个共产党长期稳定领导,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轮替大不一样,因此政党政治只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独有现象,对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我则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理应也是政党政治,它要扬弃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成果,即扬其精华,弃其糟粕。“政党政治”这个条目是由华东师大施鹏飞教授撰写的。他的看法基本上同我一致,所以这个条目把“政党政治”定义为“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广义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纲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又说:“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随着现代国家民主政治和政党的发展,政党政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处于执政地位,政党政治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团体实行政治领导。”为了反映理论界还有不同看法,这个条目最后写上“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政党政治这一概念属于资产阶级政党学说范畴,不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7页)。坦率地说,这种观点我认为实在过于保守,太背离实际。社会主义国家既有政党,又有政治,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否认社会主义国家是政党政治,岂不是有悖常规常理,滑天下之大稽?我们只能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新特点,决不能说社会主义国家不是政党政治。我认为苏联共产党起先是注意继承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特性,遵循政党政治的准则,从而很快取得政权并且巩固政权,赢得很大成功。可惜后来越来越背离政党政治的常规,使苏联的政党政治产生重大缺陷,而且长期无法自我改革,自我改正,实现政治体制转轨,苏共终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抛弃,遭到覆灭!其教训非常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殷鉴不远。我们切不可以为这只是苏联一国一党之事。因为苏联模式是有普遍国际影响的。
二、苏共是怎样遵循现代政党政治特性而成为执政党的
▲俄国比之英、法、美等国,属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关于俄国在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的政党和政党活动、政党之间斗争的情况,没有专门学过俄国近现代历史的广大青年是不清楚的。你能否作个简要介绍呢?
●可以。沙皇俄国自1861年自上而下废除了农奴制度后,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已经形成现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是俄国资产阶级软弱无能,很大程度上依附沙皇专制制度,迟迟没有成立自己的政党。倒是无产阶级茁壮成长,捷足先登,紧跟西欧先进国家,于1898年率先建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但当即遭到沙皇政府取缔。到1903年重新建党后,因政见不同,党内出现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与孟什维克(意为少数派)两派。1902年成立主要代表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党,1906年其右翼又从中分出另立人民社会党。1905年形成资产阶级的立宪民主党和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十月党。在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各政党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公开亮出自己的政纲,各自开展政治活动,争取群众的支持,初次出现政治竞争的局面。到1907年革命失败后,各政党还继续在沙皇专制政府被迫虚设的国家杜马(意即议会)中进行政治角逐。参加第一届国家杜马(1906年4月至7月)的有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等。到第二届国家杜马时(1907年2月至6月),布尔什维克认识到这时革命已转入低潮,于是改变抵制杜马的策略,决定参加到杜马中去揭露沙皇专制政府,用自己的革命纲领努力争取群众。第一、二届国家杜马都犹如昙花一现,只露头几个月就被沙皇专制政府借故解散了。然而俄国民主的潮流势不可挡。第三届和第四届国家杜马都存在五年之久,即1907~1912年和1912~1917年。布尔什维克都继续推出代表参加竞选,并在杜马中成立独立的党团,利用公开的合法斗争,坚持不懈地唤起民众。到1917年2月,俄国爆发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民大众终于奋起斗争,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然而却由第四届国家杜马于3月间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这时临时政府大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手中。该党宣布准备召开立宪会议,正式成立民主共和国,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立宪民主的道路。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原本也是主张社会主义的政党,然而他们都认为俄国经济落后,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因此决定支持立宪民主党的临时政府走资本主义之路。二月革命后俄国曾经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奇特局面:一个是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由二月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的广大工人和革命士兵的代表组成的各地工兵代表苏维埃组织(苏维埃意为代表会议)。临时政府是全国性的正式的中央政权,全俄工兵代表
苏维埃也是全国性的非正式的民间政权。这两个实际存在的政权按其阶级本质来说本来是完全对立的。可是由于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占据了苏维埃中的多数席位和领导地位,推行与临时政府妥协的路线,因此这两个政权和平并存,临时政府因得到苏维埃政权的支持而显出暂时的稳固。然而由于临时政府拒不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继续推行战争政策,拒不满足广大农民渴望得到土地的要求,物资匮乏、物价飞涨、食难果腹的现象日益严重,引起广大人民严重不满,连续不断纷纷上街示威游行抗议,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造成临时政府三次危机,逼使它进行三次改组。5月间第一次改组为第一届联合政府,其成员除立宪民主党、十月党人外还吸收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入阁。7月间第二次改组为第二届联合政府,9月间第三次改组为第三届联合政府,这两届联合政府都由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担任总理。但是三变不离其宗,临时政府始终推行战争政策,使人民愈益陷入苦难深渊。看来俄国的唯一出路在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样才能解救人民疾苦。当时最大的难点在于临时政府受到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这些社会主义政党的大力支持,甚至由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挂帅。为此,布尔什维克党就要善于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那么,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党究竟是怎样按照现代政党政治的特性、通过政党现代化之路取得了政权、变成为执政党呢?
●二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即于4月初从西欧赶回俄国亲自领导党开展政治斗争。4月底召开了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又称四月代表会议。列宁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进一步发挥了他先前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所提出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现在俄国的政权已经转到资产阶级手中,这表明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下一步是要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把政权交给在苏维埃中联合起来的工人和贫农。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作为党的最近任务。四月代表会议在决议中强调:“必须在工兵代表苏维埃中进行全面的工作,增加苏维埃的数目,加强苏维埃的力量,在苏维埃内部团结我们党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分子。”(注:《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1分册,人民出版社 《从苏共兴亡看政党现代化问题(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