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


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如果“各顾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统一不起来”,宏观调控政策就无法执行,经济也就难以协调发展。(同上,第277、278页) 
四、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闭关自守。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改变旧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我国曾利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后在较长时期内,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左”的思想影响,我国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历史经验证明,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和落后,就必须对外开放,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发展不起来的。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3—234页)此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他的指导下,我国重新确立了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从根本上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要使我国经济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要更好地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争取时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成效十分显著。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到内地,从工业到农业以及第三产业,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沿海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和内陆开放城市经济的起飞,进而又带动了内地经济发展。通过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吸收和利用外来建设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 
五、提出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准确认识。我们获得这个正确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 
建国之初,党对刚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中国国情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迅速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各项任务。但之后,由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我们对我国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发生了较大偏差,给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损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沉痛教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早在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这是我们党重新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开始。1981 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在党中央的文件中提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1987年8月, 邓小平同志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一文中指出,中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根据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专门而系统的论述,正式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作了概括,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根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从国情出发,从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出发,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生产力就会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反之,如果离开中国的国情,提出的任务和政策脱离现实、超越阶段,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破坏生产力,各项事业就会受到挫折。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 * * 
邓小平经济理论还包括其他许多重要内容,都是通过总结过去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经济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随着实

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认真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用邓小平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建设实践,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更大胜利。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95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