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
原理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制作过程是否安全有序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是否能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是否能用语言对自己或者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进行评价。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四课:黑、白、灰(一)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黑白灰”单元的第一课。学习本课在于引导学生欣赏体会黑白灰独特的美。
有色世界是一种美,无色世界同样也是一种美。黑白灰的世界显得单纯、美得深邃、美得层次迷离,美的让人无法忘却。本课通过对生活中黑白灰的欣赏,了解黑白灰独特的美。并尝试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黑白灰的简单设计创作,主要涉及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物的简单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了解体会生活中的黑白灰并画一幅记忆中的黑白灰画。难点是运用黑白灰进行简单设计创作。
(二)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生活中黑白灰的欣赏,体会黑白灰独特的美。
②在欣赏理解的基础上利用黑白灰进行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物的简单设计创作,画一幅黑白灰画。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黑、白、灰三色(水笔、颜料或油画棒)都可以。
●教师准备黑白灰艺术图片。
●学生力所能及地搜集关于黑白灰的图片。
(二)教学过程:
●感受:分别用黑白两色画一画,说说对黑色的感觉和对白色的感觉;引导学生用两色调和,观察得到什么色?
●讨论:黑白色彩按不同比例调和,可以获得不同深浅的灰色。说说对不同深浅灰色的感受。
●欣赏:学生(以图片或幻灯片形式)观看一些生活中的黑白灰设计图片,如鞋、建筑、手表、摩托车等以自然界本身造化出的具有黑白灰色彩的景象。
●讨论:讨论黑白灰设计给人的感觉。
●体验:体验记忆中的黑白灰,进行体验交流。
●赏析:给出黑白灰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分析,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构思讨论:用黑白灰可以设计出什么?
●作业建议:运用所学的黑白灰知识,设计生活用品或建筑物。
●评价:以自我表现展示为主。
三、学习评价建议:
●在感受过程中,针对学生是否积极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感觉进行评价。
●在讨论和赏析过程中,针对学生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能否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简单设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进行评价。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五课:黑、白、灰(二)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黑白灰”单元的第二课。学习本课在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黑白灰,并用艺术的手法表现黑白灰独特的美。
在艺术创作中,很多创作者都很善于利用黑白灰艺术独特的,美感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本课通过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从而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黑白灰绘画作品的创作。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难点是运用黑白灰知识创作一幅画。
(二)教学目标
①欣赏黑白灰艺术作品,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②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
③引导学生用黑白灰进行绘画作品的简单创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有关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学具:学生准备一种自己较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水粉、油画棒、彩色水笔等。并准备一个墨镜。
(二)教学过程:
●欣赏: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讨论:自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
●启发:作为观赏者,你认为这些作品用黑白灰画面来表现,是否表现得很好,谈谈你的感受和评价。
●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独特见解或真实感受。
●体验:看彩色画面,说感受。再戴上墨镜看彩色画面,体验黑白灰的层次感觉。通过对彩色和黑白灰作品的对比,说说对黑白灰作品的感受。
●构思: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设计的黑白灰作品,互相提出不同建议。
●创作:以黑白为主,画一幅画。表现题材不限,表现方法自选。
●评价:以自我展示为主。教师不作结论性评价。
三、学习评价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是否积极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感觉进行评价。
●在讨论和赏析过程中,针对学生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能否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简单设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进行评价。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六课:字的联想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在这个教学单元中教材中设计了三个有关平面设计的内容,《字的联想》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训练课。它是版面应用设计学习的基础。它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教材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学科知识专业化。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并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设计创作“字义”与“形意”和谐统一的装饰文字。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创新的热情。教材举出“甜”、“鸟”、“笔”等一些将汉字的笔画结构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的例子。这种联想内容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②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联想的设计方法。
③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
●师生收集的各种装饰文字图片资料。
●准备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如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等。
(二)教学过程:
●欣赏:观赏师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国内外装饰美术字、报头、封面、海报等图片资料。
●讨论:探讨文字演变的过程并归纳文字联想的一般设计方法。
●操作:利用多种绘画制作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
●展评:分组讨论对比,提是改进建议。
●创作表现:选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再进行第二次文字联想设计。
●作业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欣赏的初步认识,先进行尝试性地练习(画小草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作业形式。学生讨论评价后,选用多种材料和方法,独立完成第二次文字联想设计。
●课后拓展:
按照学以致用的学习原则,在校园板报、节日贺卡、环境设计、演出道具等创意设计中,灵活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美术字装饰设计。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
●是否对文字联想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发生兴趣。
●是否在赏析和讨论过程中,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有独到的见解。
●是否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
●是否联想设计的文字具有形象、生动、有趣的装饰美感。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七课:版面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版面设计》是一节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平面设计与应用领域的课程。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它巧妙结合文字联想教学,又进一步安排了版面设计内容,要求文图并茂、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突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欣赏了优秀的板报作品,其中《关于味觉的知识》、《课程表》、《圣诞节》等,不仅体现版面设计的一般构成方法,更加突出了版面的形式感,特别是综合材料的运用和多种设计形式的表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版面设计的美感,以突出多样的艺术形式,生动,醒目的视觉效果,达到突出学生设计个性为目标。使学生了解了版面设计的基本特点和方法,认识了版面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版面设计的构成方法。
②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③学会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版面。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收集优秀的版面设计图片资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制作材料:如彩色水笔、彩纸、水粉或水彩颜料、废旧图片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文字材料、图片,以备充实内容。
(二)教学过程:
●参观: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社区小报栏及校内墙报,感受板报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收集的小报,探讨并研究其构成特征。
●导入:让学生说出内心感受和见解,从而引出课题。
●欣赏:在此基础上赏析国内外优秀板报图片。
●操作:给一个主题,设计小报草图。
●讨论:分组进行研讨,作业内容选材自定。
●表现: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在研究的氛围中学习。
●创作: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按照指定主题独立完成。
●评价:可采用小组互评或自评,以及展览的形式进行。
●作业过程:
(1)根据教师出示的主题或几篇文章,分组设计小报或独立完成。采用收集素材、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举行小报展四个步骤。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拟定作业内容和形式,按照拟定命题、选择文章内容、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进行操作。
●课后拓展:
结合学校活动和节日活动,开展校园小报、班级黑板报竞赛活动,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课后用所学知识评论校园墙报、社区宣传栏。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参加动手实践活动并能发挥作用。
●是否创造性地表现出版面设计的美感,表现手法感人,主题突出、有特色。
●能否与同学合作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八课: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是搞好黑板报、美化环境的好帮手,好的“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犹如一束小花,给文章和版面带来阵阵清香。一般来说,报头、题饰是墙报、黑板报等文字块面标题和装饰图案的组合;尾花是一种简洁小型的装饰纹样,一般点缀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本课是上两节内容的延续,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教学的连贯性,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和认识“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在板报中的作用。
②掌握报头、题饰和尾花的基本设计方法。
③利用所学过的设计知识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或水彩颜料。
(二)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板报知识,引入课题。
●赏析:中外优秀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讨论:尊重学生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言论和独到见解。
●表现:提供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结合文章内容设计一个“报头题饰和尾花”。
●展示:结合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作业过程:采用“补充式”学习形式,注重课前材料的准备,作业过程。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板报设计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自办小报比赛或积极参加校园小报活动。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在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
●是否形象设计得简洁、别致、有创意,起到突出板报主题的作用。
●是否有集体合作精神。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九课:秋风瑟瑟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命题画创作,提供的资料是为引起学生的联想,使他们由此及彼,展开思路,回忆起更丰富多彩,更有趣味的内容。启发学生回忆见过的秋天的景象,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求不拘形式,创作时只要画出“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内容。组织画面的构图,用不同的方法,渲染秋天气氛。也可以借用各种材料渲染秋天的“瑟瑟”景象,以此来表现内心对秋天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①通过记忆画的学习,培养学生以绘画形式表现对生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现生活美的敏感性。
②通过“秋风瑟瑟”记忆画的创作,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准备有关秋天的录像、图片资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各种废旧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或水彩颜料。
(二)教学过程:
●感受:教师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特征,感受秋天美景。
●游戏:比一比、看一看谁找的秋天特征多。
●赏析:教材及中外名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课前可以阅读描写秋天的文章,尝试进行配图教学。花”。
●创作表现:紧扣主题,联想创作。
●讨论“秋风瑟瑟”四字的内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进行集体画创作。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在讨论和欣赏过程中大胆有发表自己的意图,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是否积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927.html
●针对学生制作过程是否安全有序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是否能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是否能用语言对自己或者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进行评价。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四课:黑、白、灰(一)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黑白灰”单元的第一课。学习本课在于引导学生欣赏体会黑白灰独特的美。
有色世界是一种美,无色世界同样也是一种美。黑白灰的世界显得单纯、美得深邃、美得层次迷离,美的让人无法忘却。本课通过对生活中黑白灰的欣赏,了解黑白灰独特的美。并尝试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黑白灰的简单设计创作,主要涉及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物的简单设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了解体会生活中的黑白灰并画一幅记忆中的黑白灰画。难点是运用黑白灰进行简单设计创作。
(二)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生活中黑白灰的欣赏,体会黑白灰独特的美。
②在欣赏理解的基础上利用黑白灰进行日常生活用品和建筑物的简单设计创作,画一幅黑白灰画。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黑、白、灰三色(水笔、颜料或油画棒)都可以。
●教师准备黑白灰艺术图片。
●学生力所能及地搜集关于黑白灰的图片。
(二)教学过程:
●感受:分别用黑白两色画一画,说说对黑色的感觉和对白色的感觉;引导学生用两色调和,观察得到什么色?
●讨论:黑白色彩按不同比例调和,可以获得不同深浅的灰色。说说对不同深浅灰色的感受。
●欣赏:学生(以图片或幻灯片形式)观看一些生活中的黑白灰设计图片,如鞋、建筑、手表、摩托车等以自然界本身造化出的具有黑白灰色彩的景象。
●讨论:讨论黑白灰设计给人的感觉。
●体验:体验记忆中的黑白灰,进行体验交流。
●赏析:给出黑白灰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分析,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构思讨论:用黑白灰可以设计出什么?
●作业建议:运用所学的黑白灰知识,设计生活用品或建筑物。
●评价:以自我表现展示为主。
三、学习评价建议:
●在感受过程中,针对学生是否积极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感觉进行评价。
●在讨论和赏析过程中,针对学生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能否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简单设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进行评价。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五课:黑、白、灰(二)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黑白灰”单元的第二课。学习本课在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黑白灰,并用艺术的手法表现黑白灰独特的美。
在艺术创作中,很多创作者都很善于利用黑白灰艺术独特的,美感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本课通过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从而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黑白灰绘画作品的创作。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难点是运用黑白灰知识创作一幅画。
(二)教学目标
①欣赏黑白灰艺术作品,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②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
③引导学生用黑白灰进行绘画作品的简单创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有关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学具:学生准备一种自己较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水粉、油画棒、彩色水笔等。并准备一个墨镜。
(二)教学过程:
●欣赏: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讨论:自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
●启发:作为观赏者,你认为这些作品用黑白灰画面来表现,是否表现得很好,谈谈你的感受和评价。
●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独特见解或真实感受。
●体验:看彩色画面,说感受。再戴上墨镜看彩色画面,体验黑白灰的层次感觉。通过对彩色和黑白灰作品的对比,说说对黑白灰作品的感受。
●构思: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设计的黑白灰作品,互相提出不同建议。
●创作:以黑白为主,画一幅画。表现题材不限,表现方法自选。
●评价:以自我展示为主。教师不作结论性评价。
三、学习评价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是否积极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感觉进行评价。
●在讨论和赏析过程中,针对学生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
●针对学生能否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简单设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进行评价。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六课:字的联想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在这个教学单元中教材中设计了三个有关平面设计的内容,《字的联想》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训练课。它是版面应用设计学习的基础。它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更注重教材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学科知识专业化。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并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设计创作“字义”与“形意”和谐统一的装饰文字。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创新的热情。教材举出“甜”、“鸟”、“笔”等一些将汉字的笔画结构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的例子。这种联想内容方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②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联想的设计方法。
③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
●师生收集的各种装饰文字图片资料。
●准备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如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或水彩颜料等。
(二)教学过程:
●欣赏:观赏师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国内外装饰美术字、报头、封面、海报等图片资料。
●讨论:探讨文字演变的过程并归纳文字联想的一般设计方法。
●操作:利用多种绘画制作表现形式进行尝试练习。
●展评:分组讨论对比,提是改进建议。
●创作表现:选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再进行第二次文字联想设计。
●作业过程:
学生可以根据欣赏的初步认识,先进行尝试性地练习(画小草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作业形式。学生讨论评价后,选用多种材料和方法,独立完成第二次文字联想设计。
●课后拓展:
按照学以致用的学习原则,在校园板报、节日贺卡、环境设计、演出道具等创意设计中,灵活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行美术字装饰设计。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
●是否对文字联想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发生兴趣。
●是否在赏析和讨论过程中,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有独到的见解。
●是否激发出想象、创新的热情。
●是否联想设计的文字具有形象、生动、有趣的装饰美感。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七课:版面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版面设计》是一节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平面设计与应用领域的课程。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它巧妙结合文字联想教学,又进一步安排了版面设计内容,要求文图并茂、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突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欣赏了优秀的板报作品,其中《关于味觉的知识》、《课程表》、《圣诞节》等,不仅体现版面设计的一般构成方法,更加突出了版面的形式感,特别是综合材料的运用和多种设计形式的表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版面设计的美感,以突出多样的艺术形式,生动,醒目的视觉效果,达到突出学生设计个性为目标。使学生了解了版面设计的基本特点和方法,认识了版面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版面设计的构成方法。
②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③学会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版面。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收集优秀的版面设计图片资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制作材料:如彩色水笔、彩纸、水粉或水彩颜料、废旧图片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文字材料、图片,以备充实内容。
(二)教学过程:
●参观: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社区小报栏及校内墙报,感受板报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收集的小报,探讨并研究其构成特征。
●导入:让学生说出内心感受和见解,从而引出课题。
●欣赏:在此基础上赏析国内外优秀板报图片。
●操作:给一个主题,设计小报草图。
●讨论:分组进行研讨,作业内容选材自定。
●表现:小组合作共同创作,在研究的氛围中学习。
●创作: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按照指定主题独立完成。
●评价:可采用小组互评或自评,以及展览的形式进行。
●作业过程:
(1)根据教师出示的主题或几篇文章,分组设计小报或独立完成。采用收集素材、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举行小报展四个步骤。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拟定作业内容和形式,按照拟定命题、选择文章内容、设计版面草图、绘画制作进行操作。
●课后拓展:
结合学校活动和节日活动,开展校园小报、班级黑板报竞赛活动,锻炼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课后用所学知识评论校园墙报、社区宣传栏。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参加动手实践活动并能发挥作用。
●是否创造性地表现出版面设计的美感,表现手法感人,主题突出、有特色。
●能否与同学合作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八课: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是搞好黑板报、美化环境的好帮手,好的“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犹如一束小花,给文章和版面带来阵阵清香。一般来说,报头、题饰是墙报、黑板报等文字块面标题和装饰图案的组合;尾花是一种简洁小型的装饰纹样,一般点缀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本课是上两节内容的延续,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教学的连贯性,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和认识“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在板报中的作用。
②掌握报头、题饰和尾花的基本设计方法。
③利用所学过的设计知识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或水彩颜料。
(二)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板报知识,引入课题。
●赏析:中外优秀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讨论:尊重学生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言论和独到见解。
●表现:提供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结合文章内容设计一个“报头题饰和尾花”。
●展示:结合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作业过程:采用“补充式”学习形式,注重课前材料的准备,作业过程。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板报设计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自办小报比赛或积极参加校园小报活动。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在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
●是否形象设计得简洁、别致、有创意,起到突出板报主题的作用。
●是否有集体合作精神。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九课:秋风瑟瑟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命题画创作,提供的资料是为引起学生的联想,使他们由此及彼,展开思路,回忆起更丰富多彩,更有趣味的内容。启发学生回忆见过的秋天的景象,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求不拘形式,创作时只要画出“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内容。组织画面的构图,用不同的方法,渲染秋天气氛。也可以借用各种材料渲染秋天的“瑟瑟”景象,以此来表现内心对秋天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①通过记忆画的学习,培养学生以绘画形式表现对生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发现生活美的敏感性。
②通过“秋风瑟瑟”记忆画的创作,增进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准备有关秋天的录像、图片资料。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及各种废旧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或水彩颜料。
(二)教学过程:
●感受:教师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特征,感受秋天美景。
●游戏:比一比、看一看谁找的秋天特征多。
●赏析:教材及中外名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课前可以阅读描写秋天的文章,尝试进行配图教学。花”。
●创作表现:紧扣主题,联想创作。
●讨论“秋风瑟瑟”四字的内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进行集体画创作。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在讨论和欣赏过程中大胆有发表自己的意图,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是否积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