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 正文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运动


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  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  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  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  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  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  。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  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  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  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  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  ,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  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  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  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  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  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  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  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利  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  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右派、环境保护组织、发达  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  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  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  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  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  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  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  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  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  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  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  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  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  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  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

的同时  ,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  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  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  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  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  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以后,中国已向国际社会作出相应承诺,正在从组  织建构与管理制度上与WTO接轨,在更大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因此,在经济全  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应采取与时俱进的理性态  度。
  首先,应承认国际社会中“资强社弱”的客观态势。其次,不应过分强调“两制”之  间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对立的一面,而应充分利用不同制度之间日趋密切的经济联系与  俱荣俱损的特点,抓住机会加快发展自己。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看到,在全球经济中  ,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恰恰是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它们的出口,占我  国出口贸易量的75%。其中,中美两国贸易犹为重要。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与贸易  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经济景气,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  外部条件就宽松,发展就相对顺畅。“9·11事件”以后,美国经济严重受损,中国的  出口状况马上由睛转阴,出口立即转为负增长。在一定意义上,“两制”的经济合作竞  争状况将决定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状况,反之亦然,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状况将最终影  响“两制”的竞赛结局。在和平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尽快壮大社会  主义经济实力,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有了强大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的大  旗才能抵抗更大的狂风暴雨的袭击。对西方一些仍抱有冷战思维的人士的“和平演变”  企图,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不能囿于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的  思维惯性不能自拔。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的转换,意识形态与 &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运动(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40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