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西方经济学 >> 正文

印度经济改革以来的经济形势分析


和其他产地寻求(注:N.S.Sin-ddharthan,Declining  Investment  Rate  and  Union  Budget,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March  25,2000,p.1051.)。FDI的流向不仅取决于当地市场的规模、该国的收入和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还取决于效率的实现。FDI出于对效率的寻求,关心的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利润。而成本方面的考虑主要是基础设施的状况、劳动力成本等。如果一国的基础设施滞后,势必带来生产的高成本,影响FDI的流入。可见,仅有吸引外资的种种优惠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相配合。
  虽然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是同其他国家相比,印度对外资的利用程度还是很低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印度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同其经济规模相比仍然远远不足。即使是在FDI流入量最多的1997年,其FDI占世界的比重也仅有0.765%,而中国则为11%(注:World  Investment  Report,2000.)。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即使印度经济在未来的15年中保持6.5%年均增长率,条件之一是每年吸收外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规模至少要由当前的30亿~5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50亿美元(注:Estimates  for  the  Five  Countries,2000-2015  in  Charles  Wolf,Asian  Economic  Trends  and  Their  Security  Implications.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印度距此目标也还有相当的差距。
    表3  各国FDI占GDP的比例比较(%)  
国家       1985     1990      1995    1998
马来西亚     8.07      16.25    10.87    25.85
泰国       1.49     6.92      2.96    24.69
中国       1.44     2.83    12.54    11.92
斯里兰卡     1.98     2.41      1.67      4.84
巴基斯坦     2.92     3.22      6.53      4.61
孟加拉国     0.00     0.05      0.03      3.25
印度       0.19     0.20      2.30      2.60

  
  资料来源;World  Bank  Indicators  Database.
    (三)公营部门生产效率低下
  公营经济在独立以后的印度经济中一直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公营企业曾经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并吸纳了大量劳动力。2000年公营部门就业人数达1931.4万,私营部门864.6万。公营部门的就业人数几乎占印度经济中有组织部门工人的70%。但是由于缺乏效率,资本投入一产出率低,加上过分官僚化等问题的存在而严重亏损,尤其是各邦公营部门的亏损更为严重。1997~1998年度公营部门的积累为2025.5亿卢比,几乎占国内总积累35217.8亿卢比的6%。而到了1998~1999年度,就降为负1716.9亿卢比,1999~2000年为负1732.6亿卢比。虽然国内总积累从1997~1998年度的35217.8亿增至1998~1999年度的37727.1亿和1999~2000年度的44718.8亿卢比,但这主要来自私营部门增长的贡献。据统计,2000~2001年度公营部门对国内总积累的贡献为负3447.9亿卢比,占GDP的负1.7%(注:Government  of  India:Economic  Survey  2001-2002.)。另外,公营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超员现象。一些大的公营企业如印度煤炭公司,有

近70万员工,据保守估计,其中三分之一是多余人员。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银行以及中央和各邦政府公营部门的其他企业之中。
  公营部门经营效益的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沉重包袱。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解决政府的财政负担,增强公营部门的活力。例如在1996年成立了“减持委员会”(Disinvestment  Commission),要求对“非战略性的和非核心领域”的公营部门减少政府股份甚至可以完全私有化。1997~1998年度已将50家公营企业出售股份,减持幅度从5%~49%不等。印度人民党政府还宣布将大部分公营企业股份减少至26%。但是这一进程目前进展缓慢,除个别年份外,实际减持数目与目标差距较大(见表4)。
    表4  公营部门企业减持情况  (单位:千万卢比)  
年份          目标值    实际值
1991~1992      2500     3038
1992~1993      2500     1913
1993~1994      3500       无
1994~1995      4000     4843
1995~1996      7000       168
1996~1997      5000       380
1997~1998      4800       910
1998~1999      5000     5371
1999~2000       10000     1829
2000~2001       10000     1869
2001~2002       12000     不详

  
  资料来源:Government  of  India,Economic  Survey  2001-02.
  关闭亏损企业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除了来自工会和官僚的阻力外,还有法律程序。自1987年至2000年12月,交给工业和金融复兴局抢救的中央直属国营企业有74家,邦一级国营企业有101家,批准挽救计划的中央企业有20家,邦企业有25家,建议关闭的中央企业13家,邦企业22家,宣布不再亏损的中央企业3家,邦企业5家,进展之慢可想而知。随着企业关停并转,安置下岗职工也是一个复杂问题。自1998年印度政府就在国营企业推行“自愿退休计划”,给退休工人补偿金,以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实行经济改革以来根据需要提高了补偿金额。例如自愿退休的纺织工人每人可得8万~1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73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西方经济学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