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
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人民呢?”(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777页。)
由此,产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在发展程序上与马克思的设想不同,它不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基础之上,不是先工业化和现代化,后搞社会主义;而是先建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后搞现代化。列宁把这一新的历史经验概括为一个著名的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是电气时代的社会主义。
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把苏维埃俄国的生存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起来、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思想。由于当时的苏维埃俄国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严酷环境中,因此对外开放只能是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放。列宁说:“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注:《列宁全集》第41卷,第167页。 )“提出把国际经济同电气化计划联系起来在科学上是正确的。”(注:《列宁全集》第40卷,第72页。)俄国要实现电气化就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列宁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把这些设想付之实施。
列宁是在十分险恶的国际环境中提出这些对外开放思想的,因此尤其可贵。
三、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
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并不是当代世界的新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特点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进入了直接国际化大生产新阶段,从而使经济全球化。
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大大提高了通讯和运输的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例如:1930年到1990年,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估计到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3美分。 这就大大推动了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国际分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战前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国与原料国的垂直分工为特征的。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天然原料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不仅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料因素已大大减少,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人工合成的可替代的原料。原料的人工化、制造业化,已经和正在使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为主转变为水平分工为主。水平分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各国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为工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发展为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甚至实现了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各国各企业分别制造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零件、部件、配件,然后再组装为成品。这种生产和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实际上把有关国家的有关企业组成了国际生产的流水线,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使生产成为直接国际化大生产。当代世界国际分工的新发展,导致各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1990~1995年间,世界国内年均增长率为3%, 而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达6%。与此同时,各种贸易壁垒逐步减少。跨国经济力量迅速发展,经济活动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国界,形成了生产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是生产的全球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跨国公司。世界直接投资额迅速增长,其增速快于世界贸易额。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 2/3 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核心是资本的全球化。它的推动力来自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的经营战略。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流动的金融资本。其规模越来越大,流动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和金融的网络化,使亿万资本在国家之间流动,只要在电脑上按键盘就能完成。出现了外汇市场、债权市场和股权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到1995年外汇贸易额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
当今的世界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世界开放度的空前扩展,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开放理论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能否大跨步地走向世界,已成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邓小平以勇敢的开拓意识和彻底的实践品格,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提出来。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立足本国,而且面向世界。他把对外开放作为我们党的总方针——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他对开放如此的强调,以致把改革叫做对内开放。他把对外开放作为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之一——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强调对外开放不仅是建设必不可少的,而且是改革必不可少的。在这些理论、方针的指导下,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推动力。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透彻地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鲜明地提出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理论。这个理论主张: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而且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不仅沿海地区要开放,而且沿边地区和内陆地区也要开放。这个理论不仅主张对外开放,而且强调不断扩大开放,并把它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不仅要求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而且强调借鉴要“大胆”。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扫清了障碍。正是这些理论使中国迅速地打破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现在经济的开放度大于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在同等发展水平的开放度,但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看都有待于提高。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尖锐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过去,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内进行的,而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则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我们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趋势出发,更积极地走向世界,并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抓住当前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提供的机遇。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积极争取参加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在多边和区域组织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贸新秩序而奋斗。
可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仅意味着机遇,而且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更激烈的经济竞争。如何在利用这一机遇的同时,保护自己的经济安全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确保经济安全是何等的重要。近年来,许多实力雄厚和技术占优势的跨国公司纷至沓来,这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将有一个大的提高。但面对跨国公司将成为我国投资的主体,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促使跨国公司的投资有利于我国工业的健康成长,确保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防止外国企业的倾销等不正当的行为。对规模经济敏感的行业,对本国的幼稚工业进行适度保护。同时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847.html
由此,产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产生,在发展程序上与马克思的设想不同,它不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基础之上,不是先工业化和现代化,后搞社会主义;而是先建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后搞现代化。列宁把这一新的历史经验概括为一个著名的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是电气时代的社会主义。
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把苏维埃俄国的生存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起来、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思想。由于当时的苏维埃俄国处在资本主义包围的严酷环境中,因此对外开放只能是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放。列宁说:“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注:《列宁全集》第41卷,第167页。 )“提出把国际经济同电气化计划联系起来在科学上是正确的。”(注:《列宁全集》第40卷,第72页。)俄国要实现电气化就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列宁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把这些设想付之实施。
列宁是在十分险恶的国际环境中提出这些对外开放思想的,因此尤其可贵。
三、经济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
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并不是当代世界的新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特点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阶段,进入了直接国际化大生产新阶段,从而使经济全球化。
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大大提高了通讯和运输的效率,并降低其成本。例如:1930年到1990年,纽约与伦敦的三分钟电话费从244美元降到3美元,估计到2010年进一步下降到3美分。 这就大大推动了生产和服务的国际化。国际分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战前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国与原料国的垂直分工为特征的。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天然原料的重要性相对降低,不仅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原料因素已大大减少,而且还出现了许多新的人工合成的可替代的原料。原料的人工化、制造业化,已经和正在使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为主转变为水平分工为主。水平分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各国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为工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发展为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甚至实现了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各国各企业分别制造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零件、部件、配件,然后再组装为成品。这种生产和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实际上把有关国家的有关企业组成了国际生产的流水线,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使生产成为直接国际化大生产。当代世界国际分工的新发展,导致各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1990~1995年间,世界国内年均增长率为3%, 而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达6%。与此同时,各种贸易壁垒逐步减少。跨国经济力量迅速发展,经济活动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国界,形成了生产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是生产的全球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跨国公司。世界直接投资额迅速增长,其增速快于世界贸易额。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 2/3 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核心是资本的全球化。它的推动力来自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的经营战略。由此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流动的金融资本。其规模越来越大,流动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和金融的网络化,使亿万资本在国家之间流动,只要在电脑上按键盘就能完成。出现了外汇市场、债权市场和股权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到1995年外汇贸易额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
当今的世界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世界开放度的空前扩展,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开放理论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能否大跨步地走向世界,已成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邓小平以勇敢的开拓意识和彻底的实践品格,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提出来。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立足本国,而且面向世界。他把对外开放作为我们党的总方针——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他对开放如此的强调,以致把改革叫做对内开放。他把对外开放作为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之一——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强调对外开放不仅是建设必不可少的,而且是改革必不可少的。在这些理论、方针的指导下,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推动力。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透彻地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鲜明地提出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理论。这个理论主张: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而且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不仅沿海地区要开放,而且沿边地区和内陆地区也要开放。这个理论不仅主张对外开放,而且强调不断扩大开放,并把它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不仅要求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而且强调借鉴要“大胆”。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扫清了障碍。正是这些理论使中国迅速地打破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现在经济的开放度大于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在同等发展水平的开放度,但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看都有待于提高。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尖锐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过去,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内进行的,而这次产业结构调整则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我们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趋势出发,更积极地走向世界,并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抓住当前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提供的机遇。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努力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对外贸易,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积极争取参加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在多边和区域组织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贸新秩序而奋斗。
可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仅意味着机遇,而且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更激烈的经济竞争。如何在利用这一机遇的同时,保护自己的经济安全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确保经济安全是何等的重要。近年来,许多实力雄厚和技术占优势的跨国公司纷至沓来,这对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将有一个大的提高。但面对跨国公司将成为我国投资的主体,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促使跨国公司的投资有利于我国工业的健康成长,确保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防止外国企业的倾销等不正当的行为。对规模经济敏感的行业,对本国的幼稚工业进行适度保护。同时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