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改革以来的经济形势分析
随着外资政策的放开,外国资本流入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国直接投资、外国机构投资、海外基金(off-shore funds)以及全球存款收入(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呈上升趋势,而外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以及高利率下的短期资本流入(如外国商业借款和印度侨民存款)的比例减少,目前在印度证券及外汇委员会登记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已超过500家,其中250多家来自美国。
表2 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百万美元)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直接投资 129 315 586 1314 2144 2821 3557 2462 2155
证券投资 4 244 3567 3824 2748 3312 1828 -61 3026
国外发行股票 240 1520 2082 683 1366 645 270 768
机构投资者 1 1665 1503 2009 1926 979 -390 2135
可兑换债券 4 3 382 239 56 20 204 59 123
总计 133 559 4153 5138 4861 6008 4798 2401 5181
资料来源:《印度储备银行公报》,2000年10月。
(四)外债结构趋向合理
80年代,印度大量举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导致外债成倍增加。据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1991年印度的外债仅次于巴西和墨西哥,居世界第三位。90年代,印度采取了持续谨慎的外债管理政策,强调提高出口增长率,鼓励外国投资,严格控制短期债务,使商业债务掌握在可管理的限度之内。经过几年的努力,外债形势出现好转。首先是短期外债占总外债的比重从1991年3月末的10.2%下降到1998年9月的3.68%,之后又下降到2001年9月末的2.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更促使印度减少短期外债的比例。目前,印度的外债结构已比较合理。在2000年9月债务总额中,长期债务占95.4%,短期债务占4.6%,优惠债务占37.5%。外债占GDP的比率也连年下降,从1992年3月末的38.7%下降到2001年3月末的22.3%以及2001年9月末的21%。偿债率(按现行价格计算)也从1990~1991年度最高水平的35.3%不断下降,并且已经进入一个适宜的水平,至2000~2001年为16.3%。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至2000年9月底,曾是世界第三号债务国的印度已经降至第九位,第一次被世界银行列入“少外债”国家。
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印度政府长期采用赤字财政的办法来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当国内积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时,这一部分差额通常由外资或外援来弥补,但是如果仍存在缺口,就需要实行赤字财政。在六七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印度经济学家都高度赞扬过赤字财政。印度在1990~1991年度曾创下了1135亿卢比的财政赤字记录。然而,高额的财政赤字也会导致宏观经济失控和通货膨胀等恶果。1991年印度出现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80年代实行高额财政赤字的结果。
印度政府虽然已经认识到财政赤字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是长期以来却一直未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财政赤字已经成为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大顽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只在改革初期从1990~1991年度的8.3%降至1991~1992年度的5.9%,然而在此后的几年里却一直保持在5%~6%之间。由于邦政府也存在类似的财政
赤字,导致中央及邦的总财政赤字始终占到GDP的10%左右,这同改革前的情况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改观。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偿还不仅限制了政府必要的生产性投资,而且挤占了私人部门更有效的投资。
印度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巨额财政补贴支出。政府的补贴主要用于化肥补贴和粮食补贴上。政府通过公共分配系统以低于市场价向消费者提供6种关键性商品,差价部分由政府补贴支出。1997~1998年度中央的补贴支出为1964.4亿卢比,占当年GDP的1.4%,而在1998~1999年度粮食补贴就高达870亿卢比。印度通过补贴的办法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而不是通过建设新的农村基础设施如灌溉、电力等来加强农业,这一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后果。这种办法本身就是高成本、低效率,是难以维持的,一方面挤占了政府用于对道路、灌溉、技术升级等关键基础设施和社会需求的有效支出,另一方面也挤占了银行的贷款,使中央财政不堪重负。
(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将落后偏远的地区同较先进的地区连接起来。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不间断的电力供应以满足工业发展的基本需要,也需要公路、港口、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来满足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以及商品和服务的及时分配,以实现经济的快速运转并形成规模经济从而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印度的基础设施一直比较滞后,对经济发展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1996竞争力报告》把印度的基础设施排在49个国家之中的第48位(注:孙培钧、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对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来说,基础设施的状况对于刺激国内投资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FDI(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向在广义上分为三类:市场寻求、效率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