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社会主义本体的澄明之境 ——浅析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思维方法


文选》,第3卷,110~111 页。)可是,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从苏联搬来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甚至具体做法当作目的,而不再追问哪些具体制度、做法所要实现的根本目的,于是才在所有制上“割资本主义尾巴”,搞“一大二公”;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僵硬的指令性计划;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当这种做法不但没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反而使八亿中国人陷入贫穷时,“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四人帮”的口号今天听起来荒唐至极,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它不过是我们颠倒社会主义建设中目的和手段关系的极端逻辑而已。“贫穷的社会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吗?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虽然贫穷,但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主要特征都很纯粹、彻底,不是社会主义是什么。如果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角度看,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说是够格的社会主义,因为它没能很好地实现我们的根本目的,邓小平特别强调,只有当我们把生产力搞上去了,人民普遍过上幸福生活,那时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至上,我们就有理由问自己:共产党人闹革命,搞建设,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别的道路,难道是为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吗?非也!于是,问题变得明白了:“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我们反对旧社会、旧制度,就是因为它是压迫人民的,是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231页。) 
另一方面,手段对目的也有制约。第一,从工具性手段上说,手段之所以能成为实现一定目的的手段,就在于这种手段与目的之间有着内在的同一性。手段的功用的发挥能够转化为结果功用的合目的性。如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生活水平。因而,有些目的必须由某些手段来实现,或少不了某些手段,如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只靠公有制,但无论如何不能没有公有制。但是,手段就是手段,它可以实现目的但归根结底它本身不是目的。比如药是治病的手段,药存在的功用目的是治病,给人带来健康,它自身不是目的,不是人的健康,拥有再多的药也不等于拥有健康。药非但不是目的,而且使用不当(错用或过量使用)还会给人的健康带来损害,从而否定人的目的,就连人参这种滋补品也是如此。公有制之于社会主义的目的亦如此理。学术界有人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并因此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注:丁冰:《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载《当代思潮》,1993(5 )。)这种观点并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当他回答“你们打算怎样实现这一目的”时,说道:“废除私有财产,代之以财产公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373~374页。)毫无疑义,公有制只是实现未来社会目的的手段。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目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它只是手段非根本目的。同时,我们仍有必要指出,任何手段和目的之间都没有绝对的一一对应性。第二,从方法性手段上说,手段是条件的产物,是一定条件下目的实现的方式和途径,因而它制约着目的的至上性,让主体不能随心所欲。但是,这种制约不是让手段支配目的。而是手段的状况规定着目的实现的方式、程度和过程。比如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让广大人民普遍过上高水准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但由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状况、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只能实行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策略。这种策略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它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统摄和规定。否则,过分强调条件对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制约,忘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而将“先富后富”策略当成目的,不但不解决“差距”,还恒久地无限制地扩大差距,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正是因为明白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实现它的手段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才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获得了突破。主要有:第一,把“计划”和“市场”都看作发展经济的手段而非目的。过去我们一直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划等号,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虽然实践一再证明“只搞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但人们都讳莫如深。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手段的关系角度鞭辟入里、直言不讳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73页。)“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148页。)第二,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邓小平比较早地认识到,在我国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单纯的公有制经济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他先是肯定了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了引进外资,肯定了华侨资本的意义,进而又肯定了外资对于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再后来对股份经济、私营经济存在的必要性、重要性作了强调。实践证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活力。第三,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先富后富”策略。邓小平清楚地看到,如果把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解成无差别的一同富裕,其结果只能是共同贫穷。于是,他采取了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策略——马克思恩格斯要解决的是富裕的“共同”性。邓小平首先解决的是“富裕”,允许高起点基础上的收入差距。建立以富激贫、以富带贫、以富帮贫的共同致富机制。第四,提出用社会主义的目的作为检验我们的实践,我们所采取的具体手段姓“社”姓“资”能否成为我们所用的标准,手段是否得当,政策、措施是否对头,只能看结果,即看结果是否达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他针对人们的顾虑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72页。)这可以算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大突破。也是目的高

于手段的最重要根据。它从根本上破除了已往社会主义建设中严重束缚人们手脚的许多条条框框,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当今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规定着社会主义的实践性质。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的目的性,防止人们把习以为常的手段当成本质,给改革开放实践增添新的教条。 
社会主义的本体澄明之境Ⅲ:本质成长的过程性 
有人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产生疑虑,根源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过程性缺乏应用的认识。因而,使社会主义本体问题获得澄明之境,还必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成长的过程性。 
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问题上,我们可以借用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先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社会主义作为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社会道路的选择,是一个事实存在着,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价值悬设”存在于我们的理论信念中,同样存在于我们的实践追求中。但是,我们的社会要成为一个“够格”的、纯粹的、理想的社会主义,必然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这个过程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理想、目的一点一滴地实现并巩固起来,社会主义的因素从基本方面到多方面,获得质的规定性。第二,社会主义本质获得的过程也可能是十分曲折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直接实现,那就必须间接实现。而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从某一具体过程上看可能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如果从只有如此才能更可靠、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而言,它又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为了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策略是最可靠的途径,“差距”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但是,不允许差距的共同富裕政策,只能导致共同贫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差距”又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必要环节。第三,在社会主义本质获得过程中,也必然

《社会主义本体的澄明之境 ——浅析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思维方法(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69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