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的根源
改革开放使中国处于全面的历史转型进程中。原有物质利益结构的分化、重构和新的物质利益结构的形成,使社会利益群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各种利益矛盾,尤其是物质利益矛盾更加突现出来,上升为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因此,正确分析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的根源,对于处理好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考察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的根源:从空间看,可分为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从国内看,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是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产生的原生根源,而经济、政治体制和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构成了矛盾存在的次生根源。
一、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
我国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人口多、底子薄,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低,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平衡,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仍然占相当比重,这些构成了当前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形成和发展的原生根源。
首先,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生产发展相对不足,社会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不充分,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而且,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旧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就会产生;初步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样社会生产又显得相对落后了。因此,只要社会生产不能提供实现按需分配的物质基础,人们在分配领域就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和矛盾。
其次,我国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对自然资源、人才和生产技术设备等的占有差别很大,加之政策倾斜,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从地区来看,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就全国范围说,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各省、各地区范围内也有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区域的差别。从产业来看,就是不同产业之间以及每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别。例如,我国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较,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经济效益较差。一些自然条件优越、技术装备水平高的企业,其经济效益好于一般企业。总之,生产力不发达且发展不平衡正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和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物质利益矛盾的根本原因。
最后,由于生产力发展落后,我国当前还存在着旧的分工残余。社会必然存在着差别和不平等,比如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和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矛盾。
二、经济体制不完善
经济体制不完善引起的矛盾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这三类矛盾交叉并存,难以分开。
首先,矛盾由计划经济体制造成。这是指基于原有体制的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而形成的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这类矛盾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以原态保留的已经不多,但仍然存在。最突出的是公有制单位内部仍然存在着因平均主义分配而形成的利益矛盾。1985年,我国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进行了改革,普遍实行结构工资制,即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金四部分构成。由于体现差距的工资大多停留在各自的职务工资上,而奖金和津贴、价格补贴基本上是平均发放的,因此,改革只是使职工收入在更高的平台上达成新的平均。单位内,高低级工作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反而缩小了。1988年在国营部门工作的人员中,最低20%收入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0.52%,最高20%收入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2.6%,后者为前者的3.1倍,基尼系数只有0.232[1]。1993年10月,国家机关和国有事业单位再次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表面上看拉开了标准工资的差距,但因标准工资在职工收入中比重下降,单位的“创收”以现金、物品形式按人头发放,扩大的只是部门、单位之间的差距,单位内部的平均主义倾向依然严重。这种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悬殊一样,均属于不公之列,引发或加剧了利益矛盾。
其次,矛盾由市场经济体制造成。从经济关系来看,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就是市场主体多样化,承认和保护不同利益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利益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为争夺物质利益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的矛盾、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私营企业之间的矛盾等。就是一些在原有体制下存在的矛盾,如公有制企业与劳动者的矛盾、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矛盾、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其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已转变为不同市场主体的矛盾。
从经济运行来看,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竞争中,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必然会出现优势行业和劣势行业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及企业破产所引发的大量经济纠纷和矛盾。如企业间债务纠纷、下岗工人与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因待业补助或再就业而发生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势在必行,但城市及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明显,由此也加大了城乡间、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不平衡。国民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全国整齐划一的收入率不复存在,充其量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这必然使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最后,矛盾由体制转换造成。这包括以下5种类型:
1.矛盾在传统体制下就已存在并长期积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充分暴露或进一步发展。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本来就存在城乡、工农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被冲破,农产品价格逐渐放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频繁流动,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使城乡、工农、地区之间的矛盾得以缓和的条件。但是由于传统体制下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特征的宏观政策环境仍在作祟,由市场价格体系所形成的地区经济优势和资源结构优势相背离,进一步加深了城乡、工农、地区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在利益驱动下各地纷纷进行市场封锁,使全国的统一市场遭到割裂。这些必然拉大城乡、工农、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2.矛盾源于传统体制,在体制转换形成的规则真空和制度漏洞中,得到了迅速的扩展。这种类型的矛盾很多,最为突出的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公务人员腐败问题。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实际上是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权力过分集中,国家对机关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完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这就为一些人滥用职权开了绿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各种公共权力也会异化为私有权力,但较少表现为以权谋私,更多的是为了个人私欲滥用权力而损害公众利益。改革以来,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加大,但行政权力在资源配置中依然占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获得某些短缺的生产或生活要素,首先必须获得权力支持或许可,这就为某些掌权者以权谋私提供了可能。并且,在转型过程中新旧体制的并存和衔接存在着规则真空,就是有规则也可能弹性过大或相互矛盾,加之社会监督水平低,致使公务人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现象得以蔓延,成为转型期的一个突出问题。
3.矛盾由新旧
目前比较突出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样。我国培育市场经济因素是从体制外开始的。非国有经济已基本上融于市场经济,而国有经济尚未真正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国有企业虽然屡经放权让利的改革,但内在缺陷尚未清除,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状况犹存。其结果:一是国有资产无人负责,导致大量流失,企 《论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的根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850.html
一、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落后
我国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人口多、底子薄,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低,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平衡,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仍然占相当比重,这些构成了当前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形成和发展的原生根源。
首先,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生产发展相对不足,社会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不充分,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而且,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旧的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就会产生;初步需要满足了,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这样社会生产又显得相对落后了。因此,只要社会生产不能提供实现按需分配的物质基础,人们在分配领域就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和矛盾。
其次,我国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对自然资源、人才和生产技术设备等的占有差别很大,加之政策倾斜,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从地区来看,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就全国范围说,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各省、各地区范围内也有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区域的差别。从产业来看,就是不同产业之间以及每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别。例如,我国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比较,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经济效益较差。一些自然条件优越、技术装备水平高的企业,其经济效益好于一般企业。总之,生产力不发达且发展不平衡正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和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物质利益矛盾的根本原因。
最后,由于生产力发展落后,我国当前还存在着旧的分工残余。社会必然存在着差别和不平等,比如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和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矛盾。
二、经济体制不完善
经济体制不完善引起的矛盾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这三类矛盾交叉并存,难以分开。
首先,矛盾由计划经济体制造成。这是指基于原有体制的经济关系和利益格局而形成的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这类矛盾在体制转轨过程中以原态保留的已经不多,但仍然存在。最突出的是公有制单位内部仍然存在着因平均主义分配而形成的利益矛盾。1985年,我国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进行了改革,普遍实行结构工资制,即工资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金四部分构成。由于体现差距的工资大多停留在各自的职务工资上,而奖金和津贴、价格补贴基本上是平均发放的,因此,改革只是使职工收入在更高的平台上达成新的平均。单位内,高低级工作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反而缩小了。1988年在国营部门工作的人员中,最低20%收入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0.52%,最高20%收入组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2.6%,后者为前者的3.1倍,基尼系数只有0.232[1]。1993年10月,国家机关和国有事业单位再次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表面上看拉开了标准工资的差距,但因标准工资在职工收入中比重下降,单位的“创收”以现金、物品形式按人头发放,扩大的只是部门、单位之间的差距,单位内部的平均主义倾向依然严重。这种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与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悬殊一样,均属于不公之列,引发或加剧了利益矛盾。
其次,矛盾由市场经济体制造成。从经济关系来看,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就是市场主体多样化,承认和保护不同利益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利益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为争夺物质利益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私营企业主与雇工之间的矛盾、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私营企业之间的矛盾等。就是一些在原有体制下存在的矛盾,如公有制企业与劳动者的矛盾、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矛盾、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其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业已转变为不同市场主体的矛盾。
从经济运行来看,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竞争中,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必然会出现优势行业和劣势行业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及企业破产所引发的大量经济纠纷和矛盾。如企业间债务纠纷、下岗工人与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因待业补助或再就业而发生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势在必行,但城市及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明显,由此也加大了城乡间、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不平衡。国民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全国整齐划一的收入率不复存在,充其量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这必然使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最后,矛盾由体制转换造成。这包括以下5种类型:
1.矛盾在传统体制下就已存在并长期积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充分暴露或进一步发展。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本来就存在城乡、工农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被冲破,农产品价格逐渐放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地区间频繁流动,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使城乡、工农、地区之间的矛盾得以缓和的条件。但是由于传统体制下以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为特征的宏观政策环境仍在作祟,由市场价格体系所形成的地区经济优势和资源结构优势相背离,进一步加深了城乡、工农、地区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在利益驱动下各地纷纷进行市场封锁,使全国的统一市场遭到割裂。这些必然拉大城乡、工农、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2.矛盾源于传统体制,在体制转换形成的规则真空和制度漏洞中,得到了迅速的扩展。这种类型的矛盾很多,最为突出的是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公务人员腐败问题。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实际上是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权力过分集中,国家对机关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权力缺乏完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这就为一些人滥用职权开了绿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各种公共权力也会异化为私有权力,但较少表现为以权谋私,更多的是为了个人私欲滥用权力而损害公众利益。改革以来,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占的份额日益加大,但行政权力在资源配置中依然占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获得某些短缺的生产或生活要素,首先必须获得权力支持或许可,这就为某些掌权者以权谋私提供了可能。并且,在转型过程中新旧体制的并存和衔接存在着规则真空,就是有规则也可能弹性过大或相互矛盾,加之社会监督水平低,致使公务人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现象得以蔓延,成为转型期的一个突出问题。
3.矛盾由新旧
体制摩擦引发或加剧。我国的改革是在历史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模式和清晰的改革整体方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试点中前进,在局部变革中逐步扩展,而不能同步、配套地进行。这就必然引发或加剧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比如非国有经济部门改革在前,国有经济部门改革滞后;流通、价格、分配体制改革在前,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财税、金融、投资体制等)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后;经济体制改革启动甚早,而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等。采取这种“单兵突进式”的改革战略,既会使新的改革方案的推进受到旧体制的包围和制约,也使得改革受到本身不协调而积累下来的难题的制约,由此产生的矛盾更为深刻。
目前比较突出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样。我国培育市场经济因素是从体制外开始的。非国有经济已基本上融于市场经济,而国有经济尚未真正实现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国有企业虽然屡经放权让利的改革,但内在缺陷尚未清除,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状况犹存。其结果:一是国有资产无人负责,导致大量流失,企 《论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