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试论邓小平科学创新


【关 键 词】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科学创新 
【 正 文 】 
研究邓小平科学创新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江泽民关于科学创新的重要指示,推进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科学创新的丰硕成果 
邓小平一直十分重视科学创新,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成就举世瞩目。邓小平科学创新的辉煌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1.理论层面的科学创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作为我党长期以来的指导理论——马克思主义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特别是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剧变,有人认为共产主义“大失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时甚嚣尘上;二是在国内则表现为双重的理论危机:即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导致思想观念的僵化、体制模式的陈旧;加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及其十年实践,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信仰、信念的认识危机,封闭落后的客观危机,根子上是错误理论的产物。理论创新在当时成了既具有先导性的首要问题,更是带有根本性的重大课题,恢复科学理论的本来面目并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发展理论的重任历史地落在小平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人肩上。 
理论层面科学创新的集中表现就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是公认的主要创立者,党的十五大将之明确称为邓小平理论。它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最高层次性。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和智慧的最高结晶,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特别是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内在规律,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性课题,从而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是科学系统性。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是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三是宏观综合性。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多方面内容,具有根本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正是小平同志通过科学创新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最大贡献。 
2.路线层面的科学创新。 
邓小平科学创新,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和大党的最高领导人,一方面要从理论上总结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应对国际共运遇到的严峻挑战,进行理论创新;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必须将理论创新的成果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回答来自现实的挑战,尽快改变中华民族落后的状况,缩短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即党的路线及其方针、政策。它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和功能:一是与理论相联,有一定的理论性、原则性。二是与实践直接相通,有较强的应用性、操作性。路线方针政策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必然延伸,是邓小平科学创新又一重要层面和生动体现。我们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他按照新创立的科学理论,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制定了总揽全局,贯通各行各业的新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这同样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创造性工作。小平同志从倡导和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入手,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开展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大胆创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党创造性地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一条总路线,也可以说是总政策、总方针。它与党的八大路线相比,虽有相近似的地方,但仍可称之为一条全新的路线,它有了新理论指导,有了改革开放等新内容,具有了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基本路线的贯彻需要有具体的方针政策相配套。邓小平的科学创新又深入表现为领导全党适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涉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他曾说道:“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中恢复了正确的政策,并且研究新情况、新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正确政策。”1992年南方谈话也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他把大量心血倾注在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创新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3.实践层面的科学创新。 
理论创新和路线方针政策创新,都属于认识和观念上的创新,思想认识创新必然要求贯彻到实践中去。这不仅在于可以检验创新的真理性,更重要的在于能够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这是认识创新的最终价值和目的所在。 
邓小平对实践层面的科学创新一直特别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构思设计,领导组织。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使创造性的认识变为创造性的实践,并产生创造性的成果。二是总体筹划,宏观决策。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等重大问题果断决策,把握方向,保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轨道不断向前发展,开创新的局面。三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围绕大局,抓住工作重点、难点,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对实践方案、实践方式适时作出回答和选择,有的则进行直接的指示和点拨。从改革开放总方针、总格局、新思路的提出,到肯定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农村改革模式,倡导建立经济特区和证券、股市等,都是创造性的构想和举措,使我国改革开放始终以强劲的态势不断向纵深发展。四是果断试验,及时总结。他称实践为试验,要求坚决地试,“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我们较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同时又强调“关键在不断地总结经验。”这既符合认识的规律,又有利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以开创新局面。 
理论、路线、实践三个层面,既有其相对独立性,更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理论是路线方针政策和实践的基础,起根本指导作用,没有科学理论的创立,就不可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即使有了也不可能贯彻执行好。路线方针政策是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对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没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可能有正确有效的实践。反之,实践具有现实的品性,能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现实的东西,又能检验、发展、完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见,理论、路线、实践其实是三位一体的。邓小平充分地认识到三者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在科学创新过程中,不仅重视三个层面全方位的立体推进,而且努力使它们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理论层面的科学创新,使我们有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路线层面的科学创新,使

我们有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年不能动摇的党的基本路线及其一系列方针政策;实践层面的科学创新,使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我们要正确认识邓小平的科学创新,就必须从上述三个层面上加以全面把握。 
二、邓小平科学创新的主要特点 
深入研究邓小平科学创新的发展过程及其内在逻辑,可以发现他的科学创新有着鲜明特征: 
1.抓基础,在基本问题上进行观念创新。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党的指导思想、如何正确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拨乱反正首先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创新局面必须解决的前提性任务。在这些基本问题上的观念创新,构成邓小平科学创新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也是全面、深入地进行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在如何正确对待毛泽

《试论邓小平科学创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92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