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效益财政建设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将现行的多种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归并为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主要针对纵向和横向财政不平衡,逐步缩小地区差异。专项转移支付旨在依据公共财政的责任原则,实现政府的特殊政策目标。当前要逐步加大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改革的力度,力争早日建立均等化、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均等化转移支付,要测算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对于专项拨款,也要有统一的分配公式。
2.财政投融资体系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是解决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的重要途径。建立地方财政投融资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科学确定财政投融资的活动领域。财政投融资的活动领域主要体现在市场失效而政府有效的非盈利公益性领域和市场失效或低效的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领域。各地情况不同,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职能也有区别,其特殊活动领域必须与区域性特点结合起来。二是要扩大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应该具有低成本、集中稳定和长期性三个特点。从地方财政来看,可考虑通过以下方式筹措财政投融资资金:财政在预算中安排一部分,为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提供资本金;把政府用行政干预筹集融通的各类保险基金,调入财政投融资基金;把邮政储蓄的闲置部分调入财政投融资基金;把政府的各项债务资金的转贷调入财政投融资基金;将财政预算内融通的机动资金调入财政投融资基金等。三是要积极发挥财政投融资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填补区域资本市场的空缺,弥补市场自发运行在低利领域形成的金融资源配置缺口,促进财政与金融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从地方政府讲求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出发,体现地方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意图,为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服务;在资金运用上,反映地方政府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发展长远目标,降低所涉领域的投资风险,增强非财政公共活动即私人活动的融投资信心。
3.财政预算改革。在新时期的效益财政建设中,预算改革应注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包括: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建立预算年度的跨年制;大力推行预算会计电算化,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高预算的到位率;在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基础上推行部门预算。二是强化预算约束,淡化决算程序。包括:将一些定额项目计入体制上解、体制补助基数中,适当减并、压缩一些结算项目;逐步完善预算体制,解决财政收支转移问题,简化决算过程;加强对转化为实物形态的预算资金的管理,改革预算拨款方式,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逐步建立起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内部以及社会监督的预算监督体系。三是逐步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四、加强四项管理:财政支出管理、国有资本金管理、政府债务管理和财政监督管理
加强财政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法规体系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建立规范的运作程序和严格的监督体系的过程,是一个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培养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的过程。新时期的效益财政建设应着重加强四项管理。
1.财政收支管理。在财政收入管理上,要以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为着力点,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现由偏重总量扩张向质和量并重转变,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省级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要强化收入征管,既要防止财政收入跑冒滴漏,有税不收,收入截留,又要防止收过头税,搞“空转”和“掺水”。要加大费改税力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综合财政预算方法。在财政支出方面,要使财政支出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范围,确保重点,压缩一般,注重效益,努力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支出模式。要全面建立和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继续总结和推广部分地区试行的“零户统管”、“单一国库制度”的经验。
2.国有资本金管理。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以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为着力点,搞好国有资产的存量流动。一是将竞争性产业领域的一些上市公司的国家股逐步进行有偿转让,转让的收入由政府所有,统一用于急需发展的行业,实现国有资产的再投资。二是组建集团公司,将一部分不产生效益的国有资产进行拍卖和协议转让,用获得的收入扩大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实现资产的良性循环。三是实行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联合,使双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盘活一部分国有资产。四是推动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合作经营,在合作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闲置的资产,拍卖劣质资产,使这些企业获得新生。
3.政府债务管理。在国债管理上,要注意加快国债场外的二级市场的建设,发展国债二级市场的场外交易,解决国债二级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登记托管结算系统,理顺托管结算体制;加快建立国债投资基金,提高国债发行效率;科学确定国债资金的投资范围,既要考虑当前迅速拉动经济增长、要增加投资力度的需要,又要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和片面追求投资建设速度,不顾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在政府外债管理上,要实行政府外债的统一管理,财政应积极参与借用还的全过程,尤其在项目选定和招标采购这两个环节上政府应集中管理。要建立政府外债债务监控核算体系和定期报表制度,加强利用政府外债的全面监控和债信审评工作,加强国内配套资金和还贷准备金的统一管理。
4.财政监督管理。一是要搞好财政收入征管的监督。主要是要加强对税收征收、划解、入库、退库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特别是收入征管执法情况和国库解缴、退付预算收入的监督检查。二是要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观念,切实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零基预算制度,切实转变财政监督方式,把财政监督管理贯穿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行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要完善财政监督办法,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稽核相协调的监督机制,探索建设财政业务机构与财政监督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财政内部监督制度。三是要加强对重大预算支出的申报、使用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全过程监督,加大对财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523.html
2.财政投融资体系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是解决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的重要途径。建立地方财政投融资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要科学确定财政投融资的活动领域。财政投融资的活动领域主要体现在市场失效而政府有效的非盈利公益性领域和市场失效或低效的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领域。各地情况不同,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职能也有区别,其特殊活动领域必须与区域性特点结合起来。二是要扩大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应该具有低成本、集中稳定和长期性三个特点。从地方财政来看,可考虑通过以下方式筹措财政投融资资金:财政在预算中安排一部分,为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提供资本金;把政府用行政干预筹集融通的各类保险基金,调入财政投融资基金;把邮政储蓄的闲置部分调入财政投融资基金;把政府的各项债务资金的转贷调入财政投融资基金;将财政预算内融通的机动资金调入财政投融资基金等。三是要积极发挥财政投融资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填补区域资本市场的空缺,弥补市场自发运行在低利领域形成的金融资源配置缺口,促进财政与金融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从地方政府讲求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角度出发,体现地方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意图,为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服务;在资金运用上,反映地方政府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发展长远目标,降低所涉领域的投资风险,增强非财政公共活动即私人活动的融投资信心。
3.财政预算改革。在新时期的效益财政建设中,预算改革应注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包括: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建立预算年度的跨年制;大力推行预算会计电算化,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高预算的到位率;在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基础上推行部门预算。二是强化预算约束,淡化决算程序。包括:将一些定额项目计入体制上解、体制补助基数中,适当减并、压缩一些结算项目;逐步完善预算体制,解决财政收支转移问题,简化决算过程;加强对转化为实物形态的预算资金的管理,改革预算拨款方式,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逐步建立起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内部以及社会监督的预算监督体系。三是逐步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四、加强四项管理:财政支出管理、国有资本金管理、政府债务管理和财政监督管理
加强财政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逐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法规体系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建立规范的运作程序和严格的监督体系的过程,是一个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培养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的过程。新时期的效益财政建设应着重加强四项管理。
1.财政收支管理。在财政收入管理上,要以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为着力点,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现由偏重总量扩张向质和量并重转变,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省级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要强化收入征管,既要防止财政收入跑冒滴漏,有税不收,收入截留,又要防止收过头税,搞“空转”和“掺水”。要加大费改税力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综合财政预算方法。在财政支出方面,要使财政支出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范围,确保重点,压缩一般,注重效益,努力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支出模式。要全面建立和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继续总结和推广部分地区试行的“零户统管”、“单一国库制度”的经验。
2.国有资本金管理。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以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为着力点,搞好国有资产的存量流动。一是将竞争性产业领域的一些上市公司的国家股逐步进行有偿转让,转让的收入由政府所有,统一用于急需发展的行业,实现国有资产的再投资。二是组建集团公司,将一部分不产生效益的国有资产进行拍卖和协议转让,用获得的收入扩大集团公司的优质资产,实现资产的良性循环。三是实行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联合,使双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以盘活一部分国有资产。四是推动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合作经营,在合作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闲置的资产,拍卖劣质资产,使这些企业获得新生。
3.政府债务管理。在国债管理上,要注意加快国债场外的二级市场的建设,发展国债二级市场的场外交易,解决国债二级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登记托管结算系统,理顺托管结算体制;加快建立国债投资基金,提高国债发行效率;科学确定国债资金的投资范围,既要考虑当前迅速拉动经济增长、要增加投资力度的需要,又要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和片面追求投资建设速度,不顾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在政府外债管理上,要实行政府外债的统一管理,财政应积极参与借用还的全过程,尤其在项目选定和招标采购这两个环节上政府应集中管理。要建立政府外债债务监控核算体系和定期报表制度,加强利用政府外债的全面监控和债信审评工作,加强国内配套资金和还贷准备金的统一管理。
4.财政监督管理。一是要搞好财政收入征管的监督。主要是要加强对税收征收、划解、入库、退库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特别是收入征管执法情况和国库解缴、退付预算收入的监督检查。二是要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观念,切实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零基预算制度,切实转变财政监督方式,把财政监督管理贯穿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行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要完善财政监督办法,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稽核相协调的监督机制,探索建设财政业务机构与财政监督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财政内部监督制度。三是要加强对重大预算支出的申报、使用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全过程监督,加大对财
政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四是要加强对利用政府债务资金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尤其要加强对项目选定、招标采购、配套资金的落实和还贷准备金的建立四个方面的监督。五是要完善企业会计、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和财政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