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后南北问题的新变化
滋 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才能彻底清剿恐怖分子、杜绝恐怖行为。而美国在反恐中却治标不治 本,强化用军事手段来对付南方的“肉体武器”,而不作自我反省,不检讨自己的第三 世界政策,不打算改变国际旧秩序。结果导致恐怖主义赖以产生的温床越坐越大,恐怖 分子越打越多,甚至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通民众中出现了同情恐怖分子、反对美国打恐 的逆反情绪。
关于反恐问题,尽管在北方国家内部也时有争辩,但它们最终总会协调行动,而南方 国家和它们的分歧却始终难以调和,说到底,这是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西方国家 把反恐引入国际关系领域,美国把反恐当作是推行全球战略的新工具,目的都是为了维 护西方霸权、巩固大国地位。南方国家或被拉拢联合,或被引诱驱使,或被打击颠覆, 总之都是它们称霸战略中的任其摆布的棋子。
四、文化上的侵蚀与反侵蚀将成为南北矛盾的持久战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席卷全球,世界越来越“文化全球化”了。随着冷 战后政治、军事、意识形态高压作用的减弱,文化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一种同政治手 段、经济实力和军事威胁等“硬国力”相对应的“软权力”。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与 软权力是互为补充的,文化以“硬国力”为依托,借助“硬权力”发挥作用。北方国家 “文化霸权”的存在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经济、军事、技术、科学、资本 、规范等方面的先发优势之后,得以传播和实现的。广大南方国家由于在政治、经济和 科学等方面处于劣势,并由此产生了对北方国家的依赖性,才不得不成为“文化霸权” 的对象,使自己的文化价值面临挑战和冲击。
冷战后北方国家抓住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网络优势,加紧向南方 国家兜售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北方集团在全球大众传媒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着世界的舆论乃至人们的思想。以美英CNN、BBC为主导的信息传播体 系垄断了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近90%的新闻,主宰世界新闻的四大通讯社——美联社 、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控制了国际信息流的90%;以美国好莱坞、迪斯尼为主 导的影视娱乐体系控制了世界75%的影视节目制作与生产;日本的漫画、动画业,法国 的电视电影业也都有很大的冲击力;互联网上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英语电子邮件占8 0%。冷战后,北方国家对南方国家的外交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文化力量达到的。美 国的奥利维尔·如恩斯就不无得意地认为,苏联是个超级大国,但从来就不是一个文明 ,而“美国的情况正好与苏联相反,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原因恰恰在于它的文明 。”[9](P16-17)
在北方国家的文化战中,南方国家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却捉襟见肘,力 不从心。它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电影、电视、广播、互 联网,西方的消费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接踵而至。太空、卫星技术的发展, 也使北方的信息和文化如虎添翼,无孔不入,南方国家的种种防范形同虚设,它们为维 护国家主权、保持文化传统而进行的抗争又被北方国家贴上了“反全球化”、“民族主 义”的标签,打入另册加以讨伐,于是“威胁论”、“冲突论”应运而生,导致了南北 关系的恶化。此外,北方国家还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进行主动的文化渗透,力图 使南方国家开放市场、解除限制,使西方文化产品的输出和扩张畅通无阻。本应是双向 沟通的文化交流变成了极不对称的信息扩张,变成了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渗透和控制 。北方国家俨然是理直气壮的训话方,南方国家是不折不扣的受话方,而且包括训话的 语言媒介也都在北方化。目前,这种“语言霸权”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只有3.8亿 人作为母语的英语却是国际商务、政治、外交、航空、金融、科技、媒体的第一语言, 还有2.5亿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10亿人在学英语,20亿人接触英语,到2050年,世界 上一半人口将熟练使用英语。这意味着许多南方国家将放弃自己的语言,使用英语。如 印度有800种方言,英语却是“第一语言”。有人估计,在世界6000种语言中每年有25 种消失,到本世纪末90%的语言可能会灭绝,南方国家的部分文化、历史和世界文明的 多样性就会消亡。[10]在西方话语的控制下,南方国家原有的文化传统遭到摧毁,正在 逐渐失去独立表达自己思想和历史的主体性,被迫屈从于西方文明,沦为文化上的“被 压迫者”。[11]这种悲剧不仅是南方国家的灾难,更是文化本身的灾难。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钟述孔.是好意还是别有用心[J].世界知识,1997(4).
[3]朱锋.人权与国际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
[4]胡剑萍.国际政治中的资源环境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4).
[5]参考消息[N].2001—9—18.
[6]倪乐雄.撩开后冷战时代的帷幕[J].环球,2002(21).
[7]参考消息[N].2002
[8]成林.“坚冰”何时打破?[J].当代世界,2002(7).
[9](美)奥利维尔·如恩斯.为什么20世纪是美国世纪:前言[M].新华出版社.
[10]姜磊.英语是个“帝国”[N].环球时报,2002—01—31.
[11]田佑中.论全球化时代价值冲突的形式及意蕴[J].现代国际关系,2001(7).
《90年代后南北问题的新变化(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631.html
关于反恐问题,尽管在北方国家内部也时有争辩,但它们最终总会协调行动,而南方 国家和它们的分歧却始终难以调和,说到底,这是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西方国家 把反恐引入国际关系领域,美国把反恐当作是推行全球战略的新工具,目的都是为了维 护西方霸权、巩固大国地位。南方国家或被拉拢联合,或被引诱驱使,或被打击颠覆, 总之都是它们称霸战略中的任其摆布的棋子。
四、文化上的侵蚀与反侵蚀将成为南北矛盾的持久战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汹涌澎湃,席卷全球,世界越来越“文化全球化”了。随着冷 战后政治、军事、意识形态高压作用的减弱,文化的地位日益上升,成为一种同政治手 段、经济实力和军事威胁等“硬国力”相对应的“软权力”。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与 软权力是互为补充的,文化以“硬国力”为依托,借助“硬权力”发挥作用。北方国家 “文化霸权”的存在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经济、军事、技术、科学、资本 、规范等方面的先发优势之后,得以传播和实现的。广大南方国家由于在政治、经济和 科学等方面处于劣势,并由此产生了对北方国家的依赖性,才不得不成为“文化霸权” 的对象,使自己的文化价值面临挑战和冲击。
冷战后北方国家抓住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网络优势,加紧向南方 国家兜售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北方集团在全球大众传媒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 在相当程度上控制着世界的舆论乃至人们的思想。以美英CNN、BBC为主导的信息传播体 系垄断了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近90%的新闻,主宰世界新闻的四大通讯社——美联社 、合众国际社、路透社、法新社控制了国际信息流的90%;以美国好莱坞、迪斯尼为主 导的影视娱乐体系控制了世界75%的影视节目制作与生产;日本的漫画、动画业,法国 的电视电影业也都有很大的冲击力;互联网上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英语电子邮件占8 0%。冷战后,北方国家对南方国家的外交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文化力量达到的。美 国的奥利维尔·如恩斯就不无得意地认为,苏联是个超级大国,但从来就不是一个文明 ,而“美国的情况正好与苏联相反,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原因恰恰在于它的文明 。”[9](P16-17)
在北方国家的文化战中,南方国家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却捉襟见肘,力 不从心。它们在引进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电影、电视、广播、互 联网,西方的消费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接踵而至。太空、卫星技术的发展, 也使北方的信息和文化如虎添翼,无孔不入,南方国家的种种防范形同虚设,它们为维 护国家主权、保持文化传统而进行的抗争又被北方国家贴上了“反全球化”、“民族主 义”的标签,打入另册加以讨伐,于是“威胁论”、“冲突论”应运而生,导致了南北 关系的恶化。此外,北方国家还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进行主动的文化渗透,力图 使南方国家开放市场、解除限制,使西方文化产品的输出和扩张畅通无阻。本应是双向 沟通的文化交流变成了极不对称的信息扩张,变成了强势文明对弱势文明的渗透和控制 。北方国家俨然是理直气壮的训话方,南方国家是不折不扣的受话方,而且包括训话的 语言媒介也都在北方化。目前,这种“语言霸权”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只有3.8亿 人作为母语的英语却是国际商务、政治、外交、航空、金融、科技、媒体的第一语言, 还有2.5亿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10亿人在学英语,20亿人接触英语,到2050年,世界 上一半人口将熟练使用英语。这意味着许多南方国家将放弃自己的语言,使用英语。如 印度有800种方言,英语却是“第一语言”。有人估计,在世界6000种语言中每年有25 种消失,到本世纪末90%的语言可能会灭绝,南方国家的部分文化、历史和世界文明的 多样性就会消亡。[10]在西方话语的控制下,南方国家原有的文化传统遭到摧毁,正在 逐渐失去独立表达自己思想和历史的主体性,被迫屈从于西方文明,沦为文化上的“被 压迫者”。[11]这种悲剧不仅是南方国家的灾难,更是文化本身的灾难。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2]钟述孔.是好意还是别有用心[J].世界知识,1997(4).
[3]朱锋.人权与国际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
[4]胡剑萍.国际政治中的资源环境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4).
[5]参考消息[N].2001—9—18.
[6]倪乐雄.撩开后冷战时代的帷幕[J].环球,2002(21).
[7]参考消息[N].2002
—7—12.
[8]成林.“坚冰”何时打破?[J].当代世界,2002(7).
[9](美)奥利维尔·如恩斯.为什么20世纪是美国世纪:前言[M].新华出版社.
[10]姜磊.英语是个“帝国”[N].环球时报,2002—01—31.
[11]田佑中.论全球化时代价值冲突的形式及意蕴[J].现代国际关系,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