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社会失范的类型分析
童、走私、杀人、黑社会团伙、路霸车匪、地痞乡霸、海霸水匪、盗掘古墓文物、地下海关、盗窃、抢劫、强奸、随意殴打、暴力抗法、毒品、偷渡、非法拘禁他人、酗酒等。根据《人民日报》统计结论,1980年秩序性失范即严重妨碍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失范共52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27.08%;1990年秩序性失范共90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39.65%;2000年秩序性失范共144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31.72%。《法制日报》中,1990年秩序性失范共139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51.87%;2000年秩序性失范共327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54.87%。
6.风气性失范:包括迷信(如坟墓吞噬良田;农村闹丧、私办公墓等)、赌博、贩黄(包括网上贩黄)、公车私用、公款消费(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请客送礼、卖淫嫖娼、私设小金库、超生、公房转租、滥发统计报表、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如外贸局长兼作私企老板)等。由《人民日报》统计可以看出,1980年风气性失范共15起,占7.81%;1990年风气性失范共7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3.08%;2000年风气性失范共10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2.20%。根据《法制日报》结果,1990年风气性失范共27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10.07%;2000年风气性失范共9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1.51%。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是按照失范发生的领域及性质予以了分类,但这种分类依据不是绝对的。六种失范类型彼此间是互相关联的。比如除了经济失范以外,其它五种失范类型在一定意义上也都和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为了追逐一定经济利益而导致的失范行为。又比如除了道德失范以外,其它五种失范类型也都与道德有着根本的联系,可以说,所有的失范行为的发生究其根本,是源于失范者缺乏一定的道德或道德自律不强。
从以上的社会失范的类型及现状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2000年,社会失范的数量日益增多。其中经济失范和秩序性失范上升的幅度最大。尤其是秩序性失范,从对《法制日报》的统计结果可知,这类失范案例已经占该报所报道的社会全部失范案件总量的一半以上,对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的危害也最大。此外,政治失范、风气性失范以及道德失范的数量也不少,并且道德失范中的职业道德失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知识领域的纠纷也常见诸报端,其中学术性失范数量已经日渐增多。由此可见,在社会转型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失范的类型也已日渐多样化,危害程度也日趋加深。
当前社会失范的特点及危害程度分析
1.我国当前社会失范的特点
保加利亚一位学者曾将社会失范划分为积极失范和消极失范。他认为社会失范具有诸如符合历史主义精神、阶级性、社会倾向性、群众性和传播性等特征。但不同国家的社会失范都有其自身特点。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社会失范,其特点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科技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马克思也说过,人们的行为归根结底决定于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社会历史特点。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的社会失范现象的特征主要是:第一,社会失范现象的数量与日俱增。李银河在一项调查中发现,中国人存在着一种大概率价值观。这种观念相信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总是对的、规范的;而极少数的人的行为总是错的、失范的。因此只要是极少数的行为就可能被认为是失范行为。但当前的社会失范已不再是极少数人的问题,甚至某种社会失范可能已经在一定的范围泛滥了。第二,现行社会规范呈现二元化。许多失范现象公然盛行于实行所谓“第二规范”的“第二社会”。这时,失范行为虽然与社会的主流规范相冲突,但作为一种习惯行为,它与人们的传统习惯以及各种群体的亚规范相契合;既是失范行为,也是一种符合规范行为,问题在于用什么规范的标准来衡量。第三,当前的社会失范涉及的领域扩大,形式日趋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失范形式如制贩假币、假冒商标、网络犯罪等,此外一些精神文化领域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失范。第四,当前的社会失范具有利益刚性。以往的社会失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片面抽象地追求行为价值标准而忽视甚至摈弃行为的利益实现,当前的社会失范则是一味追求利益的实现而不顾价值,具有强烈的利益刚性;第五,主体自身介入市场的程度不同,则它们失范的程度也不同。
除了具有上述的一些特征外,六种类型的社会失范还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就拿当前比较严重的秩序性失范来说,作为一种危害社会治安的失范种类,其特点是:一是侵财失范上升幅度大;二是危害公共安全的失范增加;三是杀人这种极其严重的失范行为多;四是盗窃的行为在秩序性失范中的比例仍居高不下;五是一些失范现象比如暴力抗法、黑社会团伙等同以往相比在增加,危害程度更大,并且手段趋向多样化。
2.我国当前社会失范的危害程度简析
各种类型的社会失范对社会的危害都是相当大的。以经济失范中的假冒伪劣为例,某些厂家商家或置制度与规范于不顾,或钻制度与规范的空子,或躲在地方保护主义大伞下,或贿赂少数工作人员,致使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犯。非法活动不仅范围广、数量大,而且手段日益翻新,方式更加隐蔽和复杂。并且其恶劣影响不仅局限于生产和流通领域,还深刻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政治失范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2000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去年以来打击行贿犯罪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据统计,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行贿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为837件,1999年上升至984件,而2000年1月至11月就达1199件。行贿数额急升,从十几万元到数百万元,甚至出现了千万元的巨额行贿案。在腐败渎职方面,由于不廉洁行为的干部人数增多,出现了“法不责众”的问题。腐败现象的发展已使不少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参与”进去。失范行为者并非不知道规范的存在,而是见到别人那样做没事,便在不知不觉中加以效仿。
道德失范造成的危害是无规矩可言,对人们内心信念上造成的影响则表现为无所谓错对,无所谓美丑,没有良心的自责。社会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正在丧失。道德失范中的职业失范的最大危害在于损害职业形象,破坏了社会管理的合法性基础。
风气性失范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灵魂,严重败坏了社会风
知识失范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失范,是近年来才逐渐凸显的一种新型失范,但其对精神文化领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就拿替考现象来说,最近几年的替考现象愈演愈烈,既违背了考试纪律,又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已经成为现行考试制度的毒瘤。
【参考文献】
[1] 杨振福,1993,《外国对失范行为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情况》第9期。
[2] 佟新,1996,《越轨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第2期。
[3] 李金,1991,《社会失控与从众性逃避现象》,《中国社会报》8月。
[4] 渠敬东,1999,《缺席与断裂》,上海人民出版社。
《当前我国社会失范的类型分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816.html
6.风气性失范:包括迷信(如坟墓吞噬良田;农村闹丧、私办公墓等)、赌博、贩黄(包括网上贩黄)、公车私用、公款消费(如公费旅游;公款吃喝)、请客送礼、卖淫嫖娼、私设小金库、超生、公房转租、滥发统计报表、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如外贸局长兼作私企老板)等。由《人民日报》统计可以看出,1980年风气性失范共15起,占7.81%;1990年风气性失范共7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3.08%;2000年风气性失范共10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2.20%。根据《法制日报》结果,1990年风气性失范共27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10.07%;2000年风气性失范共9起,占当年本报报导的社会失范的1.51%。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是按照失范发生的领域及性质予以了分类,但这种分类依据不是绝对的。六种失范类型彼此间是互相关联的。比如除了经济失范以外,其它五种失范类型在一定意义上也都和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为了追逐一定经济利益而导致的失范行为。又比如除了道德失范以外,其它五种失范类型也都与道德有着根本的联系,可以说,所有的失范行为的发生究其根本,是源于失范者缺乏一定的道德或道德自律不强。
从以上的社会失范的类型及现状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2000年,社会失范的数量日益增多。其中经济失范和秩序性失范上升的幅度最大。尤其是秩序性失范,从对《法制日报》的统计结果可知,这类失范案例已经占该报所报道的社会全部失范案件总量的一半以上,对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的危害也最大。此外,政治失范、风气性失范以及道德失范的数量也不少,并且道德失范中的职业道德失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知识领域的纠纷也常见诸报端,其中学术性失范数量已经日渐增多。由此可见,在社会转型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失范的类型也已日渐多样化,危害程度也日趋加深。
当前社会失范的特点及危害程度分析
1.我国当前社会失范的特点
保加利亚一位学者曾将社会失范划分为积极失范和消极失范。他认为社会失范具有诸如符合历史主义精神、阶级性、社会倾向性、群众性和传播性等特征。但不同国家的社会失范都有其自身特点。即使是同一个国家的社会失范,其特点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科技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马克思也说过,人们的行为归根结底决定于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社会历史特点。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的社会失范现象的特征主要是:第一,社会失范现象的数量与日俱增。李银河在一项调查中发现,中国人存在着一种大概率价值观。这种观念相信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总是对的、规范的;而极少数的人的行为总是错的、失范的。因此只要是极少数的行为就可能被认为是失范行为。但当前的社会失范已不再是极少数人的问题,甚至某种社会失范可能已经在一定的范围泛滥了。第二,现行社会规范呈现二元化。许多失范现象公然盛行于实行所谓“第二规范”的“第二社会”。这时,失范行为虽然与社会的主流规范相冲突,但作为一种习惯行为,它与人们的传统习惯以及各种群体的亚规范相契合;既是失范行为,也是一种符合规范行为,问题在于用什么规范的标准来衡量。第三,当前的社会失范涉及的领域扩大,形式日趋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失范形式如制贩假币、假冒商标、网络犯罪等,此外一些精神文化领域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失范。第四,当前的社会失范具有利益刚性。以往的社会失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片面抽象地追求行为价值标准而忽视甚至摈弃行为的利益实现,当前的社会失范则是一味追求利益的实现而不顾价值,具有强烈的利益刚性;第五,主体自身介入市场的程度不同,则它们失范的程度也不同。
除了具有上述的一些特征外,六种类型的社会失范还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就拿当前比较严重的秩序性失范来说,作为一种危害社会治安的失范种类,其特点是:一是侵财失范上升幅度大;二是危害公共安全的失范增加;三是杀人这种极其严重的失范行为多;四是盗窃的行为在秩序性失范中的比例仍居高不下;五是一些失范现象比如暴力抗法、黑社会团伙等同以往相比在增加,危害程度更大,并且手段趋向多样化。
2.我国当前社会失范的危害程度简析
各种类型的社会失范对社会的危害都是相当大的。以经济失范中的假冒伪劣为例,某些厂家商家或置制度与规范于不顾,或钻制度与规范的空子,或躲在地方保护主义大伞下,或贿赂少数工作人员,致使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犯。非法活动不仅范围广、数量大,而且手段日益翻新,方式更加隐蔽和复杂。并且其恶劣影响不仅局限于生产和流通领域,还深刻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政治失范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2000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去年以来打击行贿犯罪的情况进行了通报。据统计,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行贿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1998年为837件,1999年上升至984件,而2000年1月至11月就达1199件。行贿数额急升,从十几万元到数百万元,甚至出现了千万元的巨额行贿案。在腐败渎职方面,由于不廉洁行为的干部人数增多,出现了“法不责众”的问题。腐败现象的发展已使不少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参与”进去。失范行为者并非不知道规范的存在,而是见到别人那样做没事,便在不知不觉中加以效仿。
道德失范造成的危害是无规矩可言,对人们内心信念上造成的影响则表现为无所谓错对,无所谓美丑,没有良心的自责。社会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正在丧失。道德失范中的职业失范的最大危害在于损害职业形象,破坏了社会管理的合法性基础。
风气性失范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灵魂,严重败坏了社会风
气。而吸毒、贩毒、赌博、拐卖人口等秩序性失范则更使社会沉渣泛起,已经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同时,这些现象的存在形成一种恶劣的社会氛围,宣扬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大大削弱了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知识失范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失范,是近年来才逐渐凸显的一种新型失范,但其对精神文化领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就拿替考现象来说,最近几年的替考现象愈演愈烈,既违背了考试纪律,又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已经成为现行考试制度的毒瘤。
【参考文献】
[1] 杨振福,1993,《外国对失范行为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情况》第9期。
[2] 佟新,1996,《越轨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第2期。
[3] 李金,1991,《社会失控与从众性逃避现象》,《中国社会报》8月。
[4] 渠敬东,1999,《缺席与断裂》,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