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小康社会
由1990年的54.2%下降到37.9%。城乡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15.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5.7平方米。国家先后两次缩短法定工作时间,由6天工作制调整为5天工作制,法定节假日由7天增加到10天,每年形成三个休假黄金周。我国人民平均期寿命从1990年的68.8岁增加到2000年71.4岁。2001年我国人文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由上年的0.706提高到0.718。
上述也是我们拥有的一个比20年前殷实得多的“家底”;一个民康物阜的“家底”;一个总体上达到了现代小康水平的“家底”。八十年代有首著名的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中咏道:“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但时光的隧道真的运行到了20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今天中国的小康生活比歌中更实在。
三、中国小康社会的奋进
如果说中国现代小康社会是一部雄伟的史诗,那么现时的总体小康水平还只是一个精彩的开篇。正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的莱曼教授所说:“中国现在是一部全速运转的经济发电机,”“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中华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未来世界格局中三足鼎立的一足”。的确,中国现代小康社会的好戏还在后头,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上讲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最关键的一步,他老人家曾反复强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为了落实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江泽民同志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我们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2020、2050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新“三步走”是对原有的“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邓小平原设计的“三步走”,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略的构想。在走完前两步之际,把第三步的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规划,是江泽民同志的一项重要的贡献。2000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规划“十五”计划时又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更加精辟地全面地阐述了“第三步”的思想体系和精华。他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综合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同时,考虑我国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可包括为这样十个方面:一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 《论中国小康社会(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077.html
上述也是我们拥有的一个比20年前殷实得多的“家底”;一个民康物阜的“家底”;一个总体上达到了现代小康水平的“家底”。八十年代有首著名的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中咏道:“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但时光的隧道真的运行到了20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今天中国的小康生活比歌中更实在。
三、中国小康社会的奋进
如果说中国现代小康社会是一部雄伟的史诗,那么现时的总体小康水平还只是一个精彩的开篇。正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的莱曼教授所说:“中国现在是一部全速运转的经济发电机,”“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中华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未来世界格局中三足鼎立的一足”。的确,中国现代小康社会的好戏还在后头,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上讲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最关键的一步,他老人家曾反复强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为了落实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江泽民同志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我们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2020、2050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新“三步走”是对原有的“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邓小平原设计的“三步走”,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略的构想。在走完前两步之际,把第三步的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规划,是江泽民同志的一项重要的贡献。2000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规划“十五”计划时又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更加精辟地全面地阐述了“第三步”的思想体系和精华。他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江泽民同志不愧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创新家。他的论述,辨析了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尺度与关系,明确了方向与奋进的目标。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应当说是中国人民奔小康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也是从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低水平是小康社会的门槛,低水平是指人均国民总收入还不高,甚至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没有进入小康。我们看到,2002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人均100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且人均数不等于都达到这个水平,大体上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进入小康,还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达不到这个水平。不全面是讲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基本还处于生存消费的满足,主要只是指解决了衣食无虞的问题,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恩格尔系数还有待下降。另外,总体上的小康水平多从经济方面看,侧重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至2000年,就仍有三个指标还没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只实现原订小康指标的85%;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仅实现原指标的80%;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为75克,只实现了原指标的90%。发展不平衡是讲总体上的小康水平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从地区看,东部地区进入小康的比重大,中西部地区则比重小;从城乡看,城市进入小康比重大,农村进入小康比重小;从收入差距看,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很不平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而排名最后一位的西藏只有139亿元。2002年我国甘肃宕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741元人民币,而同期上海浦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6500美元了。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指出,如果考虑农民收入的实物部分以及城市居民收入中的隐性部分,则城乡收入差距不是3:1,而是5:1乃至6:1。同时,江泽民同志的论述更科学的是,倍增了全党全国人民奋进的信心。因为“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今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可以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虽然过去2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3%的高水平,但毕竟人均GDP才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3万,次发达国家的2万相比,空间很大。这是其一;其二,国内地区的差异高可达4000美元(上海),低才300美元(贵州省)。发展的空间也很大;其三,以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来分析,虽然我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左右,但经济总量只占不到4%。我们的人口比美国多3倍,美国经济比我们大9倍。如果经济比重与人口比重相适应,就算前者只达到后者的一半,那也意味着经济可翻两番;其四,我国城市化水平很低,2001年只有37.7%,城乡差距也很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差距的缩小,本身都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会创造数千亿的需求,带来GDP1到2个百分点的增长;其五,从产业差距来看,我国第三产业只占GDP的1/3强,而发达国家占60%-70%。服务业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带来GDP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即使与4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我们也还有1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所以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空间很大。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和江泽民同志的“新三步”战略,既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杰作。
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综合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同时,考虑我国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可包括为这样十个方面:一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 《论中国小康社会(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