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纲


【关 键 词】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稳定 
【 正 文 】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在长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我国传统政治体制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产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深刻领会和把握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对于深化和推进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坚持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但是,在不同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据全党的中心工作及其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一思想又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时间点上来认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发展脉络。 
1.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完善我国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80年代初)。 
1980年8月18日,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专门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长篇讲话,深刻反思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系统阐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如何正确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找出从根本上防止“文化大革命”再度发生的办法,这个严肃的课题实际上已经摆在了全党同志面前。邓小平通过总结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对此作出了深刻的解答。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因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以下引文只注卷次和页码。)邓小平这里所说的制度问题主要是指具体的政治制度问题。他进一步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他还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第2卷第327页)由于对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再也不能不解决了”(第2卷第329页)。政治体制改革对于从制度上根除文化大革命的隐患,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经济体制改革呼唤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80年代中期)。 
我国传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这种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广泛发展,用集中统一的计划来指导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难以奏效,其弊端日益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第3卷第138页)。他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指出还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率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吹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使亿万农民迸发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中国农村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改革从农村向城市逐步扩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把政企职责分开和简政放权作为此次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以增强企业活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推动这项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深入展开。然而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向纵深发展过程中,滞后的政治体制巨大的掣肘作用开始显现。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没有转换,与企业旧的行政隶属关系没有完全打破,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有的主管部门虽然换成了公司的牌子,但依然以行政手段直接经营管理企业,阻碍了政企职责分开,束缚了企业的活力和积极性的发挥。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同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他说:“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第3卷第164页)“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第3卷第176页)在这里,邓小平已经把政治体制改革视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以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3.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80年代末期)。 
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邓小平多次提出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并将其看作是深化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尤其是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之后,人们不得不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理性的审视,以保证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从根本上说,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确保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治久安。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步骤,应该是有利于这个最终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偏离这个目标的轨道。在总结1989年政治风波的经验教训之后,邓小平同志一方面重申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另一方面强调了稳定、改革与发展的相互关系。他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我们要让国内外明白,加强控制是为了稳定,是为了更好地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第3卷第284—287 页)“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就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第3 卷第313页) 
如何才能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强调一方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他又针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利益结构分化所导致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增多的情况,反复告诫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认真负责,满腔热忱地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区别不同情况,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同时,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的多民族国家,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

会稳定。 
4.政治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90年代初)。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实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1987年2月9日,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第3卷第203页)1990年12月,邓小平在与中央领导人谈话时,针对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完全等同起来在思想上和理论上所造成的混乱现象,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第3卷第364页)为此,1992年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纲》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142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