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世界经贸温和复苏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1.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时间延迟、力度减缓,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
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实现5.0%增长之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后爆发的金融欺骗丑闻和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一度几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消失殆尽。世界经济和贸易在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同时达到高点之后迅速跌入谷底的首要原因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和另两大经济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同时出现问题。即使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影响也远没有如此严重。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在新近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及其他一些场合中纷纷调低了各自对2002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测。例如,联合国将其对2002年和2003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3个百分点,对世界贸易量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6和0.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仍维持了春季2.8%的速度,但对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一般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明显复苏将会延迟到2003年中左右。因此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数字的主要原因。
2.世界贸易将随着经济复苏恢复增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的排名继续上升
2001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从2000年的13%迅速下降为-4%,是多年以来的第一个负增长。从各地区的进出口情况看,除转轨经济国家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缓的影响,对外需依赖较强的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进出口下降达13%。
2002年全球贸易呈逐步恢复增长态势。美国第二季度的进口重现增长极大促进了其他国家出口的复苏,最新数字显示美国8月份的同比进口增长速度已经上升为7.3%。另一方面,日本出口的恢复增长也对近来日本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当中,除新加坡对外贸易仍然比去年下降之外,其他各国进出口均已恢复增长。总体看来,受上半年国际贸易继续下滑的影响,2002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仍将较低。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2003年将可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
自1996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国际市场非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至2001年底,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超过20%,而初级产品价格更是下降30%以上。国际市场除石油外的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不旺和一些产品,如办公及电子通讯器材生产能力过剩;二是美元持续坚挺;三是全球通胀压力减弱。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下跌并没有给出口国带来更大收益,相反由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制成品,反而使收益向发达国家转移。
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有所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世界贸易增长的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将会终止逐年下滑的势头,但是由于供求关系难于迅速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迅速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化和对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与2001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进出口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根据WTO的统计,200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6大进口和出口国。其中出口超过加拿大,从200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6位;进口则超过意大利和加拿大上升至第6位,占世界进出口的份额也分别从2000年的3.4%和3.9%上升为3.8%和4.3%。由于2002年中国外贸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将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5大出口国。
3.经济复苏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经济增长的格局出现一些局部性变化
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风向标。由于美国决策当局,特别是美联储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2002年2季度以来金融市场丑闻的影响,带动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复苏。然而欧元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却一直没能达到人们自欧元启动以来的乐观预期。尽管欧元区的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财政状况稳定,通胀也基本保持在控制水平内,但是由于生产停滞不前,信心不强和支出增长乏力,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使欧元区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与之相反,同时作为3大经济体之一的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2003年实现正增长的预期仍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世界经济复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同时,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变化。首先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仍未恢复到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尽管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后期,但新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由于这些经济体的规模较小,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依靠大量外资流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得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东亚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信息经济时代继续取得新的经济发展奇迹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出了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所导致的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经济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轨经济国家衰退程度逐步减缓。随着私营经济部门的兴旺发展、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强。1999年转轨经济国家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00年增长率达到了6.6%。尽管国际经济环境陷入低谷和内部经济问题依然难于克服,2001年转轨国家经济依然实现了5.0%的增长。作为最大的转轨经济国家,2000年和2001年俄罗斯分别实现了9.0%和5.0%的经济增长,尽管存在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债务负担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自普京政府上任之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俄罗斯经济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伴随着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步伐的明显放缓,转轨经济国家由于有着与欧洲工业化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近等的得天独厚条件,一旦渡过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产生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投资复苏仍不确定,私人消费增长难于乐观
2002年以来,全球性投资增长缓慢或收缩的局面仍在持续,消费增长难于乐观。首先,经济增长乏力、收入增长缓慢和就业形势严峻使消费者信心受损;其次,金融市场动荡使投资者的资产缩水并影响消费和投资增长;第三,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不仅使投资者收入预期下降,也使企业的盈利大幅度减少。
投资的迅速增长是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投资出现衰退。因此投资能否实现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当
2.全球性金融调整与动荡仍在继续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和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股市下跌并导致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调整。
股票市场下跌的背后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下降与调整。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字,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大幅下降51%,为73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124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415.html
1.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时间延迟、力度减缓,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
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实现5.0%增长之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随后爆发的金融欺骗丑闻和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一度几将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消失殆尽。世界经济和贸易在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2000年同时达到高点之后迅速跌入谷底的首要原因是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和另两大经济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同时出现问题。即使是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影响也远没有如此严重。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大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在新近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及其他一些场合中纷纷调低了各自对2002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预测。例如,联合国将其对2002年和2003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3个百分点,对世界贸易量增长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6和0.1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0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仍维持了春季2.8%的速度,但对美国和欧元区的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1和0.5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一般预计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明显复苏将会延迟到2003年中左右。因此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放缓,这是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纷纷调低预测数字的主要原因。
2.世界贸易将随着经济复苏恢复增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中国在世界贸易份额中的排名继续上升
2001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从2000年的13%迅速下降为-4%,是多年以来的第一个负增长。从各地区的进出口情况看,除转轨经济国家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缓的影响,对外需依赖较强的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进出口下降达13%。
2002年全球贸易呈逐步恢复增长态势。美国第二季度的进口重现增长极大促进了其他国家出口的复苏,最新数字显示美国8月份的同比进口增长速度已经上升为7.3%。另一方面,日本出口的恢复增长也对近来日本经济形势的一些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当中,除新加坡对外贸易仍然比去年下降之外,其他各国进出口均已恢复增长。总体看来,受上半年国际贸易继续下滑的影响,2002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仍将较低。预计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2003年将可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
自1996年以来,以美元计算的国际市场非能源类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至2001年底,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超过20%,而初级产品价格更是下降30%以上。国际市场除石油外的主要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不旺和一些产品,如办公及电子通讯器材生产能力过剩;二是美元持续坚挺;三是全球通胀压力减弱。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下跌并没有给出口国带来更大收益,相反由于初级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超过制成品,反而使收益向发达国家转移。
2002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有所上升。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世界贸易增长的复苏,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将会终止逐年下滑的势头,但是由于供求关系难于迅速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迅速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国际市场主要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美元汇率变化所带来的价格变化和对供求关系调整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
与2001年以来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衰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进出口继续呈现较快增长。根据WTO的统计,200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6大进口和出口国。其中出口超过加拿大,从200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6位;进口则超过意大利和加拿大上升至第6位,占世界进出口的份额也分别从2000年的3.4%和3.9%上升为3.8%和4.3%。由于2002年中国外贸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将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5大出口国。
3.经济复苏程度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经济增长的格局出现一些局部性变化
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风向标。由于美国决策当局,特别是美联储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美国经济正在逐步走出2002年2季度以来金融市场丑闻的影响,带动世界经济贸易走向复苏。然而欧元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却一直没能达到人们自欧元启动以来的乐观预期。尽管欧元区的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财政状况稳定,通胀也基本保持在控制水平内,但是由于生产停滞不前,信心不强和支出增长乏力,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使欧元区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与之相反,同时作为3大经济体之一的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衰退的边缘苦苦挣扎。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2003年实现正增长的预期仍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世界经济复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同时,经济增长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变化。首先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仍未恢复到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尽管这些经济体的工业化程度较高,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的中后期,但新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由于这些经济体的规模较小,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依靠大量外资流入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使得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制约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东亚发展中国家能否在信息经济时代继续取得新的经济发展奇迹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转轨经济国家已经走出了新旧经济体制交替所导致的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经济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轨经济国家衰退程度逐步减缓。随着私营经济部门的兴旺发展、外资流入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强。1999年转轨经济国家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2000年增长率达到了6.6%。尽管国际经济环境陷入低谷和内部经济问题依然难于克服,2001年转轨国家经济依然实现了5.0%的增长。作为最大的转轨经济国家,2000年和2001年俄罗斯分别实现了9.0%和5.0%的经济增长,尽管存在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债务负担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但是自普京政府上任之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俄罗斯经济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伴随着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步伐的明显放缓,转轨经济国家由于有着与欧洲工业化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近等的得天独厚条件,一旦渡过经济发展的困难时期,走上迅速发展的轨道,将对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化产生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1.投资复苏仍不确定,私人消费增长难于乐观
2002年以来,全球性投资增长缓慢或收缩的局面仍在持续,消费增长难于乐观。首先,经济增长乏力、收入增长缓慢和就业形势严峻使消费者信心受损;其次,金融市场动荡使投资者的资产缩水并影响消费和投资增长;第三,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不仅使投资者收入预期下降,也使企业的盈利大幅度减少。
投资的迅速增长是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投资出现衰退。因此投资能否实现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当
前形势来看,投资的复苏依然是不确定性的。2002年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的私人投资仍将为负增长,支持GDP增长的主要因素仍是消费需求增长。但是预计消费需求增长仍将是温和的并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尽管目前一般的预测都认为2003年投资需求将明显加速增长,并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能否实现这一预期仍需进一步观察。
2.全球性金融调整与动荡仍在继续
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和新经济泡沫的破裂,美国股市下跌并导致新一轮的全球性金融调整。
股票市场下跌的背后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下降与调整。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字,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比上年大幅下降51%,为7350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