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
【 正 文 】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南。
一、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党的工作重点的确定和转移,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他总结以往的教训,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果。
早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意味着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由于当时我们党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缺乏深刻认识,经济建设经验不足,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从1957年开始出现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到1966年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在理论上批判“唯生产力论”,几乎使国民经济陷于崩溃。从根本上说,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就是没有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及时地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
邓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国以后,他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八届一中全会后,在担任总书记的十年间,邓小平同志敢担重任,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为实现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作出了重要贡献。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他力挽狂澜,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强调发展工农业生产,在短期内使我国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好转。在身处逆境时,邓小平同志深刻地反思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入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4页)“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同上,第250页)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不断出现一些风波, 但每次我们党都能正确把握大局,及时排除各种干扰,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2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计划经济体制有它的长处,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主要是过分追求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忽视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上吃“大锅饭”,管理上缺乏效率,抑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了改革的必要性,强调中国必须改革,如果不及时改革,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事业就有被葬送的危险。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工作重点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同志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政策,对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他指出:“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同上,第370页)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目的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这场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摆脱种种“左”的思想束缚,实行全面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在改革的实践中,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步形成。这一理论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有制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农村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不仅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理论,也突破了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改革开放20年我们党的一大收获。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并取得最后成功。
三、坚持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都要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认识到了旧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弊病,他曾明确指出“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要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实施改革。如何进行改革,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观点。在1985年10月,他又强调指出,“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同上,第148—149页)1992年,邓小平同志又讲,“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上,第373 页)这些论述,为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引入市场机制、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勾画出了新型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有三个基本点:一是计划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础上的全局性、方向性的控制手段。邓小平同志指出,“宏观控制”是在“新的条件下提出来的。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同上,第278 页)这鲜明地指出了传统宏观管理同新式宏观管理的本质区别,也提出了转变计划管理职能的方向和要求。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0958.html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南。
一、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党的工作重点的确定和转移,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他总结以往的教训,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果。
早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意味着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由于当时我们党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缺乏深刻认识,经济建设经验不足,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从1957年开始出现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到1966年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在理论上批判“唯生产力论”,几乎使国民经济陷于崩溃。从根本上说,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就是没有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主要矛盾作出正确判断,及时地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
邓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国以后,他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八届一中全会后,在担任总书记的十年间,邓小平同志敢担重任,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为实现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作出了重要贡献。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后,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他力挽狂澜,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强调发展工农业生产,在短期内使我国经济状况发生了明显好转。在身处逆境时,邓小平同志深刻地反思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入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4页)“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同上,第250页)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不断出现一些风波, 但每次我们党都能正确把握大局,及时排除各种干扰,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2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计划经济体制有它的长处,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主要是过分追求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忽视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上吃“大锅饭”,管理上缺乏效率,抑制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了改革的必要性,强调中国必须改革,如果不及时改革,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事业就有被葬送的危险。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工作重点转移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同志经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政策,对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他指出:“我们拨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同上,第370页)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目的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这场革命,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摆脱种种“左”的思想束缚,实行全面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在改革的实践中,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步形成。这一理论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所有制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农村改革、市场体系建设、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不仅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理论,也突破了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改革开放20年我们党的一大收获。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并取得最后成功。
三、坚持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都要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认识到了旧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弊病,他曾明确指出“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要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实施改革。如何进行改革,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观点。在1985年10月,他又强调指出,“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同上,第148—149页)1992年,邓小平同志又讲,“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上,第373 页)这些论述,为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引入市场机制、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勾画出了新型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有三个基本点:一是计划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础上的全局性、方向性的控制手段。邓小平同志指出,“宏观控制”是在“新的条件下提出来的。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同上,第278 页)这鲜明地指出了传统宏观管理同新式宏观管理的本质区别,也提出了转变计划管理职能的方向和要求。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就是要从以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转变;从对微观经济活动过多的直接干预向宏观调控转变;从以行政性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性手段转变。二是在宏观管理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都得用。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调节手段的优越性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同上,第16—17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建立起高效灵活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宏观管理要具有权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中央定了措施, 《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